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柏灌王、鱼凫王的后裔吗?那就是我们温江人咯··
“虽然,你在温江买了房”
“虽然你在温江工作了几十年”
“虽然你是个老温江”
但你都不知道这些事!
老成都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中的“温”指的是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旧时被称为“金温江”,不用说,就是因为它的富裕。意的人文之城,这是“千古一人,苏东坡故里”。
作为行政区划的温江县,接近隋朝才设置,在“温郫崇新灌”中只能算是小弟弟,但是,就其区域历史而言,它的历史其实很古老。
在温江,自古就有一个地名叫做“鱼凫城”,在今天的万春镇报恩村。温江鱼凫城及其传说屡见于文献记载,如《读史方舆纪要》就有“温江县……鱼凫城,县北十里。
相传古鱼凫所都”,现今在所谓的“鱼凫城”下,还残存有数千米城墙埂遗迹。
鱼凫,古蜀国的“五帝”之一。《华阳国志》记载说:“周失纪纲,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后有王曰杜宇……禅位于开明。”也就是说,鱼凫是古蜀国的第三位帝王。
鱼凫城,传说中的鱼凫之都
1996年10月至12月,考古人员对传说中的“鱼凫城”进行了首度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个面积40万平方米、呈不规则六边形的古城遗址,出土有大量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以及房址、城墙、墓葬等大量文化遗存。
不计其数的石制劳动工具,再现了古蜀人创业的艰辛;随处可见的屋基、灰坑,诉说着古蜀族家人安适恬淡的生活;卵石、粘土交替夯筑垒起的城墙闪现着古蜀人智慧的光芒。试掘证实:该城距今4000年左右,成为当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从时间上看,鱼凫城遗址早于之前发现的广汉三星堆遗址,以及之后发现的金沙遗址,与后两者是直接的、传承的关系。作为古蜀国图腾的“鱼凫”,在后来三星堆的金杖、金沙的祭祀器皿上,都可以见到其图案。
蜀王柏灌的墓也在温江
事实上,不仅鱼凫古国在温江,另一位蜀王柏灌的墓也在温江。柏灌和鱼凫的王墓均在温江境内的寿安镇,和鱼凫城遗址所在的万春镇紧邻。
在这片区域内,柏灌王墓、鱼凫古城、鱼凫王墓、鱼凫王妃墓、鱼凫桥、鱼凫村等古蜀历史文化遗迹,千百年来深深地镶嵌在温江这片土地上。
1999年,鱼凫古城遗址被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江县”曾两次叫做“万春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和江原县东境,始置温江县,属益州蜀郡。
隋统一中国后,“经正疆理,划分九州”,州、郡、县设置屡有变动。
隋开皇三年(583年)以州统县,省温江入郫县,仁寿三年(603年)又从郫县分置,名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又省万春县入郫县。
唐初,分天下为十道,实行州县二级制。武德三年(620年)复置万春县,贞观元年(627年)复改万春县名为温江县。此后,历宋、元、明、清,“温江县”的名称没有再发生变动。
1949年12月26日温江解放。
1950年划全川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4个行署区,与西康省同属西南大行政区,温江属川西行署温江行政区,为温江行政区专员公署治地。
1952年,撤销川西等4个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温江属四川省温江专区(1968年改为温江地区)。至1979年仍为温江地区行政公署治地。
1983年3月,国务院决定撤销温江地区,其所属行政区大部划归成都市。2002年4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温江撤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
“温江”之名由来说法比较多
据文字记载及口头传闻,“温江”之名的由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以“地濒温江而名”。著名工具书《辞源》就是按此解释的。
二是以城南“温泉”名县。此说虽然很不科学,却在民间广为流传。温江城南的所谓“温泉”,实际上是因云溪水温高、凤溪水温低,二溪合流后两水的温差明显存在而“出名”的。由于地处温江城之边,为了增添胜景,而称温潭,久之又衍化为“温泉”。
