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曾经的千年文化中心
千年文化中心
广州城隍庙斜对面的府学西街,原是一条连通中山路和文明路的街巷,如今已扩建成宽阔的马路。其名字中的“府学”,就是指始建于宋代的广州府学宫,即广州府官办的最高学府。
广府学宫大致位置
广府学宫建于北宋庆历年间,南宋绍兴三年定址番山(今文德路)一带,历经多次迁徙、扩建、重建,至乾隆时期而臻于完备。
学宫规模宏伟,由南至北从今天的市一宫一直延伸到广州市第13中学,号称“岭南第一儒林”。
学宫在咸丰七年(1857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遭英法联军炮击焚毁。同治三年(1864年)重新修建。
上世纪50年代,因学宫已成危房,遂拆除,后建起市一宫。目前仅存的遗迹只有今孙中山文献馆内的番山亭、翰墨池和十余株古树。
宋代岭南第一儒林
宋绍圣三年(1096年),广州知府重视教育,认为教化所始莫先于学,人伦之序莫先于教,于是在广州大兴学校。
因为原广州府学宫与尼寺为邻,遂将府学迁到城东南的番山附近的一片风水宝地。以后陆续扩建,增建了御书阁、亭斋泮池、观德亭等。
广府学宫大成殿
淳祐四年(1244年),经略使方大琮在广府学宫建飞阁,旁边排列文、行、忠、信四斋,因孔子的《论语 述而》有“子从四教:文、行、忠、信”,故设此四斋有尊崇孔学之意。
经多次扩建,宋代广州府学已颇具规模,成为岭南第一儒林,尊孔崇儒基地。
“府学”为当时广州官方最高学府,入府学必须经过童生试,即必须是秀才才能进入这里读书,教授内容为儒学。
到了清代鼎盛时期,广州府学宫的范围包括今中山路、文德路、文明路至府学西街之间的一大片区域。如今的市第十三中学、孙中山文献馆、文德路小学、第一工人文化宫等都在其遗址上建成。
大成殿内部
据史学家考证,广府学宫的平面布局与现存的番禺学宫基本相同,且规模更大。
学宫以文明门与番山连成一条线,建筑物均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建筑物由南至北分别是学宫大门、二门,入门后有半月形的泮池,池上有石桥。
过桥不远处是大成门(今市一宫大楼),穿过大成门再走一段路便是大成殿(约在今榕泉剧场),殿内供奉着孔子神位。这是学宫的主要建筑物,位于整个学宫的中心地带。
大成殿后不远处是崇圣殿(今文德路小学一带),殿后不远是番山,上有番山亭。
废科举后地位渐微
元代、明代,广府学宫几经兴废。明初,征南大将军廖永忠重修广府学宫,内辟射圃。
万历二十八年,重建殿、庑、亭、阁及启圣、名宦等祠堂,收回府学以西被占地方建学舍廊及射箭场,开城墙为府学正门,定名为“文明门”。这也是文明路名字的由来。
古番山遗迹上的番山亭
清承明制,府学的功能与明代大体相同。每月初一、十五,凡新考取秀才的府学生员由府官率领到大成殿朝圣,至明伦堂拜谒学官老师,才正式成为生员。到晚清废科举前后,这里的神圣地位逐渐消失。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废科举的第二年,热心教育的人士在广府学宫孝弟祠创办中学规制的教忠学堂。
民国成立后,教忠学堂改为教忠师范学校。出于城市建设的考虑,1919年广州市政公所把府学东街辟建成15米宽的马路,因为在文明门东边有一条文德里,扩路时就借用了文德里的名字,命名为文德路。
孙中山文献馆
1929年,市政府在广府学宫翰墨池原址上,兴建一座市立“国父纪念图书馆”,由广东建筑师林克明设计,1933年建成,就是今天的中山图书馆孙中山文献馆。
年久失修被拆除
日军侵占广州期间,广府学宫围墙大半被破坏,宫内建筑亦瓦砾遍地。“国父纪念图书馆”被日伪占为“海陆军俱乐部”。
抗战胜利后,广东省政府于1947年1月,在广府学宫南面部分设立广东文献馆。新中国成立后,文献馆改作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
广东文献馆,现已改建为市一宫
广府学宫原有建筑因年久失修成为危房被逐步拆除。关于广州府学宫的印记就剩下“府学”这个名字,希望府学西街能继续将“府学”之名保留,将广州这一文脉的印记延续下去。
带你领略
Hash:9e806e12b94234f303e47c8b9c55a0d3bee3b79f
声明:此文由 花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