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山探源

安民山今名小安山,位于山东省梁山城东北约10公里小安山镇境内。山体基本呈圆形,山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0.95公里,面积约1平方公里,海拔157.4米。山石以青灰色或灰白色碳酸钙质石灰岩为主。据《明史·地理志》载:“州(指东平州)西有安山,亦名安民山。”《东平县志》载:“境故多水患,河、汶、济三水环山,流民籍以安,故名。”因为此处地势低洼,古时黄河、济水、汶水三条河流在此交汇,河水泛滥时周围一片湖泽,只有小安山周围山坡高处可以居住,所以流徙灾民多安居于此,故名安民山。

根据历史记载及专家考证,小安山一带历史悠久,很早就有祖先在此繁衍生息,是上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须句古国的旧地。境内有青固堆文化遗址、县境内最大的汉墓群,有甘罗庙、青岩寺等十多处寺庙建筑山上有神秘莫测的溶洞,山下有安民亭、伏流山泉以及大面积的景观林,有英勇抗击日寇壮烈牺牲的杨静斋烈士墓原址和十八勇士墓地。这里民风淳朴,水浒遗迹尚存,水浒传说广为流传。丰富的文化资源、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的专家学者和水浒爱好者来这里探赜访幽,凭吊怀古。笔者走访了不少附近村的原住地老人,听他们讲述安民山的历史地理变迁和民间传说,又查阅了大量的典籍资料,对安民山的历史渊源有了一个大致明晰的判断和认识。

一、须句古国的历史变迁

清人蒋作锦在《东原考古录》中记载:“须句凤姓国,伏羲氏之苗裔,国最古……鲁附庸,灭于邾,地入鲁城,在安民山济水上。今安民山东六里张家庄,其故地也。”

据史书记载,距今约9817—9717年前,燧人氏族已经进入伏羲时代,称为伏羲氏,伏羲氏与女娲氏合婚,生四子,名曰羲仲、羲叔、和仲、和叔。距今9499年,第四代伏羲氏族首领产生,他就是太昊,后称太昊伏羲,他与第五代女娲结婚后,史称这代氏族为伏羲女娲氏。伏羲女娲亦生四子,名曰重、该、修、羲,这一点,在长沙子弹库发现的帛书《战国楚帛书·乙篇·第 一节》已得到确认。太昊有一重要的、很有能力的辅臣,叫句(音gou)芒,是葛天氏的后裔,当然也是大伏羲氏族的后裔。他住在句芒山,也叫邙山、北邙山,位于现在河南洛阳市北、黄河南岸。在这座山索须河(须水)边住着一个氏族部落,称须女氏。句芒与须女结婚了,两个部落合为一体,形成一个新的氏族,这个新的氏族从须女和句芒的名字中各取一字,称作须句氏,因此,“须句”一词应该读作xugou才对。句芒是太昊的佐臣,太昊生于曲阜,氏族部落核心区域在今汶上一带。须句氏建立以后,作为部落首领的句芒就想把其氏族部落安置在帝都汶上附近。由于当时安民山一带处于河流冲积扇上,土质肥沃;背靠丘陵山地,能够抵御洪水泛滥和海浸,所以最后须句氏选择了在安民山一带居住。历史资料表明,以族氏作地名是中国地名的命名规则之一,因此,新的须句氏族居住地还应使用原来的名称。因此,安民山一带从此就有了须句国。

距今6500年前,东夷联盟(须句属于其中一个分支,联盟首领蚩尤)与神农轩辕联盟(首领为黄帝)之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涿鹿之战,结果蚩尤战败被杀。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少昊后裔少昊清带领蚩尤的部分残余队伍投降了轩辕神农。按照祖先定下的规矩,对收附的外族也要给他们相应的封地,让其祭祀祖先。于是黄帝分封少昊清总领东夷地区,须句人就又回到了须句城居住。

此后,须句作为一个古老的城市,历经轩辕黄帝、少昊颛顼、喾、挚、尧、舜、禹、夏、商,直到春秋末灭国,一直生活于今东平湖地域,安民山以东的张庄村乃其国都所在地。秦置郡县,须句城成为须句县城,不久改称须昌县城,才结束了须句7000余年的历史。据当地人说:东张庄村有几十亩的一块地非常奇怪,什么庄稼都不肯长,而周围的庄稼都长势良好,甚至有人亲眼目睹在一次下冰雹时,周围都落下了很多冰雹,而那块地里一个冰雹也没有,传得神乎其神,不值可信。

