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湖南博物馆马王堆汉墓文物珍品欣赏 (上)
云纹漆盆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11.5、口径37.2厘
来源: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
盛水器。旋木胎。外髹黑漆,内髹红漆。器内黑漆上彩绘凤鸟、云纹图案,构图精致巧妙。
“君幸食”小漆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3、口径18. 2厘米
来源: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盛食器。旋木胎。盘内髹红漆,盘心在黑漆地上朱绘卷云纹,卷云纹中间以朱漆书“君幸食”三字,口沿朱绘波折纹和点纹,口沿内朱绘线纹和B形图案。盘外髹黑漆,近底部朱书“一升半升”四字。
漆平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3.6、直径48.9厘米
来源: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盛食器。旋木胎,盘内髹红漆和黑漆各二组,黑漆地上朱绘变体的云龙纹,并以漩涡纹组成龙的须角和鳞爪,口沿上为波折纹、点线纹,内外壁为鸟头形图案,整体笔法工整。外底朱书“轪侯家”。
云龙纹大漆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高13厘米,口径72.5厘米
来源: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沐浴承水之器。旋木胎。体型大,盘内髹红漆,外髹黑漆,内外壁和口沿均黑漆上朱绘几何鸟头纹;盘内髹红、黑漆各两组,红漆上无纹饰,黑漆上朱、灰绿二色绘云龙纹,以漩涡纹组成龙的须角和鳞爪;内圈云龙纹外有二条较窄的几何形鸟头变形纹带。外底黑漆上朱书“轪侯家”。色彩有明有暗,十分协调。整个器物光亮如新,纹饰清秀华美,是西汉前期漆器的代表性作品。
《木人占》
材质:丝帛
年代:东汉
抄于幅宽48厘米的整幅帛上,其内容分上下两块排列,上面一块开篇就绘有9行99个不规则的图形,这些图形以方形为主,间有变形的匡形、梯形、三角形、井字形、十字形等,每个图形内都有少则1字,多则8字的文字注释,大多是“吉”、“大吉”、“大凶”、“小凶”、“不吉”等有关吉凶的占测语。在这些图形的左侧和下面,分别写有59行占语,因为文字字迹较虚,颇难认准其字形,仅就其依稀可辨的那些文字来释读,可知其占语大都是占测方位吉凶的。且在图形的下方,列有20多行关于方位占测的诠释语。该帛书还有部分相人术的内容。
《昭力》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共14行,约930字。篇首无墨丁,但篇末空一格有标题"昭力"二字。其内容主要是讨论君、卿大夫之义,借之而阐发师卦九二爻辞、六四爻辞、大畜卦九三爻辞、六五爻辞和比卦九五爻辞、泰卦上六爻辞等,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其所阐发的爻辞义理则全是儒家色彩很浓的政治思想。
《缪和》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篇首有墨丁,篇末空一格有标题《缪和》二字,但无字数统计。帛书间有残缺,现存68行,共5000余字。其内容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来阐述易理,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缪和、吕昌、吴孟、张射、李平等人问《易》的记录;一方面是纯以“子曰”的形式解《易》和以历史故事来阐述易理,其中引述了很多历史故事,这是迄今所知以史证《易》的最早著作之一。而且这些历史故事为补正《吕氏春秋》、《贾谊新书》、《说苑》等历史文献提供了可靠的新材料。
《要》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篇首顶端有残存的墨丁,篇尾有标题:“《要》,千六百卌八”,可知此篇原本就以《要》命名。全文现存22行,1700余字。内容主要是借易理以阐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定位而后求”的重要性,记载了孔子晚年与子赣(贡)论《易》之事,着重叙述了孔子晚年好《易》的原因,此外还记叙了孔子对其门人弟子讲叙损益之道的内容和哲理。
《易之义》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开篇的顶端有墨丁为记,共约45行,约3000余字。主要内容:一是阐述了阴阳乃是《易》之要义,即所谓“唯阴与阳,六画而成章”,这也是此篇所着重阐述的主要内容;二是对《周易》的许多卦义进行陈说;三是指明占、数、卦、爻所产生的原因,其文字与今本《说卦》的前三章基本相同;四是着重对乾、坤两卦进行分析,其中对一些卦名的解释,与今本《系辞》下的一些章节基本相同。总之,这篇古佚书主要是对阴阳关系在易学中的重要性、重要作用的阐述,其思想有较多儒家思想的倾向。
