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荆州地域的飞机场

民国时期中国航空公司广告,在沙市设停站

上世纪八十年代沙市机场停机坪

荆州地域的航空运输始于何时?不少回答趋于一致:民国时期。而民国时期,荆州地域有多少机场,却是众说纷纭,笔者根据有关史志资料初步整理如下:

三板桥机场

板桥位于荆州古城东南,长江北岸,昔日属江陵县(建国后划归沙市)。1929年湖北航空以武汉为中心经营至沪、京、渝、昆、陕五条航线,对荆州一带产生影响。江陵县的一些人发起修飞机场的倡议。随之,县政府组织民众在三板桥两侧建起简易机场。初无飞机降落,后一度有汉口、南京的飞机每周两航班来往。

1938年1月,湖北航空运输中断,三板桥机场荒芜。1941年,日本侵略军驻荆沙部队强征1000多民夫,将机场修复。1945年日本投降后,机场又成荒地。

二郎门水上机场

二郎门机场在长江二郎门至玉和坪一段江面上。1930年11月,中国航空公司在沙市设立航空事务所,汉渝航线的飞机途中在二郎门水上机场起飞、降落,用小汽艇接送上下飞机的旅客和货物(主要是邮件),1938年机场停用。

黄经堂机场

黄经堂机场,在荆州城内黄经堂至小北门一带,始建于1938年。由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兼江陵县长徐承熙征集民众,在城内破土动工,后因战况紧张未成。

1940军,荆沙失守,日军强迫民夫续修机场,以便军用。跑道结构为草皮,起、落的飞机在此飞往四周轰炸、残害抗日军民。1945年抗战胜利后,城内外百姓将机场开垦,种植棉花

上世纪八十年代监利白螺机场遗址

白螺机场

白螺机场座落在监利县南端的白螺矶附近,长江北岸。机场以长江为依托,东西北三面以荆江大堤作屏障,占用丁家洲农田2500亩。

该机场由侵华日军于1940年7月至次年春建成。设有停机坪、升降跑道、指挥台、机库、地堡、炮楼、电网、弹药库、简易工棚和宿舍。跑道长约1000米,宽50米,碎石道面。飞机最多达110架,其中轰炸机30架,战斗机60架。1945年机场废用。

杜湖机场

1941年春建于仙桃西郊的杜家湖。当时沔阳县(今仙桃市)仙桃镇沦陷,沔城(原沔阳县城)系国民党军一二八师王劲哉部驻守。日军驻仙桃警备司令木村命令仙桃维持总会修飞机场,作为攻击抗日军民的基地。有飞机2至4架。1943年农历一月,一二八师三八四旅旅长古鼎新叛变投敌,王劲哉战败被俘,一二八师全军覆没,日军遂将飞机调走。

肖家店机场

肖家店机场在钟祥县境内的肖家店,西距县城7.5公里。1938年,由县政府组织修建。占地1000余亩,跑道呈南北向,长约500米,宽约30米,碎石道面,日军侵占钟祥前夕,县政府奉令毁坏了机场。

1942年8月,日军驻钟祥的部队强征民夫800余人,在原地重建机场,至次年2月建成,并有日军一个大队驻守。在此起、落的飞机有10余架。1945年,机场停用。

旧口机场

旧口机场地处钟祥县旧口,汉江中游东岸。1941年1月,日军强拉民夫2000余人动工修建,6月完工。建成跑道长l000米,宽50米;洞库3座,内空为长15米、宽10米、高6米;停机坪4800平方米。机场占地总面积2500余亩。1945年停用。

陈家庙机场

陈家庙机场位于钟祥县城北新生村一带,南距县城8公里。1939年7月至次年2月由日军建成。占地3000余亩。草皮跑道,长2500米。建有机库16个,机场四周挖有战壕,日军约有一个联队驻守。每日有飞机数十架起、落,是日本侵略军在江汉平原空军基地之一。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时,由部队开垦还田,后交当地农民耕种。

泰山庙机场

泰山庙机场,亦称京山机场,位于京山县城东。1937年冬,县政府征集民夫动工修建,次年5月竣工。机场跑道呈南北向,长约800米,宽约60米;跑道道面南段系混凝土,北段系草皮。曾有2架飞机在该机场起、落。1938年冬,日军占领京山。为防止国民党军队的飞机在该机场起、落,日军在机场跑道上垒土堆多个。机场从此荒废。

(来源:《荆州史志资料》1990年第一期)

荆州记忆博物馆采取预约制,从周一到周日,面向广大市民开放。个人参观请提前一天预约,团体参观请提前三天预约。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每次参观不超过十人,并请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地址:荆州市沙市区中山路71号惠工社区二楼(老天宝东侧)

Hash:9e3e447ff8f259ed45c432294b41b98280abe929

声明:此文由 荆州记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