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器口: 千年古镇“热度”缘何延续至今?

7月18日,夜幕下的磁器口古镇。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特约摄影苏思摄

这是8月3日拍摄的磁器口古镇全貌。

7月19日,磁器口古镇,文昌宫寨门遗址。7月19日,磁器口古镇,文昌宫寨门遗址。

8月13日,游客在磁器口茶馆内看戏。 通讯员 赵杰昌 摄

7月8日,磁器口古镇,游客在钟家院参观。

从磁童路的黄桷坪牌坊转入磁器口古镇,穿过黄桷坪一巷、路过钟家院,再经过老重庆画舫、翰林茶园、龙吟艺术会馆,折回后经宝缮宫,路过聚森茂酱油铺、宝轮寺,然后前往码头……

不论你是来重庆观光的外地人,还是重庆本地人,逛磁器口,这是最佳线路。

8月一个普通的周日下午,骄阳炙烤下的磁器口人流如织,此地的旅游热度似已超越了三伏天的重庆。很难想象,这般热闹的景象是从千年之前延续至今。

前临嘉陵江、后靠歌乐山,风光迤逦,人文荟萃,商贸繁华,始建于北宋时期的磁器口,是全国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之一,也是我市确定的28个传统风貌片区之一。

来自磁器口古镇管委会的数据显示,5.5公顷的磁器口古镇核心保护区,2015年接待游客量超过1000万人次。

老重庆的范围:“上半城到下半城,磁器口到朝天门

磁器口当年有“小重庆”之称

“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磁器口正门的黄桷坪牌坊上有这样一幅对联,描述当地千年来的繁华。

“千人拱手”,是形容古镇商贾云集,每天都有上千船只进出码头;“万盏明灯”是形容古镇人丁兴旺,入夜后家家户户点亮油灯,犹如繁星闪烁。据统计,抗战时期磁器口有商号、货栈和各种作坊1000多家,当时古镇里的人口也有5万之多。

据文献《巴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磁器口附近沙坪窑盛产青花瓷,远销省内外,声名远播。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瓷器转运口岸称为“瓷器口”,因“瓷”通“磁”,又称“磁器口”。

“多少年来,盐帮、米帮、菜帮、猪帮……汇集于此,磁器口成了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磁器口民俗历史馆馆长苏兴义从小在磁器口长大,在他的记忆中,有两句话能大致概括老重庆的范围——“上半城到下半城,磁器口到朝天门。”可见磁器口当年被称为“小重庆”,是有道理的。

磁器口还是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有儒释道并存的九宫十八庙,有抗战遗址和红岩志士的活动场所,有川剧,有古风茶馆,有传统手工艺……古镇街道两旁的川东民居建筑,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建的,朱漆、青砖、灰瓦白墙,都是川东建筑的重要标志。

古镇内有300多年历史的“翰林茶园”,清末时孙文治先生曾在这里办起了“鲤鱼学舍”,其中有3名学子考中举人,另有两名外姓学生考取进士,故有“一门三举子,五里两翰林”之说。民国初期,范仲林先生在磁器口的百年道观宝缮宫创建了嘉陵小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年少时曾跟随父母来到重庆,在这里读了4年小学。

毫无疑问,不论是集散物资还是传承文化,磁器口千载以来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强调保护利用,石板坏了也要想方设法找老石板来换

不让细节上的瑕疵“煞风景

然而,车水马龙的磁器口也曾萧条暗淡。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里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好多房屋都空置了,主要原因还是水路运输被公路运输大规模替代,磁器口的物资集散功能也就渐渐失去了。”游江是久居磁器口的漫画家。说到磁器口的历史,他如数家珍:“1944年时磁器口有18家客栈,还有9家印刷厂、7家银行……到后来,别说客栈,就是从前留下的运输货物的缆车也被拆除了。”

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当时磁器口的外部自然环境逐渐遭到污染和破坏,古镇里传统居住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格格不入,传统建筑老化、损坏也十分严重。“如果再不加以保护,我们可能就要与父辈们的生活方式和场景生生割裂了。”游江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1年,沙坪坝区委托当时的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启动了对磁器口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设计。

“领衔设计的是张兴国教授。”磁器口古镇管委会副书记、常务副主任凌健介绍说,当年在保护规划中采取了整体性保护方法,将山地自然环境保护与历史人文环境保护相结合,空间环境、历史建筑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保护相结合,以完整保护街区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空间布局上,规划将保护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对区域内的建筑和环境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控制要求。在核心区内遵循原真性原则,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方式;建控区和协调区采取风貌协调的保护方式。”凌健说,核心区面积5.5公顷、建控区8.8公顷、协调区18.8公顷,整个磁器口历史街区对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包括建筑的层数控制,比如核心保护区建筑层数控制在3层以内(檐口高度不得高于9米),还从形式、材料及色彩等方面提出建筑保护和更新的具体方法,以保持建筑本身质朴素雅的形态。”