《系辞》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共47行,约3000字。开篇处有长条形墨丁。其内容与通行本《系辞》基本相同,但不分上下篇。全篇包括通行本《系辞·上》(缺少第八章)和《系辞·下》的部分章节,且文字上多有不同。通行本上篇中除增入了“大衍之数”一章外,其余章节次序与帛书本全同。通行各本下篇则比帛本增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章节,这部分增入的章节多见于《易之义》或《要》中。此外,帛书《系辞》中有不少文字是与现通行各本不同的。这是《周易·系辞》最早的抄本之一,它对校正通行本《系辞》,了解汉初《周易·系辞》的本来面目,研究《系辞》和《周易》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均具有重要价值。
《二三子问》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共36行,约2500字,开篇处有长条形墨丁。张正烺先生曾据其内容名之为《二三子问》。其内容主要是以问答的形式,分别对乾、坤、鼎、晋、屯、同人、大有、谦、豫、中孚、少过、恒、解、艮、丰、未济等卦的卦、爻辞进行了颇具儒家政治哲学色彩的解说,尤其是大部分解说都冠以“孔子曰”,更有很浓厚的儒家色彩。
《周易·六十四卦》
材质:丝帛
年代:西汉
《周易•六十四卦》与《二三子问》《系辞》《易之义》《要》《缪和》《昭力》用很有规律的汉隶共同抄写在宽48厘米、长约85厘米的帛上,上下界栏为粗墨线,帛上画有直行朱丝栏界格。《周易•六十四卦》共93行,约5000字,帛染朱红,字以墨书,比较完整地抄录了《周易》即《六十四卦》全文,每卦开头均绘有卦图,与通行本比较,主要是卦序、卦辞、爻辞有许多不同,是《周易》最古的抄本之一。对校勘订正通行本《周易》、研究《周易》思想、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具有极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而《周易》中所蕴含的思维模式、人生哲学及其所推演的象数理论,都深深地影响甚至支配了中国乃至中国文化圈内各国人士的思想习惯及人生态度。
彩绘陶鐎壶
材质:陶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10厘米,腹径18厘米,把手长6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陶鐎壶一件,出于东边箱。彩绘,直口,平唇,矮颈,三矮足,无盖,体扁圆。肩部置兽首形流,腹部装管状把手。灰色胎,手制。通体涂白粉,再绘以红、黑二色的粗弦纹。该壶造型简朴,为生活中的实用器,属于温酒用器。温酒时使用文火慢慢将酒温热。据《玄应音译》卷中记载:“鐎,温酒也,三足有柄。”此件陶鐎壶正符合史书记载。
竽律衣
材质:绢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衣长28.2厘米,上宽17厘米,下宽14.5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二十五弦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等实物,以及和木俑附在一起的乐器模型钟、磬、筑。竽律衣为“信期绣”淡黄色绢缝制。上部三边加有绛紫色绢缘。在距顶部10厘米以下部分垂直缝成十二个长短不等的小筒,以便依次存放竽律管。竽律十二支均墨书周制律名,分别装在竽律衣的十二个筒形袋中。竽律最长一支为17厘米,最短一支为10厘米。同竽管一样,是用刮去表皮的竹管制成。各管均中空无底,制作较粗糙,壁厚约1.2毫米,保存基本完好。从各管尺度和音高来看均与汉制不符,律管有误装、律名有误标现象。因此,我们推断这套竽律不是实用的乐器,而是为随葬制作的明器。
彩绘立俑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俑高45.6厘米,头长8.2厘米,肩宽8.3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土了101件彩绘立俑。其神态、服饰、发式基本相同,大小也差不多。系以一木料雕刻出人形和衣着轮廓,然后敷白粉为地,墨绘眉目,朱绘两唇。以红黑二色彩绘除衣着纹饰。衣着为长袍,全部为交领右衽,广袖曲裾,有少数领口稍向外翻。袍缘绘出黑底红花织锦,袍上花纹除有七件为菱形纹外,其余全部为云纹。曲裾向右后方包裹转至左前方,然后以朱带拦腰系住,即所谓“右衽”。两手垂拱于袖中。头顶作发髻。头顶均插一竹签,竹签长5—7厘米。
戴冠木俑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俑高79厘米,头长14厘米,肩宽19厘米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共出土两件戴冠木俑。此件出土于南边箱,另一件出土于东边箱。二俑的刻制及服饰完全相同,躯体系以一木料雕刻成,头部用半肉雕技法,琢磨精细,口鼻耳眼端正,无手。躯干仅刻划轮廓。冠、履及颔下小木条系用竹钉附着。衣均残破,从残存的部分来看,系深蓝色菱纹罗绮袍,长可掩足,广袖,领、袖及衣襟皆锦缘。足上附木雕男式圆头鞋。头顶后部向上斜冠一板,板长12厘米,宽8厘米,两侧边棱稍高,板面刻划纹。板下又附一梯形平板。冠两侧有墨绘带直达下颔,与附着于下颔的小木条相联结。这种冠戴与帛画中同墓出土的“T”型帛画中的九个男子的冠戴形式相同,均为长冠。头顶墨染为发,前额中间分开,再由脑后挽至冠下梳成髻。面部清瘦,墨绘眉目,朱绘两唇。两袖系以细竹条支撑,交叉于腹部。这两件木俑形体高大,神态肃穆,冠戴服饰不同于其他木俑,似有一定身份。专家们推测他们可能是轪侯家的管家。
