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帝陵确立“夫妻合葬” 对中国人精神世界深远影响
生在苏杭,葬在北邙
这话你肯定听过
但是 “葬在北邙”起源于何时
你了解吗
勒石燕然,彻底解决匈奴滋扰;投笔从戎,班超让丝路更繁盛;重视文教,设立太学……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大一统王朝,12个皇帝中有11个葬在当时的国都洛阳。
然而,关于东汉帝陵的研究一直是我国考古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考古工作者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对东汉帝陵的形制及陵园布局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前不久,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环节。
▲白草坡陵园发掘现场
3月31日,洛阳市举办 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帝陵考古收获专家座谈会,来自 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一致认为,此次公布的成果在我国考古史乃至文明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东汉帝陵确立的 “夫妻合葬”“南面而居”观念一直延续至今,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背景
东汉开“葬在北邙”先河,
12个皇帝中有11个葬在洛阳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唐代诗人沈佺期的这首《邙山》,表达了他对生死茫茫、历史沧桑的感慨。
自东汉起,邙山成为王侯公卿的理想葬身之所。 据史书记载,东汉12个皇帝中有11个葬在了洛阳。
“长期以来,学界对东汉帝陵的讨论比较多,观点也不太一致。”昨日,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室主任严辉说,一方面是因为记载东汉帝陵的典籍比较混杂,难以理清头绪;另一方面是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对东汉帝陵都有破坏,陵园支离破碎,没有一个完整模式可供参考。
▲在白草坡陵园北侧发现的灶遗址
我市对邙山陵墓群东汉帝陵的考古发掘工作已进行了15年。在前期的发掘工作中,考古人员已对遗址的形制有了一定认识,结合实际调查及文献记载,对该区域内帝陵的归属进行了进一步明确。
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史家珍介绍,目前可基本确定, 这11个皇帝的帝陵分布在两个区域。
一个是邙山陵墓群的东汉帝陵北兆域,位于我市孟津县,有光武帝原陵、安帝恭陵、顺帝宪陵、冲帝怀陵和灵帝文陵,考古人员推测这里主要埋葬了5个东汉皇帝,他们开了“葬在北邙”的先河,邙山自此成为之后历代帝王的理想埋葬之所。
(网络图片)
另一个区域位于伊滨区,即东汉帝陵南兆域。经过调查,这里共发现墓冢168座,其中帝陵有6座。考古人员推测,这6座帝陵分别为 明帝显节陵、章帝敬陵、和帝慎陵、殇帝康陵、质帝静陵和桓帝宣陵。
现场
发掘白草坡陵园,揭开近2000年前帝陵北大门面纱
麦田里翠绿的麦苗生机盎然,麦田旁的工地上,考古人员正慢慢揭开近2000年前一座帝陵北大门的神秘面纱。
距离考古工地100多米就是郑西客运专线,动车组列车呼啸而过。伊滨区白草坡村的村民路过村北这个工地时,总会投来好奇的目光。
白草坡村东汉帝陵地处万安山北麓高坡和伊洛河谷地交接处,位于东汉帝陵南兆域核心区域的北端。
历经岁月变迁,墓冢封土已被夷平。 “勘探结果显示,陵墓的原始封土直径约125米,墓道宽10米。”负责现场发掘工作的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王咸秋说。
▲考古工作人员正在现场进行发掘
截至目前,白草坡村东汉帝陵陵园勘探总面积约26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
陵园由内外陵园组成,在封土东侧和北侧发现有环绕内陵园的道路。在封土东侧发现一处大型夯土台基,平面近方形,边长约80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已经发掘的一些探方里,密密麻麻地排列着许多坑洞。“这些都是主要用于做饭的灶,一共50多个,可能是当初建造陵园的工人使用的。”王咸秋说。
记者看到,这些灶周围土的颜色很特别,它们不同于周边黄褐色的土,而呈现出砖红色。王咸秋说,这种土被称为烧土,经火长期炙烤改变了颜色。
▲灶周围的土呈现出砖红色
目前的发掘工作主要针对内陵园的北大门附近,包括夯土建筑、道路等遗迹。内陵园北侧道路宽约10.6米。
在道路南侧、封土正北方向有一组东西对称的夯土台基,东西长8米,南北宽4.5米。两座夯土台基的间距为20米,推测是陵园的阙台遗迹。
布局
注重礼仪制度,
祭祀、守陵、办公等功能俱全
阙在古代的地位不一般,它的雏形是古代城门豁口两侧的岗楼,后来演变成门外侧的威仪性建筑,可以用于区分等级。
“史籍中记载大部分东汉帝陵‘四出司马门’,我们推测两个阙台之间就是所谓的司马门,‘四出’就是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王咸秋介绍。
如果您看过热播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可能记得这样一个情节—— 曹植因为醉酒,驾驶马车从司马门入宫。因为司马门只允许天子或天子的使者通行,曹植这一越礼行为惹恼了曹操,逐渐被冷落。
“由此可见司马门的重要地位,有句话叫‘帝陵若都邑’,这样的对应关系还有很多,研究帝陵可以获得很多当时的社会、政治信息,这也是我们发掘陵园的目的。”严辉说。
由于年代久远,东汉帝陵的大部分陵园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十多年来,我们在北兆域和南兆域发掘不同陵园的不同区域,逐渐拼起了一幅宏大完整的东汉帝陵陵园图景。”史家珍介绍。
