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东阳古窑遗址,你知道多少?
“东阳江北街道上卢小区发现了一个古窑址,初步断定是江浙一带非常少见的马蹄形窑。”日前,东阳一则新的考古发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不少瓷器研究爱好者对东阳的古窑遗址产生了浓厚兴趣。
其实,东阳作为婺州窑的主要产地,古窑遗址相当丰富,除了此次发现的马蹄形窑外,早在1980年和2008年,东阳市文保部门曾在歌山马龙山和葛府伏虎山发现宋代古窑址,其窑炉都是龙窑。
“东阳古窑遗址丰富,年代历史久远,研究考古价值巨大,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至今未得到有效利用,其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也未得到科学发掘研究。”东阳博物馆馆长陈荣军说,下一步,东阳将依托婺州窑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对东阳婺州窑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让其成为东阳又一张城市名片。
(记者 叶永永)
马蹄形窑址或为千年前的北宋古窑址
“接到电话后,我立马就赶过去了,挖掘出来之后,确实给了我们不少惊喜。”陈荣军说,初步判断这是1000多年前具有唐朝遗风的北宋古窑址,其马蹄形窑址在东阳市首次发现。
10月22日下午,东阳市江北街道上卢小区西侧的一处空地上,施工人员在路基清表时偶然发现了一处古窑址。和江浙一带常见的龙窑不同,这次挖掘出的窑炉是江浙一带少见的马蹄形窑,长度约3.6米,宽度约3.1米。
所谓的“马蹄窑”因其平面状似马蹄形而得名,其实是馒头窑的形制之一。它的火膛呈半圆形或扇形,窑室从前至后渐宽,左右两壁外弧或略外弧,后壁齐直,一般后部左右各设一个平面呈方形或半圆形的较大的烟囱,后壁下部左右设排烟孔,与烟囱相通。
陈荣军介绍,马蹄形窑在我国北方较为流行,陕西耀州窑、河南汝窑、河北磁州窑等,使用的都是这种窑炉。宋、元时期南方地区有的窑口,如武义的水碓周窑、四川彭县窑、重庆涂山窑等,也用马蹄形窑烧制瓷器。
“相比龙窑,马蹄形窑的产量较小,对于烧制时的温度火候更好把控,有利于提高瓷器质量。龙窑一般用于瓷器的烧造,提高产量,马蹄形窑用于烧成匣钵等窑具,提高瓷器的质量。”陈荣军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马蹄形窑是肯定的了,但是由于窑炉上半部分缺失,窑内缺少烧制工具以及窑壁高温灼烧颜色不深等原因,导致马蹄窑洞本身的年份一时还不好判断。
据了解,从明朝始设集市的上卢,为东阳北乡主要物资集散地,原本就古建筑集聚,被列为东阳市文物保护点,历史气息浓厚。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卢小区居民在挖防空洞时,曾挖出过大量古瓷片,甚至居民建房时,都发现了古窑址,只不过当时居民的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没有报告文保部门。接下去,东阳市文保所还将邀请更多的专家来东阳,共同探究这座马蹄窑址。
葛府窑瓷器为婺州窑中的上品
“大宋官窑 千年瑶仪”,如今,走进东阳市南马镇联合村瑶仪自然村,村口景观中的这8个白色大字特别引人注目。近年来,瑶仪利用古窑遗址,深挖古窑文化,发展旅游产业,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瑶仪,最初跟窑有关。“据传,在距今1000多年前的五代、北宋时期,南马葛府一带曾瓷窑遍地,在我们瑶仪最为集中,村名的‘瑶’字,就是‘窑’的谐音。”南马镇联合村村委会主任、瑶仪村负责人张永进说。