二、青固堆埋藏的秘密

梁山县城东北12.5公里处,安民山东北有个叫青堌堆的村子(距东张庄村很近),后又分出前青堌堆、后青堌堆独立成村,现属梁山县小安山镇。据《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记载,“元朝(1271-1368年),邵氏、白氏在此建村,因距青堌堆较近,故村名为青堌堆”。

青堌堆村附近的“青堌堆”是个大土堌堆,高出周围地面3米,面积约4600多平方米。为探究其性质,国家考古工作者曾于1959年、1962年和1976年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证明系古文化遗址。1959年秋,由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队为主进行了第一次发掘,郭沫若根据出土文物定为商代文化遗址。第二次是1962年春,由山东省博物馆为主发掘,根据出土文物鉴定属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为进一步探明其性质,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为主于1976年3月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第三次发掘,在青堌堆同一高程开了两个位置不同的5 米×5米的探方,深度均达到3.7米,文化层出现了七层,每层都含有丰富的文物标本。据出土文物鉴别,一、二、三层属于商代文化层,四、五、六层属于先商文化层,第七层发现大量新石噐时代晚期的文物,诸如石斧、石刀、石镰、骨锥、骨簪、骨箭头、蚌刀、蚌锯、表面磨光灰黑陶片和蛋壳陶片等,从纹饰、造型、色泽分析,这一层属于龙山文化层,但就其特征来讲,既不属于山东龙山文化,也不属于河南龙山文化,但与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又有相同点,其自身风格又很独特,是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龙山文化遗址,科学院定性为龙山时期(原始社会晚期)青堌堆类型的文化遗址。

无独有偶,在梁山县城西北11.5公里处还有一个贾堌堆村。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贾氏祖贾凤先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因村西有个大土堌堆而命名为贾堌堆,今属梁山县大路口乡辖区。

贾堌堆西村西的这个大土堌堆比周围地面高出2-5米,东西长45米,南北长58米,面积约2610多平方米。1976年4月,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亦曾对其进行了调查性试掘,在不同位置做了三个探方,从获得的大量遗物分析,此堌堆系原始社会末期新石器时代龙山时期的居住遗址,按出土器物的型制、纹饰、颜色而论,也是属于龙山文化时期青堌堆类型的文化遗址。

青固堆和贾固堆遗址的发掘恰恰证明了古须句国在安民山一带长期存在的历史事实。实际上,在距今大约45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句芒和须女结婚以后,就把居住在黄河南岸须水河边的须女氏族迁到了安民山一带定居(因为句芒的“工作单位”是在汶上,他必须首先要解决夫妻分居问题),和当地东夷族人相互融合,推进了农业种植技术和手工业的发展。表现在生产工具和手工艺品的制造上,须女人在本族手工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东夷工艺的特点,形成了既具有东夷族文化和龙山文化特点,又不同于东夷族文化和龙山文化的独特风格,在考古学上称为青堌堆类型的文化。按照所属年代划分,“青堌堆类型的文化”应归入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的代表“大汶口文化”,属于“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个分支。

三、甘罗墓和甘罗庙的传说

安民山上的古迹中,秦甘罗墓和甘罗庙最让人称道。《东平县志》载:“秦甘罗墓,俗传在县(东平县)治西南三十五里安山上。”又云:“山有寺。明景泰年间,僧洪钦凿石百尺,涌出清泉,日清岩井。上有甘罗墓。今亦无存。

《辞海·甘罗》释:“甘罗,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风台)人。秦相甘茂之孙。12岁做秦相吕不韦家臣。吕不韦企图攻赵,以扩大燕献给他的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封地。他亲请出使燕国,说服赵王割五城给秦,并把所攻取的部分燕地分给秦,因功任为上卿。传说甘罗聪慧、伶俐,深得秦始皇喜爱,秦始皇每次出宫,必要甘罗随行。有一年秦始皇东游泰山,甘罗随行。走至安民山,南望有雾扑天而来,带有腥味,问甘罗何因。甘罗回答说:“南有四湖,水涨而潮,南风吹至,而水中鱼虾有味故也。”正说话间,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甘罗遂引秦始皇一行上山找屋避之。当时无事,秦始皇乘兴观雨,甘罗陪娘娘下棋,无意间碰到了娘娘的脚。娘娘怪之,立即将此事告于秦始皇。秦始皇怒而审之,甘罗辩曰:“风摆棋子落,误着娘娘脚。”秦始皇不容,遂杀之,葬于安民山之上。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募捐修了甘罗庙,立甘罗塑像祭祀,定于每年正月十六为祭祀日,举办庙会。多少年来香火旺盛,安民山庙会经久不衰。至今每逢会期,前来烧香许愿、求其吉利的善男信女们仍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有诗云:“一朝宰相何其少,甘罗茔葬在山巅。墓前壁像庙中坐,瞻仰人群时不断。”此庙坐北朝南,砖石结构,单间瓦房,占地仅十多平方米,为昔日山上唯一建筑,周围十里远近可见。是黄河南北、运河两岸少见的带有传奇色彩的一座庙堂。原庙堂解放前夕被毁,后来时建时毁,现仅存遗址。传说庙门关闭时,济宁州城内就会鸡犬不宁,生意清冷,火灾频发,民不聊生,后来,庙门被济宁人盗去,济宁州才得以安生,自此庙门再不关闭……

