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巩义:芝田,一座历经259年县治的古镇

芝田镇位于巩义市西南部,依洛邙面嵩山,坐落在古代的交通要道上,是一座中心市镇,素有“五里十三村”之称。芝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点区域之一,境内有“稍柴遗址”、“喂庄遗址”等。据称“稍柴遗址”即夏朝的故都。特别是北宋的“七帝八陵”有三座位于芝田,另有寇准、包拯等北宋名臣皆葬于此。

芝田古城示意图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稍柴遗址

芝田作为县治始于北宋,先后称谓“永安县”、 “永安军”、“芝田县”等。在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定都汴京(今开封),因顾虑到汴京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想迁都洛阳,所以对大臣们说:“吾欲西迁洛阳,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但遭到了包括其弟赵光义在内的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无奈只好先将其父赵弘殷的墓葬从京都迁移至芝田东南的高地上,即“永安陵”,以期后来能迁都成功

公元976年赵匡胤再回洛阳夹马营 ,回程路过巩县谒安陵祭奠哭拜,然后换素服孝衣改着戎装,取出随身携带的弓箭,信步登上阙楼顶端向西北方向张弓发矢曰:“即此乃朕皇堂也”。为自己选定了墓地。此后150余年北宋九位皇帝除钦徽二帝客死漠北外,余皆葬于巩县。其中永定陵、永裕陵永泰陵三陵位于芝田。

为便于管理,公元1006年宋真宗下诏:“永安镇特建为县,隶河南府......可名永安,安字,宣祖陵名也。”并析巩县、偃师、缑氏及登封县地,置县曰“永安”。其建县的目的就是为了祭祀和管理陵寝。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芝田镇寨墙大北门的城楼上还镶嵌有大青石板阴刻的“永安寨”匾额。其相邻的小北门城楼上则镶嵌的是“芝田镇”。虽然寨门寨墙现在已荡然无存,但这块匾额至今仍收藏在附近村民家中。

在史料记载中,仅宋真宗就于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和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两次驾临永安县,斋于行宫亲谒诸陵,并设兵丁8000人保卫陵寝,加上为兵丁们服务的人员,可以想见当时的永安县该有多么繁华。

由于军队驻扎,人口的聚居,渐渐形成了村庄,从芝田当地的地名中就可以一窥端倪。在芝田村东边有个小村叫“官庄”,即当时兵丁头目及家眷驻扎的地方;芝田南边的“羽林庄”显然就是护卫陵寝的羽林军的驻地,渐渐人丁兴旺繁衍生息形成了村庄;“八陵村”因埋葬着北宋的第七个皇帝赵煦,加上宋宣祖赵弘殷的寝陵正好是第八个陵墓,因此取名八陵村。芝田东南的喂庄原名“喂羊庄”,就是当时人们用于祭祀喂羊的地方。

雕刻有“喂羊庄”的古石香炉

在芝田村至今人们仍流传沿用下来了很多地名也于此有关。如“堂台地”,位于芝田村北,估计就是当时衙门的所在地。八十年代时,村人在此修筑新房,挖出了大量的瓦当、兽头。还有大青方砖砌成的下水道,村民用此砖铺设了三间房屋的地面。还有一户村民挖出了一罐铜钱,由于不懂其价值,稀里糊涂卖给了文物贩子。现在在少林寺的大钟上仍清晰可见“芝田县”的铭文,是芝田作为县治的有力佐证。

陵墓群在北宋160多年的苦心经营下,芝田一带街道繁华集市兴隆。村正中一条街道长约800米,宽约10多米,风雨沧桑时代变迁,始终保持着原有的格局。在古代能有这样规整的街道绝非普通市镇。现在街道两旁古老的房屋外墙上仍保留有青石打造已被岁月磨损的光滑无比的拴马石,默默无语的诉说着远去的故事。

芝田古街新貌

随历史的变迁,金时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改为“永安军”,直属京师禁军。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改为“芝田县”,直至元一统,芝田县于公元1265年被废。从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到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芝田作为县治长达259年,留下了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武 浩

Hash:b67e4c4bc57dda119b9704bb0ed969a3357c88a6

声明:此文由 神采巩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