保护规划还明确,对核心区内的街巷空间与建筑以保护和维护为主,不可随意拆建、新建,确需拆建、新建的建筑必须符合保护规划的原则和审批程序,保证建筑整体风格的一致。

此后,沙坪坝区又对核心区内已建成的与传统风格不协调的建筑进行了“清理”,或拆除,或按照传统建筑风格对其降低层数外观进行改造。

10多年来,磁器口古镇的管理机构也发生了变化,从与当地街道办事处“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到现在独立的管委会。但不论怎么变,在对整个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方面,始终遵循保护规划。

按照保护规划,磁器口古镇核心区内的新建筑,其建筑形式、色彩和风格应与传统建筑相统一,建筑体量不能过大,细部构件和装饰构件均应采用仿传统的形式,采用坡屋顶、小青瓦、大挑檐等传统建筑形式。“现在的建筑修缮方案不仅要报给古镇管委会,还要报市规划局专家组,通过后才能动工。”凌健说。

据了解,这一规划设计,获得了2001年度建设部部级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2002年度全国第十届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凌健回忆说,前不久,张兴国教授来磁器口参观时感叹,现在的磁器口依然严格遵循了当年的规划,在建筑风貌协调方面执行得很好。

“这么多年来,我们对磁器口的保护、利用都是严格遵循保护规划,即便是街道上哪一块石板坏了,我们也要想方设法去远郊农村找老石板来更换,绝不让细节上的瑕疵‘煞了风景’。”磁器口古镇管委会副书记王雪莲指着地上的石板说,实施保护规划后,原汁原味的磁器口成了重庆都市游不可错过的景点,外地人喜欢来,重庆人自己也喜欢来。

因麻花出名,最多时一条街有20多户商家卖麻花

古镇新课题:调控业态纾解功能

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文物专家王川平曾评价说,由于启动保护规划较早,磁器口历史街区是目前全市传统风貌街区中保护得很好的。

但重新焕发生机的千年古镇,同样要面对一系列新的问题——

基础设施陈旧落后,游客停车、如厕不便;

业态混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磁器口麻花出名,于是一条街上出现了20多家卖麻花的商家;

接待游客数量巨大,垃圾是个问题,安全更是个问题……

凌健坦言:每逢传统节日,他和同事们都十分担心,心里想的不是游客来得越多越好,而是希望尽量控制。“巷窄,又爬坡上坎,仅仅是单位面积的垃圾清扫费这一项,就是一般景点的5-6倍。”

为了纾解功能,2011年开始,磁器口开始对经营户进行业态管理:凡是想开店的商家,都必须向管委会申请业态入驻审批。几年下来,通过业态入驻审批有效调控,磁器口古镇核心区已形成“三街区”(磁童路餐饮风情街、磁正街旅游产品街、磁横街休闲娱乐街)、“两市场”(古玩和传统手工艺)的产业格局。

“以前有20多家卖麻花的商家,现在已经控制到8家了,以后也不再发展。”王雪莲说。

通过业态管理,古镇核心区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隐患较大的餐饮类业态得到有效管控,几年下来商户数只减不增,下降明显。

不过,在业态管理的过程中,古镇管委会也遇到了难题,“目前土特产和餐饮都处于饱和状态,我们规划重点引进的业态是非遗、手工作品、老字号、书画等,但由于核心区房屋产权多为私有,租金年年看涨,这些业态的商家很难进来。”凌健说。

龙吟艺术会馆是一个尝试。这是一个由古镇管委会出资,与本土艺术家共同打造的一个公益艺术会馆,该馆共分三层:一楼是书吧、水吧,可供游客、艺术家歇脚、品茗;二楼是书画摄影作品展厅;三楼是艺术沙龙。

管委会还梳理了金沙桥(新街大桥)、磁器口“椒盐花生”炒房等8处重要地标(景点),进行挂牌保护。

沙坪坝另一纾解磁器口功能的大手笔,是目前正在建设的沙磁文化产业园。

据了解,沙磁文化产业园以磁器口古镇为核心,包括沿沙坪坝滨江路辐射延伸的区域,南以土湾滴水岩为起点、北至特钢厂区、东以嘉陵江为界、西至烈士陵园,面积约4平方公里。产业园内,有“巴渝文化”“滨江创意”“艺术文化”“文化商贸”“红色文化”五个片区。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够缓解磁器口的重负压力,还能填补其目前欠缺的停车、高档酒店、艺术表演等功能。

磁器口挂牌保护景点一览

1、金沙桥(新街大桥)

金沙桥坐落于磁器口正街与金沙街之间的巫家河沟上,与金蓉正街朗家巷相通,为清末乡绅陈元煊集资修建。亦名“灯笼桥”,因桥头石栏上饰有灯笼得名。桥型为三孔石拱桥,长28.7米,宽4.3米。现仍在使用。