“聂敝(币)千匹” 木牌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8厘米,宽4.6厘米,厚0.2厘米
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101枚木牌,“聂敝(币)千匹” 木牌,木牌的形状都是顶部为半圆形,以墨涂黑,并有两个系绳的小孔。下部为长方形,有墨书文字,用以标识竹笥内所盛之物名称。木牌则吊系在竹笥之上。
镜衣
年代:西汉
材质:丝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直径32厘米,深36厘米
出土时,分别置于五子漆奁(lián)和九子漆奁(lián)中。两件镜衣的形制相同,均为筒状。其中一件较完整,“长寿绣”绢底,筒缘用绛紫色绢,并絮以薄层丝绵。另一件残损较甚,已不能量其尺寸,尚可看出底部为起毛锦和绣品各两片相间拼成,筒缘用绢。
针刻纹漆奁
材质:漆
年代:西汉
尺寸:直径11厘米,高5.9厘米
化妆奁盒。单层五子漆奁中的五个小奁之一。五个小奁分别盛放化妆品及花椒、香草等植物。该奁为夹纻胎,盖里外中心部分针刻云气纹,并加朱绘,盖边缘及器身近底处针刻几何纹,并朱绘点纹。针刻工艺即用锥或针在未干透的漆膜上镌刻纹饰,遣策称“锥画”,俗称“针刻”。此技法在战国时已经产生,至汉代时更发展为在刻划出来的线缝内填入金彩,称之为“戗金”工艺,使其产生类似铜器上金银错的花纹效果,这代表了汉代髹饰工艺的发展水平。
彩绘猫纹漆盘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口径27.8厘米,高6.2厘米
盛食器。旋木胎,盘内黑漆地上画三猫一龟,类似近代写生线条。猫用红漆单线勾勒,内涂灰绿色漆,朱绘耳、须、口、眼、爪、牙和柔毛,画面特别突出了猫大睁的双眼和长尾巴以及乌龟的长颈,形象颇为生动。三猫一龟的周围以红色和灰绿二色绘云纹。盘口沿朱绘几何图案。画面整体呈同心圆的形态向外扩展,构图讲究对称。龟代表长寿,在当时被视为一种祥瑞,与龙、凤、麟并称“四灵”。猫与龟的组合,反映了当时人们希望延年益寿的美好愿望。
“君幸酒”云纹漆耳杯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16.9厘米,高4.4厘米
饮食器。斫木胎。椭圆形,圆唇,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酒”三字,即“请君饮酒”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示容积。遣策称为“小具杯”。耳杯或称羽觞,其名之由来,一说是因其形状似爵(雀),两耳像雀之双翼;一说是杯上可插羽毛,有催人速饮之意。古时用于盛酒或盛羹。据汉代文献《盐铁论》记载,一杯用百人之力方可制成,故价格十分昂贵,一个漆杯的价格甚至相当于十个铜杯。作为饮食器皿,漆器比青铜器更具优越性,故为宫廷及贵族官僚所爱好。漆器因此也成了特权和财富的象征。
彩绘漆奁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直径23.5厘米,高9厘米
盛食器。夹纻胎,盖微成圜形,内髹红漆,外髹黑褐色漆,用黄、灰、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器身内髹红漆,外髹黑褐色漆。出土时内盛饼状物。遣策所记“食检(奁)一合盛稻食”即指此。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饼类食品有稻食、麦食、小米等,反映了汉初江南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物的栽培情况,也可据此推测当时上层社会的食谱。
漆匜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8厘米,宽23厘米
盥洗器。斫木胎,外底朱书“轪侯家”三字,并隐约可见烙印戳记“成市草”,表明该匜造于汉代著名漆器生产中心蜀郡成都。匜壁画有四只翩翩起舞的凤鸟,勾勒简洁、曲线流畅,画面清晰利落,情趣盎然。造型单纯自然,很像水瓢。
双层九子漆奁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20.8厘米,直径35.2厘米
梳妆奁。专门放置梳妆用具的器物。器身分上下两层,连同器盖共三部分。盖和器身为夹纻胎,双层底为斫木胎,器表涂黑褐色漆,再在漆上贴金箔。金箔上施油彩绘。盖顶、周边和上下层的外壁、口沿内以及盖内和上层中间隔板上下两面的中心部分均以金、白、红三色油彩绘云气纹。其余部分涂红漆。上层放置手套三双,丝绵絮巾、组带、绢地“长寿绣”镜衣各一件。下层底板厚5厘米,凿凹槽9个,槽内放置9个小奁,内放化妆品、胭脂、丝绵粉扑、梳、篦、针衣等。
具杯盒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19厘米,宽16厘米,通高12.2厘米
