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王莽陵和东汉诸帝陵

新朝—新始祖帝陵,王莽的“帝陵“位于湖北保康县南部边陲的店垭镇格栏坪村供销社门口公路边。因为历史上记载王莽的死相比较惨,而且并没有记载王莽具体是葬在哪里的,所以对于这个王莽墓后人还是存在很多疑惑的。当时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退到了渐台,王邑等人为王莽殊死一战,但是最终还是不敌绿林军,与自己的儿子双双战死。而王莽也在战乱之中被一个叫杜吴的人给杀死了。后来公宾从杜吴口中知道了王莽的尸首位置,就找到了王莽的尸体。将王莽的头坎下来,悬挂于宛室之中。数十个将士分裂了王莽的尸体,还有人把王莽的舌头都给割下来的。后来王莽的这颗头颅还被历代的汉室皇帝所保留,直到晋惠帝的时候一次大会,洛阳的武库被烧,王莽的头颅也在这个时候被焚毁了。

这么一说,王莽不应该有墓才对,因为王莽是被分尸的,而且还没有头颅。因此对于这个墓,后人猜测,有可能是为了防止盗墓修的一个衣冠冢。另外就是王莽曾经在这一带活动过,所以后人就为王莽修建了这样一个纪念性的墓地。另外,还有人说这可能是王昭君给王莽收尸建的墓。因为王昭君出塞的时候,被汉元帝收作义女,这样王莽和王昭君就有亲戚关系,而且王莽还为了讨太后的欢心把王昭君的女儿接了回来。出于感激,王昭君就帮王莽收尸,埋葬在了这里。按石泉先生《古代荆楚地理新探》一书所认定,王昭君当是南漳人,大部分人认为极有可能是格栏坪人,出于感激,给王莽收尸。到底属于那种,有待进一步研究。

东汉帝陵

东汉皇陵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十七公里、孟津县偃师市交会处的汉魏故城附近。东汉十四帝,除汉献帝刘协葬在河南省许昌曹魏故城的张潘乡古城村、北乡侯刘懿早卒和少帝刘辩被董卓所废未建陵外,其他十一帝均葬在洛阳汉魏故城东南和东北两大陵区。其中,东南陵区有汉明帝刘庄的显节陵、汉章帝刘褡的敬陵、汉和帝刘肇的慎陵、汉殇帝刘隆的康陵(在慎陵中)、汉质帝刘瓒的静陵、汉桓帝刘志的宣陵共六帝六陵。

东汉皇陵陵区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大口、高龙、寇店乡一带。东北陵区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安帝刘祜的恭陵、顺帝刘保的宪、冲帝刘炳的怀陵、灵帝刘宏的文陵,共五帝五陵。陵区均位于今洛阳市孟津县境内的北邙山上。东汉皇陵从选址、布局到地宫建制基本上承袭西汉。东汉帝陵虽没有经过考古发掘, 但是根据已经发掘的东汉诸侯王墓推测, 帝陵葬形制为甲字形明券回廊墓

1,汉光武帝刘秀原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镇。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俗称汉陵,又称原陵、汉陵。为东汉开国皇帝――世祖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年)和光烈皇后阴丽华的陵园,始建于公元50年,由神道、陵园和祠院组成。光武帝陵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陵园呈长方形,占地6.6万平方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为夯土丘状,高17.83米,周长487米。墓冢位于陵园正中,呈园形,土丘,家高20米,周长487米,园内现存古柏1500株。

整个陵园郁郁苍苍,肃穆庄严。陵园侧有光武帝词一座,其左前方有宋代开宝六年(公元973年)新修后汉光武帝庙碑一块,碑文内容是歌颂光武帝由南阳起事,决昆阳之战、破邯郸之垒、定都洛阳等功业。

在词殿前左右两侧,还竖有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石碑四通,分别记录了重修词庙和原陵沿革的史料,十分珍贵。陵前有一块穹碑,碑身镌刻“东汉中兴世祖光武皇帝之陵”。

