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意失荆州,关羽被俘的临沮在湖北哪里?

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在荆州厉兵秣马五年之久的关羽终于迎来了人生的巅峰。该年七月,关羽提兵北上,重兵围攻曹操襄阳樊城。关羽准备充分,部署得当,大军在战役开始阶段锐不可当,很快便将襄阳和樊城团团围困。面对危局,曹操急命名将于禁率领七军迅速驰援。但是当时的荆州地区连降大雨,关羽借此良机对曹魏援军实施了致命打击,水淹七军。经此一役,关羽威震华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然而,就在关羽取得巨大战果不久,早就对荆州虎视眈眈东吴也迅速采取了夺回荆州的行动。同年十月,以吕蒙为首的东吴大军采用瞒天过海之计奇袭荆州,对关羽心存不满的江陵太守麋芳和公安守将士仁开城投降,荆州战局随即发生逆转。关羽闻讯后,不得不撤出襄樊战场,企图率部夺回荆州。最终,关羽在麦城一带陷入东吴大军的团团包围。关羽被迫从麦城突围,最终在临沮被俘身亡。

那么,关羽被害的临沮究竟是如今的什么地方呢?后来的各种相关史料中,有关该地具体位置的记载出现一定的差别。《元和郡县图志》与《太平寰宇记》中,临沮县位于如今的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而《读史方舆纪要》则认为临沮县在如今的南漳西南六十里处;《襄阳府志》与《南漳县志》中认为,临沮县在如今的南漳县西南的三百里处。不过,经过现代学者的深入研究,以上说法并不正确,汉末的临沮县就是如今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远安县

在明代的《夷陵州志》中,对临沮县有这样的描述:两汉时期的临沮县,隶属于荆州南郡,至晋代时更名高安县,隶属于襄阳郡。北周时期,该地又被更名为远安县,隶属于峡州。此后在隋、唐、宋、元期间,该地的名称未做变更,一直延续至明代。明代时期的《荆州方舆书》中也有相同的记载。该书称,远安县在夷陵东北两百余里处,并明确指出,远安县即汉末三国时期的临沮县。另外,清光绪年间的《襄阳府志》中,也有一条较为明确的记载。该书称,古临沮县有清溪山,晋代时期的郭璞曾担任过该县的县长,并著有《游仙诗》一作。根据相关文献显示,清溪山在清代之前属于古临沮县。

根据《荆州府志》中的记载,古临沮县的地域面积较大,包含了如今的远安县与南漳县等地,在汉末三国时期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在《远安县志》中,对古临沮县以及远安县的旧称进行了一番考证,其中还明确记载了隶属于古临沮县的具体古地名,如黄家台、铁金熔、罗汉峪沟、回马坡等。清代远安县县令朱锡绶所著的《沮江随笔》、《汉砖》等古籍中,也都明确指出了古临沮县即是远安县的旧称。除了古籍史料之外,还有部分文学作品,如《临沮故城》、《临沮演武场》、《望荆山》等也都明确指出了古临沮县与远安县本为一地的关系。

据《汉书•地理志》载,临沮县是西汉初期的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由朝廷设置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因该县临近沮水,故名“临沮”,隶属于荆州南郡。临沮位于荆山山脉中部,沮水贯穿全境,土地肥美、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另据《安远县志》记载,在历经了汉末三国这个特殊时代后,今安远县境内留下了多处与关羽有关的三国遗址,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关羽的被俘之地——回马坡。

图-宜昌远安县

远安县西北四十余里处,有一条狭长的深山谷地,就是上面中所提到的罗汉峪沟。罗汉峪沟全长约三十余里,地势险峻曲折,是古代自荆襄地区通往川陕的咽喉要冲,回马坡就在该条峡谷的中部。据《安远县志》载,清同治年间,当地衙门在此地修建了石碑亭,以表示对关羽的纪念。亭为六方形,正中立有石碑。该石碑亭后期曾遭人为破坏,至上世纪后期重建。新亭为两层八角形,高约八米,亭前有圆形山门,横刻“回马坡”三个大字。

石碑亭旁边有条小溪,溪旁的岩石上留有四个清晰可见的马蹄印,人们称之为“马蹄滩”。据传,当年关羽的赤兔马在此处被绊翻,马蹄印就是赤兔马挣扎着站起来的时候踏出来的。马蹄滩上有几块比较显眼的石头,周边石头都呈现出灰白色或暗青色,唯有这几块石头为赭红色,据说是赤兔马受伤后,马血侵入了这几块石头中所致。

此外,在今远安县的西北,还有两个自然村落,一村名为“打湿溪”,另一村名为“晒旗”。据说这是关羽率领仅剩的几十名亲随逃出麦城后,行至打湿溪时遇上了暴雨,衣服和军旗都被淋湿了。之后,风停雨住,关羽等人行进至一处山谷地带时,关羽命随从稍事休息,顺便把衣服和军旗晒一晒,这便是“晒旗”的由来。除了这些遗址之外,还有“呼儿山”、“关兴坡”、“拖刀石”等地,都是由关羽在此兵败被俘乃至被杀的这一段经历衍生出来的名胜故址。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

参考书籍:《三国志》、《元和郡县图志》、《夷陵州志》、《汉书》、《荆州府志》、《安远县志》

Hash:4785cdcc3ab285ee7c1898a9b19a87244a481288

声明:此文由 地图帝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