2、“椒盐花生”炒房

磁器口“椒盐花生”在抗战前已闻名川东地区。上世纪30年代前,磁器口码头小商贩用盐巴堆栈里散落于地的盐灰煮花生出售,作冷酒馆的下酒菜。后遂有商号选用遂宁三台等县所产上等小河花生,加入花椒、八角、三奈、小茴、桂皮、百扣等香料,用“聚森茂酱油”煮透,晾干水汽,在大灶上文火炕干。比之水煮盐花生,风味独具,香脆可口。

抗战爆发后,随着内迁人数激增,磁器口河街上花生炒房蜂拥而起,销售范围扩大,产量大为增加,成为磁器口最有名的特色小吃,闻名中外。

龙山义学旧址

3、龙山义学创办于清乾隆年间,校址位于宝轮寺大雄宝殿侧后,原系宝轮寺庙产。由地方绅商、望族等捐资兴办,以“斗息捐”(米市交易每一斗舀米一合,每日累积义卖作办学经费)为助。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办新学,龙山义学改制为县立龙山小学(完小)。民国时期,该校因办学成绩卓著被评为巴县“模范小学”。1941年建置重庆市第十四区磁器口镇,龙山小学更名为“磁器口小学”。

4、“架高来”摩崖题刻

“架高来”摩崖题刻位于文昌宫侧石壁上。现存石刻两幅,北侧一幅为阴刻楷书“架高来”三字,字径约1米,为清光绪年间乡人吴筱松所书。南侧一幅为一首警世诗,行书阴刻,题刻宽2.5米、高1.25米,内容为:“划拖嘴上浪飞埃,过此渐世免战牌。一载惊魂都付与,三言警语架高来。贪生转舵多为鬼,拼死向崖必退灾。信有观音能镇水,千年古道雾重开。”字径15厘米。

磁器口划拖嘴至九石岗段有一天然回水沱,水底有暗礁,回流汹涌,常有船只在此翻沉。“架高来”题刻为警示上游来船而作,起航标作用。

5、“聚森茂酱园”旧址

“聚森茂酱园”位于金蓉正街,是重庆近代酿造行业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老字号酱园。光绪十一年(1885年)由张正刚发起于重庆府篼子背(现菜园坝)。光绪十八年(1892年)其子张杰三买下磁器口已停办的“官盐店”,开办作坊式酱园,取名“聚森茂酱园”。

抗战爆发后,“聚森茂”引入现代温室制曲、发酵的方式改良生产工艺,酿造“科学酱油”,与传统方式相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产品质量、产量和利润均大幅提高。据1945年统计,“聚森茂酱园”有雇工、管事70余人,生产、销售的酱油、麸醋及豆瓣,占全重庆的27%。1956年公私合营,酱园改制为“公私合营聚森茂酿造厂”。

6、金融区旧址

磁器口金融区位于金蓉正街。抗战时期,随着迁来重庆西郊的工商实业、文教科研机构不断增多,磁器口的金融业随之兴盛。川康平商业银行磁器口办事处、和成银行磁器口办事处、亚西实业银行磁器口办事处、中央信托局磁器口简易储蓄所、四川省银行磁器口办事处、交通银行磁器口办事处、永成银行磁镇办事处、邮政储金汇业局磁器口分理处等公私银行分支机构相继在此设立。老庆祥银楼、天宝成银楼及和平拍卖行亦挤入金蓉正街。当时的《国民公报》称金蓉正街为“磁器口的精华所在”。

7、“老百货公司”旧址

“老百货公司”位于金蓉正街,正对马鞍山山门处。抗战时期这里曾是中央信托局磁器口简易储蓄所所在地,前面临街是营业部,后面为库房和职员宿舍,门面约200平方米。建国后改作“磁器口百货公司”,为磁器口工矿贸易公司营业门点之一,当地人称“老百货公司”。

8、“七七”电影院旧址

“七七”电影院位于今磁器口派出所旁。1939年7月21日,中国电影制片厂和夏云瑚等合办的“七七电影院”在磁器口建成开映,是重庆第一家乡村电影院。该院主要放映抗日战争影片,首场放映爱国抗日电影《保家乡》。

记者 郭晓静 整理

2016重庆人最新置业意向调查

1. 未来您期望的购房居室类型?(必填)*

一居室

两居室

三居室

四居室及以上

其他(商铺/写字楼)

2. 您的置业总预算是多少?(必填)*

30万以内

30万-60万

60万-100万

100万以上

3. 您期望的购房区域?(必填)*

4. 您的姓名(必填)*

5. 您的常用手机号(必填)*

获取验证码

查看结果

Hash:0c276c69aef5b4463d613d89432713c1230be246

声明:此文由 搜狐焦点重庆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