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这个地方,很可能是楚汉之争重要遗址!

“始于城口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自隋朝始设无为以来,悠悠千年,无为这片土地刻下了无数历史印记。近日,笔者获悉,我县第二高峰“鸡毛燕”,很可能是西楚霸王项羽设帐招兵、练兵的霸王城石圃遗址。

近日,芜湖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永祥来到我县第二高峰“鸡毛燕”考察。

“鸡毛燕”,位于无为县北部巢湖市接壤的严桥响山乡境内,呈北东走向,长32公里,宽15公里,海拔527.9米。为无为县境内第二高峰(最高峰三公山在无城西南51公里处,高675米),是严桥第一高山。山体两坡对称,中段最高。由砂岩、页岩、百云岩、石灰岩组成。据鸡毛燕山民所说,西楚霸王项羽曾在鸡毛燕顶上设帐招兵,至今仍保留霸王城的石圃遗址。在鸡毛燕山顶欣赏日出日落,还可以俯瞰巢湖,是非常美的,也是一大享受。

到过严桥的人,大多知道无为的第二高峰--鸡毛燕,临山顶可俯瞰八百里巢湖秀色,坐赏日出日落。就在这鸡毛燕山顶,有一块茶林(原属国营林场,后林场解散),近二十多年来无人管理,自然变成野茶了。这茶儿,就像被遗弃的野孩子,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长。朝饮甘露,晚餐烟霞;亲吻花香,熏染草色。吸山林之清气,享悠然之闲适。故而多了名茶所没有的“清”香,“野”趣。口感极好。 如今,我县三星农家乐“陶然山庄”及火鸡特种养殖基地也建于此处,游客可以在品茶之余,尝尝山间美味,品味历史名山的人文风光。

要说鸡毛燕的历史渊源,还得从气势雄浑的垓下决战说起。当时,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溃兵南下来到巢湖南岸的龙王山下,安营扎寨,休整操练,伺机东山再起。嗣后,韩信领军追至,由于楚军驻地面临巢湖,背依大山,地势险要,易攻易守,汉军一时无法攻取。足智多谋的韩信,见武攻难胜,便改用文攻心战。他抓住项羽迷信心里,夜间派人用糖稀在楚军驻地周围的路上写下“霸王无道,项羽必败”八个大字,糖香引来数以万计蚂蚁争食,粘聚成八个大字,楚兵见之,认为是天意灭楚,顿时军心大乱。项羽也不明其由,惊呼“天灭我也。”韩信又令一支人马,带着箫管,隐在楚军驻地周围的山岭,吹奏楚歌。楚歌传入楚营,八千子弟听了个个怀乡,人人思亲,泣不成声,纷纷丢弃兵器,离营而去。有勇无谋的项羽,在混乱中连忙收扰散兵游勇,攻上山岭,筑垒为城,与汉军展开搏斗。最后,楚军众叛亲离,项羽寡不敌众,带着二十八骑亲信,突围至乌江自刎身死。 途中行至必经之路的巢湖东郊旗山鼓山峡口,项羽的座骑乌锥忽然长啸不前,原来是到了范增的故乡,项羽顿悟,翻身下马,跪拜旗山:“失亚父者失天下,项羽悔之晚矣!”跪毕上马,乌锥这才奋蹄向乌江奔去。

如今,项羽跪拜的旗山被人们唤为亚父山。韩信吹箫处被称之为楚歌岭,项羽散兵地称之为散兵镇,楚歌岭东南有项山村,村民中项姓居多,传说为项羽后代。楚歌岭以北有韩岗、上韩、下韩、韩田冲等村庄,村民多为韩姓,据说是韩信的后代。现存遗址、遗迹有霸王城(现无为县第二高峰鸡毛燕)、“棺材石”、马蹄岗、别姬山前等。从地名学角度看,巢湖南岸的散兵镇和楚歌岭,更具有“四面楚歌”于散兵的历史可信度。

王永祥会长考察后指出:“这段历史若经考证,将弥补历史上芜湖市秦未汉初这一段的断代史,也可能就此改写楚汉相争的部分史料,意义重大”。

注:

1、霸王城石圃遗址——西楚霸王项羽曾在此地设帐招兵、练兵。

2、棺材石——此石原来卧于鸡毛燕山上,传说西楚霸王的兵士有时练兵偷懒,躺于此巨石上,项羽一气之下举起扔至半山之上。现立于陶然山庄大门左侧,乃镇庄之宝,有升官发财之意。

3、马蹄岗——西楚霸王项羽养马之地。

4、别姬山前——现位于陶然山庄左侧。

来源:无为发布

Hash:c317b30d011d8086b18896077bd0f8b1ca11c5d0

声明:此文由 无为陶然山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