四、安民亭的悠久历史

安民山南三里处旧时有安民亭。《东平县志》载"安民亭,在安民山南何官屯。屯南即济水故渎,渎北为亭址。石尚存。”

关于安民亭的来历,史书未见记载。但在《梁山县志》收入的民间传说中,有为明燕王所建的说法。事情是这样的: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封其子朱棣为燕王,并命其扫北。燕王有一次路过安民山,看到退水后的八百里水泊杂草遍地、荒无人烟,肥田沃土没人耕种,感到十分可惜,便和谋士们商量决定从山西洪洞县往这里迁民。手下人及时布置,费尽千辛万苦,总算将老百姓迁来并安置好。燕王大喜,遂在小安山南何官屯村设了安民亭。

据清人蒋作锦《济水沿革考》记载:“禹贡为南济北出为济,东入巨野泽中,出泽右和洪水(在南旺湖湖西梁山东南)北经梁山东(距梁山六里),又东北至寿张县(汉寿故城在州治西南十五里)西界,安民亭南(注称亭北对安民山,东北距安山镇二十五里,距寿张故城二十五里,距东平州四十里,北距安民山三里),汶水从东北来注之。与又东北会与汶合(会汶以北济称大清河),济水……”,《水经》曰:“汶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西南,过寿张县,至安民亭入于济。”《水经注》曰:济水……北经梁山东,又东北经寿张县西界安民亭“,又称“济水西有安民亭,亭北对安民山(小安山),东临济水。”《禹贡锥指》载:“安民亭南,汶水从东北来注之,亭北对安民山,东临济水。”各种记载都说明安民亭在济水和汶水的交汇处,且在安民山南。古安民亭周围山清水秀,烟波浩渺,景色宜人,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必经之路,也是当时富裕繁华之处,历代文人墨客路过此处留下了不少吟咏诗篇。同时,古安民亭处也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据《读史方舆纪要》载:“汉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操破袁绍,就谷于安民”。张亚新在《品曹操》中说:“建安六年三月,也就是官渡之战的第二年,曹操因为军粮短缺,把部队带到尚有存粮的东平安民亭就食修整,以同黄河以北袁军相持”。说明那时就有安民亭,显而易见,明燕王建亭的说法不是事实,应该是汉代或之前而建,为何而建无从考究,北魏人郦道元所作《水经注》中关于安民亭的记载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安民亭历史久远。至元代延佑五年(公元1318年)安民亭尚存完好,有记载为证。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揭傒斯南归省母,一日,揭傒斯到达了山东济宁,正值傍晚,他乘坐的小船路经安民亭,他想起程翰林承旨曾写信告诉他,就在两年前的秋天,程翰林承旨致仕南归,随从护送程承旨的宁志道在舟过此亭时夜醉溺死,安葬于安民山下。揭傒斯触景生情,吟了一首《谒告南归夜过安民亭有怀宁志道》的诗寄予怀念之情:“日暮云寒烟水光,故人于此濯沧浪。河流空饶青山下,谁与孤坟酹一觞。”