根据《解读葛府窑》中记载,葛府窑位于葛府东北侧山麓,窑场依山而建,瑶仪就是葛府窑其中一处窑场。如今,在瑶仪附近的山坡上,随手一拨,就能发现很多陶瓷碎片,一些村民还拿陶瓷碎片来装饰院子。
包括瑶仪在内,葛府窑址在今南马镇葛府村至东庄自然村长约5公里的东北侧山麓一带,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着葛府村的伏虎山、来龙山坡,苞竹自然村的黄草山、上前山、银棠山、馒头山、下前山、官桥山、前蔡山,下格村的金塘坞、荷花蕊、红墩岭,下和自然村、下安恬村的圆蓬山,东庄自然村的后山头等山坡窑场,共16座山30多处窑址,保护面积达16万多平方米,其中的核心区为来龙山坡和山脚下的蔡大塘。
虽然葛府窑址至今未开展科学发掘,但仅根据地表遗留的瓷器残件,可以确定这里主要出产碗、碟、杯、盘、粉盒、盏托、执壶、灯盏、蟠龙瓶、渣斗、高脚碗、小盖罐、莲瓣尊、烛台、钵等十几类产品。这些瓷器造型优美,胎骨灰白,胎釉结合良好,釉层或厚或薄但都非常均匀,而且釉层玻化程度很高,釉色青绿,釉面光洁滋润。
“根据考古研究发现,葛府窑烧制的瓷器在婺州窑中属于上品。”陈荣军说,葛府窑所产的瓷器质量上等,除了当地优质的瓷土、上佳的水质、丰富的松材等原材料,还与烧制技艺有关。
此外,葛府窑所产的瓷器,玻化程度都比较高,这与窑温有关系。葛府窑都是龙窑,龙窑的长度越长,窑温就越高,正因为如此,葛府窑的窑温要高得多,因此所产的瓷器玻化程度较高,釉层看上去带着玻璃样的透明感。
制作精良的歌山瓷碗 曾远销海外
相比上卢的马蹄形窑和南马葛府窑,歌山窑是东阳最早被发现的窑址,也是目前东阳发现年代最为久远的窑址。
东阳歌山窑是婺州窑青瓷的重要产区,创建于初唐。在歌山古窑群中,最早发现也是最著名的当数象塘古窑。1964年,瓷史专家朱伯谦就在《考古》杂志上发表了《浙江东阳象塘窑址调查记》,认为当时以象塘为中心的歌山古窑,规模庞大,技术先进,是婺州窑的重要代表。
以象塘为中心,唐宋古窑绵亘约1.5公里,瓷片和蒸碗套钵堆成小山,被称为“五星瓶窑”。1980年,在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支持下,金华与东阳两地文管会对歌山村附近的马龙山进行考古发掘,又发掘出一座完整的北宋窑,根据窑床结构与出土瓷器,专家确认此窑为龙窑。
“歌山窑被发现和挖掘的时候,我并不在文保部门工作,只是在后来的工作中有所接触和了解。”陈荣军说,根据挖掘整理和出土的文物推断,歌山窑始建于初唐,一直持续到北宋初年。
从目前婺州窑窑址考古发掘报告资料来看,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为了满足贡瓷和外销用瓷庞大的生产数量之需要,婺州窑部分窑场如武义县泉溪水碓周窑、东阳市歌山窑等,在一段时期内曾承接过生产贡瓷和外销瓷的任务,所以在生产原料精选、成型、装烧、装饰工艺等方面均作了较大的努力,使其产品的工艺和质量水平基本接近越窑上林湖之产品。
据了解,歌山窑群出产的碗供民用和出口,出口的碗一路从宁波流向海外,一路则由江西商人转买后出口海外,可见当时的歌山瓷碗已相当精致。马龙山古窑址发掘出土的遗物中以碗数量最多,款式相当丰富,造型独特,像敞口外卷、折腹有棱、稍有假圈足等款式,系歌山窑产品特有;而且釉色也特别好,青釉较厚,均匀有光泽,仅碗内底和外底无釉,为其他窑口所不见。
东阳歌山一带制瓷历史一直流传到了近现代,正是唐宋时期歌山一带发达的制瓷业,奠定了近代上宅碗厂的基础,催生了东阳近代瓷业经济。之后,随着市场化进程,东阳众多碗厂先后倒闭,瓷业经济也随之瓦解。
来源:j金日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de48678758767462b0c9591422a2d04d426015d0
声明:此文由 东阳地方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