漆盒呈椭圆形,斫木胎,即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具杯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器内及盖内髹红漆无纹饰。器身及器盖均髹黑褐色漆,再以红漆和黑漆绘云纹、漩涡纹和几何图案。底部光素无纹饰。上、下口沿均以红漆书“轪侯家”三字。
盒内装小耳杯七件,其中六件顺叠,最后一件反扣。反扣杯为重沿,两耳断面呈三角形,恰好与六件顺叠杯严密相扣。七件小耳杯与马王堆出土的其它耳杯形制相同,均为斫木胎,椭圆形,两侧耳呈月牙形,圆唇、小平底。杯内髹红漆无纹饰,中以黑漆书“君幸酒”三字,两耳及外壁髹黑漆,两耳及口沿外部朱绘菱纹和绳纹组成的几何图案。
云纹漆盒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腹径20.6厘米,通高18厘米
旋木胎,系取一大小适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而腹腔可能是剜凿出来的,胎质较厚。漆盒由上盖和器身两部分以子母口扣合而成,盖顶有一圈高约1厘米的凸棱,器底有凸棱似的圈足。器表髹黑漆,器内为红漆。盖顶中心以红色的线条勾勒出三只凤鸟,凤鸟作反首回盼、相互呼应的姿态,鸟身羽毛细如发丝。整个图案组织严密对称,线条流畅。上盖四周和器身腹部均朱绘鸟形图案。盖内和器内均以黑漆书写“君幸食”三字,外底部以红漆书写“六升半升”四字。出土时,漆盒内装有饼状实物。
漆绘云纹匕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柄长36.4厘米,斗宽8.5厘米
斫木胎,系用刨、剜、凿等手法将一木块或木板斫削出器形。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作簸箕形,斗内红漆无纹饰,背面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组成的云纹。长柄,柄端和柄中间各有朱绘宽带纹一道,其余为黑地,上绘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柄的背面为黑地无纹饰。
古籍中凡言鼎必兼及匕,在考古工作中也经常发现匕与鼎共出,或匕置于鼎中,可见匕与鼎的关系密切,是用来舀取鼎中食物的工具。
漆绘龙纹勺
年代:西汉
材质:漆
来源: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柄长53厘米,斗径7.8厘米
竹胎,分斗和柄两部分。斗以竹节为底,成筒形,柄为长竹条制成,接榫处用竹钉与斗相连接。斗内髹红漆无纹饰,外壁及底部黑漆地上,分别绘红色几何纹和柿蒂纹。柄的花纹分为三段,靠近斗的一段为一条形透雕,上为浮雕编辫纹,髹红漆;中部一段为三条形透雕,上有浮雕编辫纹三个;柄端一段为红漆地,上面浮雕龙纹,龙身绘黑漆,以红漆绘其麟爪,龙作奔腾状。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勺仅为两件,且在长沙地区的战国和汉代墓葬中很少发现这种竹胎漆器,实为珍贵。
朱地彩绘棺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30厘米,宽92厘米,通高89厘米
朱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通体内外髹朱漆。棺外表的朱漆地上,又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的图案。
盖板上绘有对称的二龙二虎相对图案,二龙首相向,居于画面中的上方,龙身各自向两侧盘绕,尾伸至左右两下角。二虎相背于二龙之间,分别攀在龙首之下,口啮龙身。龙为粉褐色,用赭色勾边,身披鳞甲而有三角弧形斑纹,斑纹内填以绿色。虎为赤褐色,形象写实,尾部加饰流云。盖板的周缘,饰赭黄色勾连雷纹。
头挡主绘一座图案化的高山,山作等腰三角形,顶立于画面中央,山的两侧各有一鹿,昂首腾跃,周围饰以缭绕的云气纹。
足挡画面的主题为双龙穿璧图案。白色的古璧居于画面中央,有两条带酱斑的藕色绶带将其自上而下地拴系,绶带的末端分列在画面的下侧。两条蜷曲的龙穿璧而过,龙首相向于璧上方的绶带两侧,龙身为粉褐色,披鳞甲而有凤羽,巨目利牙,虎爪蛇尾,双角较小。龙的旁边加饰以藕白色的云气纹。
左侧面周边饰菱形云纹,正中绘一座赤色的山,两侧各有一粉褐色龙,龙首相向于山的上方,龙身均呈波浪起伏状。左侧龙首之后,有一带酱黑斑纹的赤褐色虎,虎身向左,张口回首,其旁加饰云纹;龙尾之前,有一带云形花斑的藕褐色伏鹿,鹿首向左,两角粗壮,四足翘举。右侧龙首之后,有一朱雀,呈展翅欲飞状;龙尾之前,有一粉褐色的仙人,头发斑白,两手攀龙身。
右侧面的边纹也为菱形云纹,画面为繁复的勾连云纹。
朱地彩绘棺上的龙、虎、朱雀和鹿,都是我国古代所谓的“瑞兽”,被列入“四神”或“四灵”。头挡和左侧面上所绘高山,应该不是一般的山,而是所谓的仙山。
锦饰内棺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02厘米,宽69厘米,通高63厘米
锦饰内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四层,棺内修朱漆,棺外髹黑漆。盖棺之后,在黑漆层外面,横缠了两道宽12厘米的帛束,每道六七层。然后在棺的盖板和四壁板上,分别粘贴一层带菱形勾连纹的贴毛锦。壁板外所贴菱花贴毛锦的周边,又加饰一条宽12厘米的铺绒绣锦,中间又横贴一道,即贴成“日”字形。
