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喜峰 | 黑龙江地区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周喜峰

1964年生,黑龙江龙江人。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教授,黑龙江流域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东北地方民族史等。

提起黑龙江的远古时代,人们往往都认为这里是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其实不然,早在十几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在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区交界镇东北的石灰岩采矿场内,有一处南北走向的洞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梅氏犀、鹿、狍、兔等12种哺乳动物化石。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黑色泥质板岩制成的石制品。考古研究证明,阿城区交界镇旧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距今约17.5万年。说明早在17.5万年以前,也就是中国早期智人即古人时期,黑龙江地区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1982年6月,在哈尔滨市西南郊区阎家岗,一位砖厂工人在取土时发现了人类头骨化石碎片及少数石制品。经过4年的考古发掘,考古工作者发现了31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若干件经过人工打制的骨器等,总共有2500件化石标本。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在阎家岗遗址还发现了用动物骨骼堆砌而成的两处“骨圈”,这在国内也是首次发现。这两处“骨圈”相距40米,都是由500余块动物骨骼化石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这些动物的碎骨上都能看到人工砸击的痕迹。据专家考证,这两处“骨圈”是远古猎人们的临时宿营地,说明至少在2.2万年以前,在山顶洞人(距今3万年)之后,也就是中国晚期智人即现代智人时期,哈尔滨就有古人类的足迹。

约在1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黑龙江的大多数地区都出现了古人类活动的足迹。如漠河县老河沟、齐齐哈尔昂昂溪区大兴屯、肇东市的涝洲、哈尔滨市的顾乡屯等地,都出土和发现了大量的古动物骨骼化石和经过人类加工的石器、骨器。

距今大约7千年至5千年,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传说时代”,黑龙江地区的古代先民的足迹几乎遍布各地,为我们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存,其中较为典型的有三种原始文化类型,即分布于黑龙江西部的铜钵好赉文化、中部昂昂溪文化及东部的新开流文化。这三种原始文化类型的时代大致相同,但由于分布地域不同,因而文化特征不同,各有其鲜明的特色。

铜钵好赉文化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铜钵庙以北11公里、阿木郎镇至甘珠尔花公路东侧的一处干涸了的古河道西侧台地上。在遗址上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石器,陶器极少。无论是石器还是陶器,其加工方法都较为原始,由此看来,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呼伦贝尔草原水草丰美、禽兽众多,有一支原始人就已经生活在这里。他们过着以狩猎捕鱼为主并兼有原始农业的原始氏族生活,他们就是东胡族系的先世。

昂昂溪文化遗址位于齐齐哈尔市西南25公里昂昂溪附近,分布于嫩江中游河道两侧的漫滩上。1930年,我国近现代考古学先驱者梁思永先生在昂昂溪五福进行科学考古发掘,发表了《昂昂溪史前遗址》的论著,昂昂溪文化遗址由此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考古界多次试掘复查,使昂昂溪文化更加丰富。昂昂溪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遗址是分布在昂昂溪附近的五福、胜利、腾家岗、莫古气、红旗营子及救包山等遗址。昂昂溪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骨器、石器、陶器。昂昂溪文化距今约为六七千年,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当时的人类主要以渔猎生产为主,原始的农牧业可能已经出现。人们过着相对定居的生活,社会发展处于男女平等的母系氏族社会阶段。属于昂昂溪文化类型的遗址分布于嫩江中下游和松花江中游一带的广大地区。从昂昂溪文化的分布区域及其文化遗存的考古研究来看,昂昂溪文化很可能就是秽貊族系的祖先。

新开流文化遗址位于黑龙江地区东部密山兴凯湖与小兴凯湖之间新开流以东1.5公里的湖岗上。遗址东西长3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2.4万平方米。遗址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堆积层。上层主要是墓葬,下层主要是鱼窑。遗址出土了大量早期的陶片、压制和磨制的石器,以及骨、角、牙器,还有兽骨和鱼骨等。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在该遗址上出土了骨鹰头、陶塑人像以及角雕游鱼,其工艺水平是同期各类遗址所没有的。考古研究证明,当时的人们已经长期定居,过着以捕鱼为主兼营狩猎的生活。根据文化类型的分布范围,与后来肃慎族的居住地相应,故新开流文化类型的居民可能是肃慎族的先世。

新石器时代分布于黑龙江地区西部、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原始人类,大致生活在距今约5千年至6千年之间,相当于中原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他们主要以渔猎经济为主,在西部和中部也可能产生了原始农业。除了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他们已经能够大量地制造和使用压制石器,也能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原始人类使用的陶器较少,陶器多为素面。而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原始人类已普遍使用陶器,陶器文饰丰富多彩,但器形比较单一。因此东部、中部的原始经济要比西部发达一些。从社会形态上看,他们都进入了氏族部落阶段。东部地区的氏族成员已有地位高低之分。考古研究结果证明,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的原始人类,因为生活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中,从而形成了经济生活、心理状态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的文化类型。但这三种文化类型之间并不是相互隔绝的,它们之间存在着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这种既有个性又有联系的文化类型,经过长期的发展,最终成为黑龙江地区原始民族形成的代表。而生活在黑龙江西部、中部、东部的原始人类便成为黑龙江地区东胡、秽貊、肃慎等三大族系的先民。

总之,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尽管这一时期并没有文字记载,但黑龙江地区的远古人类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为我们研究远古人类的文明创造了条件,也是我们研究黑龙江地区远古人类的最宝贵财富。

【注】 本文经作者授权,文章刊登于《奋斗》2018年02期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文章已获得作者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说明,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Hash:fcdb592bac17cd04840f62d118010cc2a6393324

声明:此文由 边疆时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