三是以岷江曾名汶江,因“汶”“温”音讹得名。此说出自任乃强先生的《四川地名考释》
四是以“江水至此始温”故名。明代《郡县释名》记述:成都府温江县“总志云以江水温润也。予过温江,询之父老,云温江发源于岷山,至灌口,水在山谷中,其气寒,至温江而气暖,故云温江,其说近是。”
其实,“温江”之名,来源于它境内的杨柳河,也就是古籍里所称的“大江”“温江”“汶江”。
杨柳河,《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四川卷》说:“古名大江,又名温江。”这种说法在许多典籍中可以得到印证。
唐《元和郡县志》记有:“大江,俗谓之温江,南流经县一里。”宋《太平寰宇记》写有:“大江,在县西二百步,自青城界入,俗谓之温江。”清《嘉庆一统志》载:“杨柳河在温江县西南,即元和之温江也。”
根据历史资料可知,杨柳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里,它是岷江(汶江)的正流,金马河反而是岷江(汶江)的支干或叉河。
古杨柳河系自然河流,河水来自金马河玉石堤杨武堰,河宽,水深,流量大,是排灌、航运兼用河道。所以“古名大江,又名温江”。
它的正流地位后来才被支干金马河取代。这种现象在河流水文学上并不少见。为了防洪的需要,1957年杨柳河改为由江安河引水,随后又对古杨柳河进行了数次整治,它彻底成为人工河道,变成了今天的杨柳河。但它的位置基本没有变化,今杨柳河与古杨柳河仍是同一条河流。
水多桥多惹得古人诗性大发
温江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势平坦,阡陌纵横,水网密布,灌溉的河渠比较多,特别是有金马河、杨柳河、凤溪河、江安河四条河流过境,以及与郫县交界的清水河,使温江又有“川西水乡”之称。
在历史上,温江的河流都通航,这些河流又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途径。既然有这么多河流,自然就应该有桥,以便于通行。
温江历史上究竟有多少桥呢?
据清乾隆版《温江县志》载,有38座;清嘉庆版《温江县志》载,有79座;民国版《温江县志》载,一共有216座桥;而这些桥都是叫得出名的,所以史书上有记载。至于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小桥,则不知道有多少。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期间,曾在温江游玩。一次,他陪李七司马在金马河(在今三渡水附近)上观看造桥,留下了三首诗。
第一首为: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即日成,
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
伐竹为桥结构同,褰裳不涉往来通。
顾我老非题柱客,知君才是济川功。
合观却笑千年事,驱石何时到海东?
第二首诗为:
观竹桥成,月夜舟中有述,还呈李司马:
把烛桥成夜,回州客坐时。
天高云去尽,江回粤来迟。
衰谢多扶病,招摇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
第三首诗为:
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向来江上手纷纷,三日功成事出群。
已传童子骑青竹,总拟桥东待使君。
诗中的“高使君”,系唐代大诗人高适,时任蜀州(今崇州市)刺史。杜甫在这三首诗里,描写了建桥过程;抒发了诗人夜晚看到竹桥造成时个人产生的良多感慨,同时也歌颂了李司马的建桥之功;三天建成时,恰好高适从这里经过,好像是专门为了欢迎使君的到来。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朱熹,曾到四川游玩,并到过温江。他为此还专门作了一首诗,题名为《温江道中》:
温江离省近,民俗尚称饶。
处处是流水,时时当渡桥。
沤麻成白雪,酿酒比红蕉。
底事归心发,惊闻估客桡。
诗中赞颂温江的富饶,盛产制造绸缎的原材料——洁白如雪的麻;人们喜欢的待客佳品——润红如美人蕉的酒。尤其是诗中描述了温江宋代时期的景象:“处处是流水”,当时就是水乡之地,河流众多,所以“时时当渡桥”,温江的桥也多。
这些,就是温江的历史,我觉得这是最简单明了的一篇。有必要让大家知道,起码之前我很多都不知道···
Hash:54ede3d46be4f18d3b225cda8225d223ba4a96b5
声明:此文由 温江论坛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