黑地彩绘棺
材质:木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56厘米,宽118厘米,通高114厘米
黑地彩绘棺为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中出土的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棺内涂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马和人,笔画草率,勉强成形。棺的外表,以黑漆为地,彩绘了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以及穿插其间、形态生动的许多神怪和禽兽。
黑地彩绘棺上的花纹,除盖板四侧边缘满饰带状卷云纹外,五面的四周都有宽15厘米以流云纹为中心的带状图案。盖板和左、右侧面的云气纹均为六组,上下两列,每列三组;头挡和足挡上的云气纹则均为四组,上下两列,每列二组。在画面上出现最多的,是一种面部似羊非羊,似虎非虎,顶竖长角,兽身有尾的怪物。这种怪物,往往衔蛇操蛇,也有袍服人立的,但四肢似猿,手足不分。过去在长沙、信阳等地的楚墓中,曾经发现有口吐长舌、头有鹿角、两手操蛇的木雕怪物,一般认其为辟邪的镇墓兽,形象与此不无相似之处。楚人既“信鬼好祀”,江湘又“多怪神”,当时的统治阶级梦想死后升仙,在棺上图画许多“载蛇”的怪神是很自然的。
黑地彩绘棺上所绘的百个图像中,有怪神、怪兽、仙人、鸾鸟、鹤、豹,以及牛、鹿、蛇等十余种形象,其中怪神或怪兽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神怪和禽兽形态各不相同,描绘得栩栩如生,变化多端,在云气间安排得十分得体,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熟练的技法,是研究当时绘画艺术的重要材料。
云纹漆鼎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28厘米,口径23厘米
此件漆鼎为椭圆球形,盖是球面形,上有三个橙色的环形钮,盖与鼎身用子母口套合,鼓腹,底略呈圜形。器口附两平直耳,有三个兽蹄形足。鼎的表面髹(xiū)黑漆,器内髹(xiū)红漆。口沿绘有一道菱纹图案,盖和器身绘红色和灰绿色的涡卷纹和方连纹等组成的几何云纹。足部用朱漆绘兽面纹,两耳云纹。鼎底部均朱书“二斗”两字,表明该器物的容量。
云纹漆钫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52厘米,腹边长23厘米
这件云纹漆钫(fāng)为直口平唇,口沿部分有一领圈,鼓腹,圈足。有盝(lù)顶式盖,盖顶上有四个S形钮, 这是作为一种装饰。器表面髹(xiū)黑漆,器内髹(xiū)红漆。盖顶朱绘云纹组成的“米”字形图案,橙黄色的钮。领圈朱绘鸟头形图案,其下为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肩部为菱形图案,腹部绘二圈红色和灰绿色的云纹,圈足上绘朱色凤鸟形图案。器外底部均朱书“四斗”二字。使人惊奇的是漆钫与漆锺一样出土时器内均残存酒类或羹类的沉渣。
另外,漆钫(fāng)的圈足外有戳记,字迹模糊不可辨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发现有烙印戳记的共计一百多件。它是在素胎上先烙印后涂漆,所以字迹比较模糊。将这些戳印互相对照可以认出有:“成市草”、“成市饱”、“中御饱”、“南倻国”等字样。不同戳记往往出现在一件器物上。这些戳记是说明产地和生产作坊的。“草”在汉代与“造”相通,古籍中常以“草”代“造”。 “饱”是指上漆的器物。“成市”即指成都。这说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有不少是由成都官府作坊制造的。
云纹漆锺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高57厘米,腹径35厘米
漆锺(zhōng)有一个硕大的腹腔,里面髹(xiū)红漆,外表髹(xiū)黑漆,在它的颈部饰有鸟形图案,口沿和圈足上朱绘波折纹和点纹,肩部和腹部饰有三圈朱色和灰绿色的云气纹和几何图案,盖上绘有云纹,并有三个橙黄色纽。线条流畅、洒脱。外底部正中书有“石”字,“石”为汉制120斤,相当我们今天的27斤。经实测其容量为19.5升,像这样大的漆锺一般是用于宴会场合。漆锺为旋木胎制成,其胎质较厚,给人以造型稳重牢实之感,要制作如此大的一件旋木胎漆器非常的困难,可谓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云纹漆案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通高5厘米,长78厘米,宽48厘米