五、安民山更名之谜

在东平湖一带有“大安山不大,小安山不小”之说。东平县有个大安山乡和大安山村(乡驻地),位于东平县西南部,向南距安民山约8公里,距东平县城26公里,距梁山县城20公里。大安山原属梁山县所辖的一个乡,1985年底区划调整划归东平县,现因乡(镇)合并划归商老庄乡管辖,为临东平湖的一个渔村。大安山成建制镇历史悠久,旧称安山镇。境内并无山,为什么以山来命名呢?实际上,安山镇的得名依然与安民山有关。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途经梁山一带的这段叫会通河,是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凿通的。在梁山境内的路线是在安民山前向西北经由寿张集东,转向北经沙湾、张秋至东昌(今山东聊城),……与御河相接。当时,在安民山西南六里码头集建有安山船闸,码头集是个大码头(如今所在村仍以码头作为村名,又分为前码头与后码头,隶属于梁山县梁山街道),安民山是个避风港,当时,商贾云集,人流不断,店铺林立驿站、酒肆鳞次栉比,繁华盛极一时。2010年梁济运河梁山段疏浚拓宽,发现古运河码头遗址,并出土了大量瓷片等物品。我与几名水浒文化及古董爱好者到现场查看,发现当地不少村民在挖掘、捡拾瓷片等物品,也有不少一些人在兜售所挖掘到的物品。据称他们不仅捡到了大量出土瓷片,还有龟甲兽骨、铜马勺、香炉佛像、鎏金宋钱,镶红宝石金戒指、金簪子等等。出土瓷片中,主要有磁州窑耀州窑、吉州窑龙泉窑、钧窑、定窑等,还有湖田窑、哥窑、淄博窑、景德镇窑和程咬金窑口风格。主要器型有巨型绿釉大缸、黑釉大缸以及碗、盘、碟、罐、酒瓶等,约数十种,多为民用器皿,粗陋古朴,特别是磁州窑瓷片,有典型的“王字碗”和笔墨生动的褐花或题字碗,具有明显的元代瓷器风格特点。器物林林总总,几乎囊括了我国元代及其之前的物品,可见当时繁华兴盛之状。明初建都金陵(今南京),北方运道作用有所降低,加之黄河频繁泛滥淤积等原因,漕运中断。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河决原武黑洋山,漫入东平之安山……元会通河亦淤,久不治”,停运达20年之久。明成祖迁都北京后,为解决漕运问题,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朝廷命工部尚书宋礼疏浚自济宁到临清元代运河。梁山段将袁口以北运道东涉二十里开新河,经靳口、今安山镇、戴庙至沙湾接旧河。该运路环绕安山湖东北岸,在今安山镇处设水旱码头,建有安山船闸。此前这里只是一些渔船停泊、鲜鱼交易的市场,属湖村小店,设为码头后商船、渔船、作坊、商客渐渐云集于此,遂逐步形成规模而成镇。该镇因在安山湖畔故命名为安山镇。从这里可以看出,安民山湖、安民山闸和安民山镇的命名其实都是因为安民山的缘故。到了清中晚期,安山镇发展到鼎盛时期,全镇六条街,加上军营和官府衙门,可称千户大镇。古志书记载的所谓东平八大景之一的“会河帆景”,指的就是当时“商旅云集,店铺遍布,运道上下,白天舳舻蔽水,帆樯林立,夜晚桅灯高悬,渔 满天,繁荣景象盛极一时”的情景。明兵部尚书谢肇浙,负责治河事宜,曾数次来东平州勘察河务,有《舟滞安山》诗一首:“百丈方舟一线泉,待风待闸两留连。客程莫笑蹉跎甚,拙官何如上水船。”清朝,瀚林院院士沈翼机乘舟在安山道中游览,曾写诗《安山道中晚晴二首》:“秋云多变态,驿路爱天晴。返照浮光潋,奔流急浪清。渔家无定泊,柳岸有行程,同出安山道,舟连古渡横。”“已看中秋月,凉风白露晴。安山南北亘,汶水浅深情。行迈三千路,言归一半程。天空云汉净,雁字落坡横。”

安山镇既然用了安民山的名字,那么在表示地点的时候就会引起歧义和误解,所以后来人们在表示安民山的时候便称为“小安山”(大概因为地域小的原因),而对安山镇则成为“大安山”,并普遍沿用下来。清人蒋作锦《东原考古录》中解释“安山镇”时说:“小洞庭今为安山湖,湖东北岸为安山镇,均以山得名,镇距山十五里,俗呼镇为安山,名与山混,转呼山为小安山,名实倒置矣。”后人不知其故,传说在修建安山闸时发现水下有巨石,认为是水下山,只是山小而已,因此便有了“大安山不大,小安山不小”之说。但在大安山附近的历次勘探、施工中,并未发现有山,所以,大安山有山的说法纯属讹传。蒋作锦《安民山考》中说得很明确:“元史称开会通至须城安山南,志误为镇南之运河。元运河在山南六里之码头集,今运河开自明,在山北十五里之安山镇,镇南非山南,致元、明二安山闸混为一,……错认安山镇作安山而误。”

