唐李倕墓发掘简报(中)

唐李倕墓发掘简报(中)

陕西考古研究院

[原文较长,分两次转载。原载《考古与文物》2015年第6期]

链接:

唐李倕墓发掘简报(上)

四、随葬器物

该墓没有被盗迹象,随葬器物组合基本完整,主要有陶器、瓷器、金银器、铜器、玉器漆器以及少量残铁器,铅器等。由于该墓早期进水,漆器大多漂离原位,原位置多不明,有的甚至出土于距底面约2米的淤土中,个别置于漆器中的小件铜器、银器、铁器等也随之漂起。铜器多出于墓室西侧,原应摆放在木棺上或周围。2件塔式罐座并排置于墓室北壁下,罐及盖均已漂离原位。陶俑及动物俑多位于墓室东部及近甬道口处的地面上。2件瓷器出自墓室北壁下东侧。由于头骨处的冠饰、身部的小件佩饰,以及一些漆器均打在石膏包内,现将出土的陶瓷器、陶俑、铜器、金银器、铁器及铅器等叙述如下:

1.陶器 4件。有塔式罐、陶灯盏及小陶盆等。

塔式罐 2件。泥质灰陶,形制相同,均由罐、盖、座三部分组成。罐为小口,圆唇,矮束颈,溜肩,鼓腹,平底;盖为圆盘状,盖面中央有七级塔刹式高钮;座为平顶,束腰,下部呈覆口喇叭状,周沿翘起一周凸棱;罐、盖及座的表面均饰彩绘。标本ⅡM2:30,罐外壁通施灰白底色,颈下又以黑白等色绘出8瓣覆莲纹,鼓腹处又以黑、白、褐等色绘出三组大团花图案;盖表面亦施灰白色,高钮上并残存桔红色;底座外壁的粉白底色上也可见墨绘的痕迹。罐高27、口径8.8、腹径25、底径11厘米;盖高9.5、直径11厘米;座高16.5、顶径10.5、底径20厘米(图二,1;封三,3)。

小陶盆 1件。标本ⅡM2∶55,泥质灰陶。敞口,宽平沿略下撇,斜弧腹较浅,假圈足。高3.7、口径9.7、底径4.6厘米(图二,6)。

陶灯盏 1件。标本ⅡM2∶61,泥质灰陶,敞口,圆唇,斜腹,小平底。高3、口径9.2、底径3.5厘米(图二,4)。

2.瓷器 2件。均为白釉瓷器。

双系白釉瓷罐 1件。标本ⅡM2∶52,胎质较细,白色微泛黄。小

严重,幞头尚残存黑色,身部皆涂白色。高8厘米(图三,1;图五)。

高髻女立俑 8件。形制相同,泥质灰陶。头披浓发,头顶中部绾出前倾的高髻,五官略具轮廓,身着宽袖襦衫及束胸长裙,裙下摆曵地,两侧露出双足轮

银背铜镜 1件。标本 M2∶28,内弧八角形,镶嵌的银背为鸟兽葡萄图案,镜钮做成俯卧状怪兽,镜背鱼籽纹底上高浮雕对称的两个狮形怪兽

Hash:84b5dec2664209a5f41539b84877714deb7eaa4e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