漆案的胎骨是利用刨、削、剜、凿的方法制成,这种制作方法称为斫(zhuó)木胎。马王堆一号汉墓共出二件形制、花纹相似的漆案,案内髹(xiū )红、黑漆为地,黑漆地上绘红、灰绿色组成的流畅的云纹,底部红漆书“軑(dài )侯家”三字,表示这件器物属谁所有。其中一件出土于椁室的北边箱,出土时,案上完好地放有五件小漆盘,盘内盛有炭化或腐烂后的牛排等食物及一套竹串,另外,还放了二件饮酒的漆卮和一件漆耳杯,耳杯上放有一双箸。有趣的是,与案在同一个边箱的文物,西为漆屏风、漆几、绣枕及一些美容用品,东部则是侍俑、歌舞俑等照顾主人生活或为其排解寂寞的“奴婢”,而该箱室的四壁,还张挂了丝织帷幔。无疑,该箱室是轪(dài )侯夫人生前日常生活场景的模拟,这件漆案则是摆在她座前的盛放食物的家具。
五个小漆盘盛有不同的食物,漆卮(zhī )为饮酒和饮水器,箸(zhù)为竹筷。先秦时期,人们进餐时大部分用手取。到秦汉时开始使用竹筷,东汉饮食时使用筷子就更加普遍。这种轻便的小型食案在汉代墓葬中出土颇多,为陈举进食而用,类似托盘的作用,为了便于当时人们“席地而坐”进食器具低矮才适宜的习俗和便于“举案齐眉”,所以漆案具有案面较薄、造型轻巧、四沿高起构成了“拦水线”防止汤水外溢、墓葬中与食具同出等特点。
博具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尺寸:博具盒边长45厘米,通高17厘米
博是古代一种争胜负、赌输赢的游戏。先秦时期已经流行,汉时尤盛。据目前考古发掘报道,已出土30余件古代博具实物(包括冥器),其中7件出自战国、秦代墓葬,20多件出自两汉墓葬。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这套博具,较为完整。可贵的是,能够与同墓出土的一份“遣策”(登记随葬品的简册)记录相对照,使我们了解到博戏用具的一些情况。主要有:博局(棋盘)、其(棋子)、筭(suàn)(筹码)、采或焭(qióng)(骰子)、刀、削和小铲等,并且用博具盒盛放。这套博具精美异常,放置在特制的漆盒内,有1件方形髹(xiū)黑漆木博局,用象牙条嵌出方框和曲道。12根象牙箸状长筹码,30根象牙箸状短筹码,12枚象牙大棋子,18枚小棋子,1件小木铲,1个象牙削刀和1件环首角质刻刀。博具盒平面呈正方形,盒面上施用所谓“锥画”技法装饰,即针刻出飞鸟及云气纹,其间还朱漆描绘几何纹。博局即玩六博的棋盘,亦呈正方形,上用牙条镶嵌出中心及四周方框,作L形或T形的十二个曲道及四个飞鸟图案。盒底设有长方形、方形和椭圆形的小格以放置棋子等物品。博戏要掷采(即骰子),但盒内没有发现骰子。后来,在清理中,在一件双层六子漆奁(lián )中见到了骰子。骰为球形十八面体,木质、髹(xiū)深褐色漆,径4.5厘米,正适合放在博具空出的小格里。骰子十八面体,除十六面分别刻出一至十六数字,其中相对的两面,一面刻篆文“骄”字,另一面刻“妻畏”字。补上这一枚骰子,可以确认这是一套博戏用具。
漆屏风
材质:漆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通高62厘米,宽58厘米
一号墓出土的这件云龙纹漆屏风为斫(zhuó)木胎,长方形,屏板下有一对足座加以承托。屏板正面红漆地,绘有一条巨龙穿梭在云层里,龙首上长着两只长耳,龙身绿色,朱绘鳞爪,作飞腾状。边框饰朱色菱形图案。屏板背面用朱地彩绘几何方连纹,以浅绿色油彩绘,中心部分绘有谷纹璧。据墓葬中的遣策记录,原屏长5尺(折合现在1.2米左右),高3尺,此屏风是为随葬而制作的冥器。
绢地“长寿绣”丝绵袍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袖通长232厘米,身长130厘米
服饰。曲裾,交领,右衽。素纱里,绢地“长寿绣”面,内絮丝绵。缘边为迄今所见最早的起绒织物——绒圈锦。其面料“长寿绣”是在绢地上用朱红、金黄、土黄和绿四色丝线绣成。穗状流云间填以土黄色的云纹。单元的一端,有朱红色的一个像头状花纹和两个如意状花纹,另一端有朱红和土黄色的如意状花纹各一个。因随葬遣策自名这类刺绣图案为“长寿绣”,故名。
白色纻麻布
年代:西汉
材质:麻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64厘米,宽41厘米
衣衾用料。平纹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麻布有粗细之分,细麻布的织纹较细,每厘米经密34—36根,纬密30根,幅宽有51厘米和20厘米左右的两种。根据《仪礼•丧服》郑注“布八十缕为升”的记载,按幅宽51厘米计,细麻布幅面总数达1836根,应为二十一至二十三升。而按照《仪礼•士冠礼》“爵弁服”郑注的说法,古代制作弁冕(biàn miǎn,泛指汉官服式)所用最细密的布为三十升,可见马王堆出土的细麻布之精细程度。
黄褐色对鸟菱纹绮地“乘云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39厘米,宽34厘米
服饰用料。该绣品以绮作绣地,图案为纵向的连续菱纹,再在菱纹内填以横向的花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菱花。图案中几何纹、植物纹和动物纹相互交替分布。对鸟飞翔在朵朵云气之中,瑞草花卉枝叶蔓生,菱形耳杯纹连续紧扣。线条配置匀称,画面生动活泼。刺绣花纹主要为朱红、浅棕红、橄榄绿三色丝线绣出带有眼状的桃形花纹和云纹,遣策称之为“乘云绣”,寓意“凤鸟乘云”。
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以绮为绣地,织纹和绣纹交相辉映,更显华贵。专家研究推测,当时应有提花束综装置的织机才能达到织造要求。
烟色菱纹罗地“信期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54厘米,宽40厘米