其中“中兴世祖”四字尤为明亮。传说过去老百姓多到这里抚碑择吉问凶:人离碑十步,双手平伸,闭目走去,能摸到这四个字就是吉兆。

2,汉明帝刘庄显节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李家村西南,封土呈平顶圜丘形,南北宽91.9米,东西长96.9米,封土高12.5米。

封土的夯层极为致密,夯层每层厚0.08-0.09米。封土东、西、南三面基本完好,北部取土严重,并发现有烧窑遗址。封土为平顶,东西边长最长为26米,南北边长最长为27.5米,分成三层台地,史书记载,地宫用虚文画着日、月、鸟、龟、龙、虎、连壁、偃月等,非常壮观。可惜的是显节陵曾经被盗,丢失了很多奇珍异宝。现陵前留有清人龚松林所立的"汉明帝显节陵"石碑一通。登上冢顶,周围陵墓星罗棋布,非常壮观。

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载:“十八年秋八月壬子,帝崩于东宫前殿。年四十八。遗诏无起寝庙,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帝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得起坟。万年之后,扫地而祭,水脯而已。过百日,唯四时设奠,置吏卒数人供给洒扫,勿开修道。敢有所兴作者,以擅议宗庙法从事。” 李贤《后汉书注》:“《古今注》具载帝陵丈尺顷亩,今附之后焉。明帝显节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石殿、钟虡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堤封田七十四顷五亩。《帝王世记》曰:‘故富寿亭也,西北在雒阳三十七里。’”

3,汉章帝敬陵

汉章帝刘炟敬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郭家岭村西南,东西长104米,南北宽93米,高12米,平顶圜丘形, 封土完好, 基本被草及树木覆盖, 四周辟为一梯田, 共5层, 顶部东西长32.5米, 南北宽31.3米,封土西侧有一水房和沟渠。

汉章帝刘炟敬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郭家岭村西南,此冢略呈平顶圜丘形,西南大冢,东西长104米,南北宽93米,高12米,平顶圆形, 封土完好, 基本被草及树木覆盖, 四周辟为一梯田, 共5层, 顶部东西长32.5米, 南北宽31.3米。另有西北大冢东西长95米,南北宽105米,高10米,与李家村西南大冢,白草坡南大冢无论规模形制都十分相似,郭家岭村所处地理形势为南高北低的缓坡地带,冢坐南朝北,背靠万安山,面对伊洛平原,是“原高土厚,易于厚葬。”的风水宝地。晋皇甫谧《帝王世纪》:“在洛阳县东南三十九里,陵周三百步,高二丈六尺,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钟虡皆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提封田十二顷五十七亩八十五步。”

梁刘昭、西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古今注》具载帝陵丈尺顷亩,今附之后焉。章帝敬陵,山方三百步,高六丈二尺。无周垣,为行马,四出司马门。石殿、钟虡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寺吏舍在殿北。堤封田二十五顷五十五亩。帝王世记曰:“在雒阳东南,去雒阳三十九里。”

4,汉和帝刘肇慎(顺)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白草坡村东南,东西长94.9米,南北宽93米,高10.1米,平顶圜丘形,,封土完好,,6层台阶, 基本上被草和野枣树覆盖,平顶,进方形,东西长33米,南北宽35米,据当地人称,墓南有一深沟, 为取土所致,。在耕土以下0 .5 米处曾发现大量青石渣。慎陵是和帝和皇后邓绥的合葬墓。白草坡村所处地理形势为南高北低的缓坡地带,冢坐南朝北,背靠万安山,面对伊洛平原,是“原高土厚,易于厚葬。”的风水宝地。

5,汉殇帝刘隆康陵

汉殇帝刘隆康陵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寇店镇白草坡村东北,封土原为方形覆斗状,东北大冢南北宽85米,东西长86米,高8.6米。后位当地居民烧砖取土破坏并夷为平地,现地面探明帝陵陵园、祭祀建筑、墓道和墓室位置等遗址。晋皇甫谧《帝王世纪》:

“殇帝康陵,山周二百八步,高五丈五尺。行马四出司马门。寝殿、钟虡在行马中。因寝殿为庙。园吏寺舍在殿北。堤封田十三顷十九亩二百五十步。”

梁刘昭、西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古今注》具载帝陵丈尺顷亩,今附之后焉。殇帝康陵,山周二百八步,高五丈五尺。行马四出司马门。寝殿、钟虡在行马中。因寝殿为庙。园吏寺舍在殿北。堤封田十三顷十九亩二百五十步。《帝王世记》曰:高五丈四尺。去雒阳四十八里。”

6,汉质帝刘缵静陵位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高龙乡逯寨村西南,

,西邻207国道,,北靠310国道,,封土呈平顶圜丘形,保存较好,南北长86.4米,东西长64米,高10米。夯层明显,每层侯0.35-0.40米,当地人称为“架子冢”。在墓冢东侧发现两块石构件以及一些鹅卵石,墓冢北侧和东侧被现代坟墓包围。在帝陵北侧约60米处,为后妃陵寝,东西长33.6米,南北宽26.4米,高9米,同样夯层明显,每层厚约0.46米,有夹层现象,夹层厚约0.07米,封土保存状况不好,四周取土严重,东部塌陷,并且形成断崖。当地人称为“太子冢”。在东部断崖发现一处空心砖残块,周围有现代坟。在两座墓葬东北还三座矮冢,可能是帝后陵寝的陪葬墓。汉质帝是东汉历史上最为可怜可惜的皇帝,年纪很小,但很聪明,本应大有作为,却遭外戚毒害而死。根据《帝王世纪》、《续汉书》等史料记载:“质帝静陵,山方百三十六步,高五丈五尺,为行马,四出司马门。寝殿、钟虡在行马中,园寺吏舍在殿北。堤封田十二顷五十四亩。因寝为庙。《帝王世记》曰:“在雒阳东,去雒阳三十二里。”按:《帝王世纪》一书,成书于西晋,所以这里的里就是晋里。

7,汉桓帝刘志宣陵。汉桓帝宣陵位于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大口乡经周寨村和周寨村之间,宁村乡东北。其中现存最大的一座墓冢,东西长56米,南北宽55米,高12.2米。夯层明显,每层厚0.35-0.40米,封土完好,基本呈平顶圜丘形,顶部呈圆角方形,东西长25.2米。南北长23.5米,当地人称为最大冢。《东汉观记》载:“七月,祀黄老于北宫濯龙中,以文罽为坛,饰金银扣器,采色眩耀,祠用三牲,太官设珍馔,作倡乐,以求福祥。名臣少府李膺等并为阉人所谮诬为党人,下狱死。永康元年,西河言白兔见。在位二十一年崩,年三十六,葬宣陵。”

《后汉书·孝桓帝纪第七》:“永康元年十二月壬申,复瘿陶王悝为勃海王。丁丑,帝崩于德阳前殿。年三十六。戊寅,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

《后汉书·孝灵帝纪第八》:“建宁元年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庙曰威宗。”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桓帝宣陵山方三百步,高十二丈。在雒阳东南,去雒阳三十里。”(按:看来汉桓帝和汉灵帝要么是太混账了,让后代史学家懒得去记;要么是给自己修的墓太过夸张不符合原则,以至于后面的学者都不去记他们的陵的具体状况。)

8,汉灵帝刘宏文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刘家井村西北,当地人称为“刘家井大冢”。

现存封土呈平顶圜丘形,长116.1米,东西宽105.9米,高近20米,夯层明显,每层厚约0.2米,该墓碑破坏严重,东南已被民房侵占,墓顶中央有一个长方形土坑,南北长24米,东西长21.2米,墓东发现一残存空心砖,规格为1.21*0.475*0.135米。1984年文物工作者李献可考察文陵,在墓顶发现一穿孔玉衣残片,在墓冢东南10余米处地表0.5米下发现两块出土黄肠石,石刻上刻有题铭,分别有“建宁五年二月”和“熹平六年二月”等20余字,陵南有南北长57米,东西宽50米,高1.2米的陵寝建筑台基和大量的砖瓦。