东汉帝陵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以陵墓为中心,周边有道路环绕,四个方向有四个门。帝陵封土平面为圆形,直径多在130米以上,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长50米以上、宽9米以上,墓室一圈有回廊。
建筑遗址主要位于帝陵封土的东侧或者南侧,东侧夯土台基的形制在内外陵园中是最大的,应为文献中记载的“石殿”。“石殿”的功能相当于西汉时期的陵庙,在“石殿”东北分布的大型夯土台基应为“寝殿”,它是陵园内举行祭祀的大殿。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外陵园,虽说名叫外陵园,但它并不是在内陵园外再环绕一圈,而是一般位于内陵园的东北方向,有相对独立的一个区域。
外陵园的建筑包括“园省”,是守陵妃子、宫人的居住区;还有“园寺吏舍”,是守陵的官吏们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内外陵园除了主体建筑,还附属有大量廊房、天井、给水排水设施等。
解读
东汉确立的“夫妻合葬”“南面而居”观念,影响至今
进一步认清东汉帝陵的基本情况可谓意义重大,东汉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大一统王朝,东汉帝陵的葬制也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从东汉帝陵开始,实现了帝后合葬。”严辉介绍。在此之前,帝后都是分开埋葬的,一直到了西汉也是同茔异穴——陵墓紧紧相依,但不属同一座。
帝后合葬对家族观念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这可以说是思想上的巨大进步。 夫妻合葬的殡葬习俗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延续至今。
相比秦朝和西汉,东汉帝陵在规模上也有一定缩小。
“西汉帝陵是有陵邑的,所谓‘邑’就是城市,可见其规模之大。”严辉说,同时,秦始皇陵及西汉前期皇帝的陵墓周围都有丰富的“外藏”系统,即各种各样的车马坑、陪葬坑等,但西汉后期逐渐减少,到了东汉就完全没有了。
▲现场出土的汉代绳纹陶器残片
“虽然东汉帝陵的规模变小,但做得更精致,更面向现实。”严辉说。西汉时主要在陵园外的庙里祭祀祖先,而东汉帝陵陵园中的“寝殿”专门用于祭祀。每年元月,皇帝、大臣还要在陵园中集会,这有利于凝聚人心。
从东汉帝陵中还可以窥探到这个王朝对文化和儒学的重视。“这体现在墓葬的朝向上,东汉帝陵的墓葬都是朝南的。”严辉说,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朝向问题,但在古代是关乎礼仪和文化的大事。
西汉建都长安,主要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这就是所谓的“汉承秦制”。秦朝人崇尚东方,因此墓葬朝向东方,西汉帝陵也继承了这一特点。最初连汉长安城的礼仪性建筑也是朝向东方的,一直到了王莽时期才转而向南。
到了东汉,儒学在官方的支持下十分兴盛,而儒家崇尚的是周礼。“东汉的都城洛阳也曾经是周的都城,深受周文化影响。”
严辉说,按照周礼,主要建筑应该向南,于是东汉帝陵的墓葬都朝向南方,东汉洛阳城南边的平城门也因此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城门。这种“南面而居”的建筑规划理念对后人有着深远影响,被不断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意义
填补我国考古界重大空白,
对中华文明史研究意义重大
在洛阳邙山陵墓群东汉帝陵考古收获专家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纷纷发言,对该项考古工作评价很高。
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海昏侯墓专家组组长信立祥说,此次公布的考古成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明晰了东汉帝陵的基本情况,填补了我国考古界的重大空白,对中华文明史研究有重要意义。”信立祥认为,洛阳考古工作者的发掘规划制定、科技手段运用及后期资料整理等,都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化成表示,他在学校主讲秦汉考古。“原来讲到东汉帝陵,一两页书就讲过去了,因为我们都搞不清楚当时的情况,怎么和学生讲?” 赵化成认为,随着此次考古成果的公布,大学的考古教材可以得到更新,让中国文明的发展脉络更清晰。
“确定了东汉帝陵的墓葬朝南意义重大,古人‘事死如事生’,‘南面而居’的观念到今天还在继续。”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说,东汉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春秋时期开始的文化、政治变革,在东汉有了物质上的凝结,以东汉帝陵为代表的制度确立,对后代影响深远。
遗产十分珍贵,保护与研究也要不断加强。 记者了解到,东汉帝陵北兆域在2001年就被纳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兆域于2013年被纳入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表示,随着考古工作者发掘、研究的不断深入,期待未来有更多成果呈现在世人面前。
考古发现一次次证明
咱十三朝古都 洛阳
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为大洛阳点
来源:洛阳晚报(记者 潘立阁/文 张怡熙/图)
编辑:李渊博
【原创声明】未经《洛阳晚报》正式授权,本报内容谢绝任何媒体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以任何形式转载,禁止修改图片。违者必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Hash:e2e1df79032e9273c5f70da26e91b5dd0ac23fb6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