服饰用料。该绣品线条细密,绣工精致,以菱纹罗作地,绣花和织物菱花相互辉映,层次丰富,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刺绣是在已织好的丝织物(主要是绢)上,以细针牵引各色丝线,绣出流畅而细腻的花纹。湖南地区的湘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有悠久的历史。马王堆汉墓出土刺绣或许是湘绣的滥觞。其中一号墓随葬“信期绣”物品19件,其中单幅3件、完整衣物10件、棺内的残衣袍6件。图案用朱红、棕红、深绿和金黄等丝线,绣成流云、卷枝花草和长尾小鸟等图案。变形长尾小鸟似燕,寓意“似燕归来”,故遣策称这种纹样为“信期绣”。
朱色菱纹罗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75厘米,宽48厘米
服饰用料。朱红菱纹罗的朱红色为矿物染料朱砂染成,图案为瘦长菱形,两侧各附加一个不完整的较小菱形,虚实两行相间排列,形状与俯视的耳杯相似。文献记载的“七彩杯纹”或即指此。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丝的国家,以“丝国”著称于世。马王堆汉墓出土丝织品,就是“丝国”的实物见证。罗是采用绞经组织使经线形成明显绞转的丝织物,最早出现于商代。其织造技术比较复杂,上织机时需要有提花束综装置和绞经装置相配合,并需两人协同操作,一人专司绞综和下口综踏木,并投杼工作;另一人专司挽花,才能织成这种罗孔清晰、花地分明的菱纹罗。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单幅的罗10幅,与其他单幅丝织物一样,分别用2至5根不等的细荻茎为骨干,从两端向中心卷合,以象征成匹的绢帛。除朱红色外,还有香色、烟色等,图案全为菱纹。出土衣物中,有6件绵袍、1件夹袍以罗为面料,由此可见罗为当时非常时尚的服装面料。
丝履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26厘米,头宽7厘米
履即鞋。此件为轪侯夫人所着之履。履面以丝缕编织,底用麻线编成。这种鞋当时较为常见,东汉以后大兴,贵贱均可穿着。《孔雀东南飞》即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等诗句。其制唐宋元明清历代相承,经久不衰,并沿用至近代。
绛紫绢袜
材质:丝
年代:西汉
尺寸: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来源:底长23厘米,头宽10厘米
此袜齐头,靿(yào,袜筒)后开口,开口处并附袜带。以绛紫绢缝制而成,缝在脚面和后侧,袜底无缝。袜面用绢较细,袜里用绢较粗。袜带是素纱。
袜在古代通常作足衣解,一般写成“襪”。如《释名•释衣服》称:“襪,末也,在脚末也。”更早的时候,则写成“韤”或“韈”,《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声子韤而登席。”《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文王伐崇,至凤黄虚,韈系解,因自结。”《说文•韦部》:“韤,足衣也”。马王堆一号墓329号竹笥内共出土2双相同的袜子,为汉初弥足珍贵的服饰实物。
绢裙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87厘米,腰宽143厘米
此件为西汉时期的衬裙,一般穿在直裾、曲裾衣服之内。用4幅上窄下宽的绛紫色绢缝成,上部加缝裙腰,裙腰两端加长作裙带。
裙在古代叫做“裳”,亦作“常”。因着在下体,又称“下裳”。与上衣组成套装。裙的起源较早,《易·系辞下》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因其宽大,可以缠绕在身,作为贵族服饰有类似于裤子的功能。
绮地“信期绣”香囊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50厘米,底径13厘米
此件为西汉贵妇随身携带的香袋。上部为素绢,下部用黄色绮地“信期绣”缝制,底为几何纹绒圈锦,腰有系带。内装茅香,遣策称其为“香囊”。当时妇女用香料以辟邪、避虫叮咬、祛恶、避秽等,这些香料多被装在身边携带的香囊内。辛追遗体出土时两手握类似的绣花绢面香囊,囊内盛香草。古楚地的习俗有“昼配香囊,夜用香枕”之说,该墓出土4件香囊,内盛茅香、花椒、辛夷等香料,另外还出土1件填塞佩兰叶的药枕,可印证此说。
淡黄色组带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尺寸:长145厘米,宽11厘米
组带为用左右两组经线交叉编织的带状双层织物。当时的衣服没有纽扣,罗地“信期绣”绵衣、印花敷彩纱绵衣等上衣下裳相连的服装均要以腰带系结,这种丝织的腰带当时称为“大带”,以带钩相扣或打结,打结后两端下垂,叫做“垂绅”。该组带放置于九子漆奁中,可见为墓主人生前服饰常用之物,可能就是系结绵衣类长衣的大带。
铺绒绣残片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41厘米,宽13厘米