刘家井大冢,在整个邙山上,是仅次于大汉冢的一个超级大墓,封土高20米以上,而且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望到。很显然是东汉帝王陵墓之一。该墓的夯土层,和夯土的构筑法,颇符合汉代墓葬的特点。从

年号和墓葬形制推断,认为此陵是汉灵帝文陵是比较符合的。

9,汉献帝禅陵位于修武县方庄镇古汉村南,南距修武县城约23公里。汉献帝陵现存封土,由于常年自然和人为破坏,现呈不规则方形土冢,南侧和西侧均已呈直立状。现存每边长约20余米,周长100余米。封土夯筑,但夯层不明显,夯土中包含有汉代筒瓦、板瓦和鹅卵石。新发现的清代“汉禅陵基址碑记”和“汉献帝陵寝碑”立于冢前。

汉献帝陵现存封土,由于常年自然和人为破坏,现呈不规则方形土冢,南侧和西侧均已呈直立状。现存每边长约20余米,周长100余米。封土夯筑,但夯层不明显,夯土中包含有汉代筒瓦、板瓦和鹅卵石。新发现的清代“汉禅陵基址碑记”和“汉献帝陵寝碑”立于冢前。

清代洛阳县令龚松林曾遍访洛阳周边帝陵,并一一对应为之立碑。他将三汉冢考证为汉和帝顺陵,并立“汉和帝慎陵”石碑一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孟津县志·文物编·皇陵·名人墓葬》和《中国文物地图集·河南卷》亦认可龚松林的观点。龚松林立碑于三汉冢前曰:“陵周围二百五十九弓,高二十一丈;四至:陵至东西各一弓(衍二字)寸,南(衍一字)弓,北一弓,四方各(衍一字)十弓,南北各八十九弓,以上连(两字脱)陵计地三十三亩三厘五毫,除陵二十三亩零二分三厘五毫,旧占地九亩九分九分九厘,今查清正讫。大清乾隆十年岁次乙丑正月吉日洛阳知县,今任陕西直隶州知州,纪录九次龚松林立。”

建国以后,关于三汉冢墓葬归属和对龚松林考证的质疑,如陈长安先生在《洛阳邙山东汉陵试探》一文中纠正龚松林的观点,认为所谓“汉章帝敬陵”的“三汉冢”应为汉冲帝刘炳怀陵,这一观点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在“二汉冢”前2005年所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碑上,亦记有“汉冲帝怀陵”。韩国河(2005)《东汉帝陵有关问题的探讨》亦认可认为所谓“汉章帝敬陵”的“二汉冢”应为汉冲帝刘炳怀陵。而最新的考古调查认为,“三汉冢”并不具备帝陵规制,有可能是东汉两位废帝之一北乡侯刘懿之墓。

历来关于东汉南兆域墓冢的考察,观点的差异重点产生在辨析东汉帝陵的两种方位系统之差别上。关于辨析东汉南兆域帝陵,有两种判定标准,其一是晋记,即皇甫谧《帝王世纪》,梁刘昭、西晋司马彪《续汉书·礼仪志》等。另一种是唐记,即章怀太子做注的《后汉书》。两种记载除了晋里、唐里的差别之外,在具体方位上的记载也存在差别。王竹林、赵振华《东汉南兆域皇陵初步研究》即依据唐记记载,认为顺陵应该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庞村镇阎楼村西一代。而韩国河《东汉帝陵有关问题探讨》等文章则依照晋记,认为顺陵应在白草坡、郭家岭一代。

Hash:d0b88667e608bd87be0b36abbe9a24cfd1f447fb

声明:此文由 穿越的小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