六、安民山与《水浒传》的疑云

安民山既然原为水泊中的一处岛屿和码头,与水泊梁山又相距不远,也就不可避免地打下了许多水浒印记。这里的民风民俗与梁山其他地方并无二致,水浒遗迹和水浒传说也十分丰富,比较有名的当属分赃台、藏兵洞、藏宝洞和“三打祝家庄”。

元人陈泰《所安遗集·补江南曲》序载:“至治癸亥秋九月十六日,舟过梁山泊,遥见一峰,嵽嵲雄跨,问之篙师,曰:“此安山也,昔宋江举事处。绝湖为池,阔九十里。皆蕖荷菱芡,相传以为宋江妻所植。”至今山下有分赃台,置石座三十六所。俗所谓“来时三十六,归时十八双,”意者其自誓之辞也。始予过此,荷花弥望,今无复存者,惟残香相送耳。根据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载,宋江最初起义的规模并不大,有名有姓的记载是36人,说不定最初就是在北边不远处的石碣村(现大安山石庙村)商议劫了生辰纲,然后上安民山举旗造反的。他们不断打家劫舍,队伍发展壮大后,后来又去了地盘更大的梁山,而把这里作为了一处军寨。明人刘基有《分赃台》诗:“突兀高台垒土成,人言暴客此分赢。饮泉清节今寥落,何但梁山独擅名。”可想象当时的情景。此台今已无存。

在安民山上有一些山洞也被赋予了神秘的传说。其中有一处山洞入口及其狭窄,但非常幽深,民间传说山洞直通梁山寨的藏兵洞,也有人说与凤凰山的溶洞相通甚至与黄河、东海相通的,总之是从来没有人走到过其尽头。我在祝庄村采访时,该村一名年近八旬的老支部书记祝仰启告诉我们,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该村时有发生一些治安案件,为了防止美蒋特务隐藏在山洞中搞破坏,他曾亲自到山洞里探查过。当时,左手拿着手电筒,右手拿着手枪,腰上系上电线,爬进洞内大概有三四十米,因为怕出意外,也就没有继续深入。据分析,因为这里的山石多是碳酸钙质石灰岩,遇水易被侵蚀而成溶洞,大面积的溶岩就构成了喀斯特地貌。溶洞往往极深,四通八达,有的成为地下暗河,有的流出地面成为泉水。流经安民山的济水被黄水淤没后,伏流不断涌出,在梁山地区有不少山泉,正是伏流再现。当地还流传着一种传说,说是当年官军攻打梁山泊时,宋江利用梁山直通安民山的山洞,将一支队伍偷偷地从梁山调到官军背后,天降神兵,合力夹击,将官军打了个落花流水。还有人考证说,安民山南坡下正好有祝庄、李庄和何官屯三村紧密相连,背后又是山岗,这一带地形复杂,植被茂密,地理位置和地形描写与《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情节基本相符,应该是《水浒传》中“三打祝家庄”的原型地。

另外,安民山的还有建于唐代的寺院群,有大大小小十几处庙宇,庙会活动也规模较大,比较著名的有清岩寺、法岩寺等。据历史记载和当地老人们回忆,当地的林木植被也是少有的,主要有柿子林、香椿林、家槐林、松柏林等等,树龄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大树原来也有,后来历经战乱,加之行洪蓄水,这些古树基本已不复存在。历史进入革命战争时期,安民山又成为了抗击日寇侵略和解放战争的重要战场。遥望安民山下,一片苍翠的松柏之中,是抗日民主人士杨静斋的原墓地。山下的祝庄村在1941年抗击日寇扫荡抢粮时,该村十八名民兵战士与数倍于己的日伪军英勇搏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1947年6月22日,山下的鹅鸭厂村爆发了著名的“鹅鸭厂战斗”。当时冀鲁豫军区独立旅将国民党军团团包围在鹅鸭厂,经过激战,击毙敌军300多人,俘敌200多人,缴获大宗枪械。这些现代革命战争的英勇故事,为安民山这个水浒故里平添了更多的英雄之气。

远望安民山,这个坐落在黄河冲积平原上的小山包,海拔不高,面积不大,丝毫也不起眼。然而其悠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积淀却让人心生无限感慨。也许,我们看到的只是安民山的一点表面,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历史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掘。

作者:王清然

摄影:李继保

编辑:梁山发布 李继保 郭焕丽

Hash:9ff6e713c25fc6f27c1c48225c52c9a55c422976

声明:此文由 梁山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