一号墓内棺的装饰绣品。用朱红、黑、烟三色丝线在褐色绢上绣出黑色斜方格纹,格内再绣红色和烟色的树纹。它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平针满绣绣品。铺绒绣是刺绣传统针法之一。纱绣针法的一种。以素纱作底,用彩丝在纱底上刺绣出花纹。绣满纱底,不露地子的叫“铺绒”。
绢地茱萸纹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34厘米,宽35厘米
用朱红、土黄、深土黄色丝线,在绢上绣茱萸花。茱萸是一种茴香科植物,古人认为佩带茱萸,可以辟邪去灾。茱萸纹也就成了中国古代一种寓意吉祥的图案。
黄棕绢地“乘云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42厘米,宽38厘米
用朱红、棕红、橄榄绿等色丝线,采用锁绣法,在黄棕绢地上绣出飞卷的流云,云气中隐约可见露头的凤鸟,寓意凤鸟乘云。 “遣策”称之为“乘云绣”。
绢地“长寿绣”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残长12厘米,宽31厘米
其以绢为底,用浅棕红、橄榄绿、紫灰、深绿等色丝线,在绢地上绣出变形云纹、花蕾、枝叶及似鸟的头部图案。“遣策”称之为“长寿绣”。
绒圈锦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残长40厘米,宽30厘米
绒圈锦,或称起绒锦、起毛锦,是三枚经线提花并起绒圈的经四重组织。这种锦花型层次分明,圈大小交替,纹样具立体效果,因而外观甚为华丽。其组织结构十分复杂,织造工艺高超,它是这批汉代丝织物中的一项重要发现。
绒圈锦是采用提花装置和双经轴机构的织机,利用“假织纬”起绒工艺,在锦面上形成丰满美丽的大小几何纹绒圈的一种丝织品,它代表了汉代织锦工艺的创新与发展,突出地反映了汉初的缫纺技术。绒圈锦的绒经由四根一组的变化重经组织组成,相当于底经的五倍,使用了双经轴和提花装置,并科学地利用起绒纬工艺,使织锦起到了“锦上添花”的立体效果。
朱色菱纹罗手套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24.8厘米
手套,直筒露指式。掌面朱红色菱纹罗,正裁,缝在拇指上下。指部和腕部均为斜裁,是用宽四分之一幅的素绢,按螺旋方式缝合成筒状,再折为两层,所以手套的上下两口都没有缝。拇指部分是另加的,口和上侧有缝。掌部上下两侧各饰“千金绦”一周。千金绦中间为篆书白文“千金”字样及明暗波折文,“千金”指其值抵千金,十分昂贵。绦俗称绦子,是用两股丝线,相互编织成各种图案和文字的花纹而成,常用作装饰的丝带。
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1972年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45厘米,宽10.5厘米,高12厘米
黄褐绢地“长寿绣”枕头出土于马王堆一号汉墓木椁的北边箱,长方形,出土时内部填塞佩兰叶。两端的枕顶用起毛锦,上下两面为茱萸纹绣,而两个侧面则用“长寿绣”香色绢。上下和两侧面的中部,各有一行绛红线缕钉成的四个十字形穿心结,每个结都是横线压竖线,两端也各有一个十字结,以便约束枕内填塞的草芯。
羽毛贴花绢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81.5厘米,宽42厘米
羽毛贴花绢是先将绢砑(yà)光和上浆处理,再用红、黑等不同的颜色绘出菱形图案作地,然后分别顺贴桔红、青黑二色羽毛,两色羽毛之间又贴宽2.8毫米的绢条组成菱形勾连纹。中央的柿蒂形花饰,则是用贴有羽毛的绢片另外附加的。图案四周边缘饰0.9厘米宽的绦带框边。显得层次分明,色彩斑斓,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用来装饰内棺,象征着为死者披上一件羽衣。
黄色对鸟菱纹绮
材质:丝
年代:西汉
来源: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尺寸:长64厘米,幅宽51厘米
对鸟菱纹绮是平纹地起斜纹或浮长花的素色提花丝织品,其经纬密度每平方厘米100×46根,是汉代纺织工艺的新品种。图案由细线条雷纹组成的四方连续菱纹,再在菱形花纹框内嵌着植物花草和鸟纹。每组三层,分别为对鸟和两种不同的菱花。全幅六组,每个菱纹长6.2厘米,宽4.8厘米。一个花纹循环单位宽5.18厘米,宽6.2厘米,一花经线数约518根。织造技术相当复杂,专家研究推测,当时应有提花束综装置的织机才能达到织造要求。图案中几何纹、植物纹和动物纹相互交替分布。对鸟飞翔在朵朵云气之中,瑞草花卉枝叶蔓生,菱形耳杯纹连续紧扣。线条配置匀称,画面生动活泼。一号墓出土三幅绮,其中一幅为对鸟菱纹绮。另出土的香囊、枕巾、竽律袋以及辛追遗体包裹外层,都用绮缝制。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资料来源于湖南博物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编辑 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
Hash:6bfece179bbbe99c9d884703a5aae4c4d529a624
声明:此文由 古玩元素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