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考古遗址公园9个,茶余饭后好去处,看哪个离你家最近~

仲秋,天朗气清。河南郑州新郑市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草木萋萋,景色宜人。每天早晨或傍晚,这里都会十分热闹。人们或散步休闲,或唱歌跳舞,随处可见悠然的身影、开心的笑容。

像郑韩故城这样的考古遗址公园, 新郑市已经建成8个,正在建设的1个,绿化面积近1000亩,全部免费开放。

遗址公园与城市和谐共生 沈磊 摄

1

保护与利用结合 公园邂逅古文明

新郑市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1处。如何盘活文物资源,成为新郑市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

2013年,新郑市启动建设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郑韩故城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首批国家重点扶持保护的36处大遗址之一,也是20世纪全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研究价值。

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宛如一条“绿带”镶嵌在城市中 时伟超 摄

新郑市经过多次的科学论证和研判,确定在遗址的环境整治、保护展示和有效利用上寻找“平衡点”。从确定公园内部的花草树木到布局各类景观小品,在遗址公园建设的方方面面,新郑市都首先考虑如何降低建设对遗址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护郑韩故城遗址。在保护的前提下增加遗址的观赏性和体验性,让文化遗址鲜活起来。

郑韩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是新郑市对遗址保护利用有机结合的首次成功尝试。2017年,该遗址公园被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夜色中的城墙步道 刘栓阳 摄

如今,走进公园,沿着城墙上的步道可以一览城市美景,俯瞰遗址风貌。市民们通过观看景观小品,还可以充分了解郑韩文化,让你在这里与古文明来场邂逅。

2

遗址与生态牵手 打造城市新地标

1923年,新郑李家楼郑公大墓的发掘轰动于世,在此出土的“莲鹤方壶”被评为了“九大国宝”之一。然而,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像李家楼郑公大墓这样的遗址一度成为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死角。

新郑市按照郑州市“生态保遗”的部署要求,与林业农业、河流等生态建设项目灵活结合,形成合力,在实现文物保护的同时争取更大的社会效益。

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一角 沈磊 摄

结合旧城改造,新郑市将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原本的旧围墙、荒草植被进行拆除、修复,栽种具有观赏性的林木花草,结合出土的文物修建文物展示背景墙,添置休闲座椅、垃圾桶等配套设施,为周边居民休息游玩提供了方便。

与李家楼郑公大墓一水之隔、遥相辉映的凤台寺塔也是新郑市文物保护活化利用的一个亮点。

凤台寺塔距今有1000年的历史,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新郑市文物部门对凤台寺塔进行了全面体检和整体修缮。同年,新郑市启动了洧水公园建设,将凤台寺塔的保护利用纳入到洧水公园的整体布局中,规划建设了以凤台寺塔为中心的古风遗韵区。

屹立于洧水公园内的凤台寺塔 沈磊 摄

在洧水公园,市民既能感受到生态水系带来的舒适惬意,又能欣赏到新郑古八景之一“塔寺晚钟”的新容貌。

3

文化与生活融合 市民休闲好去处

2020年9月12日19时,家在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旁的赵阿姨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这里,跟伙伴们一起健身。

“这里相当于一个没有围墙、市民可随时来游览休闲的露天‘博物馆’,在这里休闲健身,感觉更有文化味儿。”赵阿姨乐呵呵地说。

赵阿姨的几个伙伴也争先恐后地说道,每当有外地朋友来新郑游玩时,都会带他们来看看新郑这座城墙,逛逛遗址公园,向他们展示郑韩故城的文化魅力。

遗址公园内的景观小品帮助市民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沈磊 摄

除了市民们自己的文化活动,新郑市还利用“博物馆日”“旅游日”等重大节日,在遗址公园开展文物展、文创展、非遗产品项目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拉近公园与市民的距离,让遗址公园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4

遗址公园一览表

已建成

郑韩故城东北角城墙遗址公园

小李庄遗址公园

裴度公园

马庄遗址公园

李家楼郑公大墓遗址公园

凤台寺塔遗址公园

郑国宗庙遗址公园

郑韩故城大吴楼遗址公园

正在建

大家知道正在建的是哪个吗?

评论区揭晓答案

欢迎评论区留言哦

融媒记者:赵聪聪 沈磊

编辑:高冉 责编:陈扬

主编:刘丽敏

Hash:166e0e5bd24c0ac8bac5977d29d8639c20ebe8a1

声明:此文由 新郑宣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