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现存的六座古牌坊一览

牌坊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价值。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牌坊也是古代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贞节牌坊”,通常是古时用来表彰一些或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或自杀殉葬,而符合当时年代道德要求,流传特异事迹的女性,为其兴建的牌坊建筑。

巩义市目前还保存的完好的牌坊有六处,均为石材构建,结构严谨,造型古朴,设计完美,图案雕刻生动细腻,形象传神。它的存在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对研究巩义乃至我国封建帝制时代的历史文化与艺术文化,提供了确凿的实物依据。

一、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孟氏节孝坊

“孟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的村口,建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坐北面南,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这座石坊通高6米,宽5米,庑殿顶,檐下六斗拱,中门宽2米,边门宽1米。牌坊正面中间原嵌“圣旨”石匾,匾正面顶枋上雕刻八仙图案,枋下栏板上刻书“苦节坚贞”四个大字,左侧落款为“大清道光三十年仲秋建”,大额枋上雕刻二十四孝图,其下刻“旌表已故儒童白锡璧妻孟氏节孝坊”,小额枋上雕刻二龙戏珠图案,两边对联可写“植纲常自是生前心志苦,崇祀典应□□后姓氏香”。牌坊背面栏板上刻坊表,苏源生撰文,康子龙书丹,叙述节妇一生事迹。孟氏节孝坊,雕刻图案20多幅,其中有“八仙庆寿”,“龙王行雨”,“二十四孝”、太极、古钱币等图案。该座牌坊随着路面的增高,下半部分被埋入土中,只留上半部的牌楼矗立在村中路口。

二、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的“康氏节孝坊”

“康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半沟处,距离孟氏节孝仿仅百米远,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该坊坐东面西,同样为三间三楼四柱式青石坊。庑殿顶,高6米,枋上立斗拱,正楼宽2米,次楼宽各1米,进深1.5米,正楼一层顶,此楼两层顶,夹杆石下部雕刻石鼓图案,上部雕刻四对狮子。牌坊正面斗拱中间镶嵌“圣旨”石匾,枋上刻花纹图案,栏板正书“伦德处锡”四个大字,下边枋上精雕细刻二十四孝图案,枋下栏板正书“旌表监生白锡瑞继室康氏节孝坊”,中柱上有巩县知事罗振□下所书对联“苍松冒雪节弥劲,翠柏经霜心欲坚。”边柱上有修职郎张卓兰所书:“□□沦溟子劫有,操同白璧点无。”此楼左右栏板上各刻精美的龙头图案。牌坊背面枋下栏板上刻书“巾帼流芳”四个大字,中柱上有举人康氏康紹文书写对联“事姥抚孤自励生前心志苦,完节全孝应获没后姓香”。边柱上有康百万家族康无耽所书篆体对联“节励清操原无伪,孝荷丹诏自有真”。枋下栏板刻有500余字的建坊序及坊表,详细描叙述了节妇康氏一生的事迹。

三、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的“王氏节孝坊”

“王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康百万庄园入口处,是一座建于民国五年的清代旌表牌坊,此石牌坊系清末由皇帝下旨赐建,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歇山顶结构,座北朝南,雕工精美。牌坊上题:清旌表节孝武生康道兴妻王氏坊,中华民国五年阳月上浣榖旦。四根坊柱的正背两面镌刻有石雕牌坊对联四副。正面中柱上镌刻的楹联是:‘竹节松操河山并寿;芝泥金简绰楔长新”,边柱上镌刻的楹联是:“董帷承欢陈孝妇;柏舟矢志卫共姜。”背面“圣旨”匾额下的上层匾额上镌刻“节孝流芳,下层字板上刻字同正面下层匾额,其意是赞扬康道兴之妻王氏的节孝美名将流芳百世。牌坊的匾额、额仿、花板、屋脊、雀替、抱鼓石等各个部位,均用高浮雕、浅浮雕、镂空透雕等各种技法雕刻的石雕麒麟、石雕石狮子、石雕貔貅等吉祥图案,雕刻花卉、瑞兽、人物故事等各种图案。据民国26年的《巩县志》记载:王氏,康店武生康道兴妻,年二十三夫殁。取夫兄子为嗣,守节三十五年。清同治十二年(1873)旌表。这很可能是说,王氏死后四十多年,大清已亡国五年,王氏嗣子才有了建坊的财力,改朝换代没有让他忘记前朝的荣耀。很多地方志上烈女一项就有几十到上百页,理论上讲,所有得到旌表的节妇烈女都有资格立牌坊,但能不能立,立什么规模的,这就看家族的财力了。或许王氏这迟来四十多年的牌坊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同时也似乎告诉我们姓康的不都是百万富豪。

四、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郑氏节孝仿

“郑氏节孝仿”位于巩义市站街镇仓西村,连霍高速的北侧。进村后,经打听,很快就找到了郑氏节孝坊。此坊坐东朝西,四柱三间三楼,以青石为料,体量不算很大。据文保碑上介绍,郑氏节孝坊建造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是为旌表已故处士李士海之妻郑氏奉旨而立。

五、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魏氏节孝仿”

“魏氏节孝坊”位于巩义市康店镇裴峪村中一家老院子里,这里曾是焦家祠堂。魏氏是焦家的媳妇,牌坊也就理所当然地建在这里。旌表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建于嘉庆年间。此石坊是朝廷为表彰已故太学生焦正儒的妻子魏氏而建立的节孝石坊。四柱、三间、三楼式,坐西面东,现存主体高5米、宽7.3米,中间门宽2.6米,两侧宽1.1米。庑殿顶,仿木斗拱,中间镶竖匾,上刻“圣旨”、“壶仪闺范”等字样。坊楣栏板内楷书“旌表已故太学生焦正儒妻魏氏节孝仿”,石坊与栏板上分别雕刻“八仙图”、“二十四孝图”。据民国二十六年《巩县志》记载:魏氏,儒童焦正儒妻,年十九夫亡。祖姑年八十余,翁姑年亦衰老,孤方一岁。截发自誓事两世尊嫜存殁尽礼,孤得成立,守节三十五年。乾隆三十八年旌表。魏氏节孝坊保存的状况很好。无论是在做工还是用料上都位居巩义牌坊前列。

六、建于明万历年间御赐进士赵景星“文魁仿”

“赵景星文魁坊”位于巩义市芝田真蔡庄村小学北。为明万历丁西科(公元1597年)选贡庚子(公元160O年)御赐进士赵景星所建。青石雕凿,高 8.8米,宽6.6米,单门庑殿顶,正脊两端安“龙首”大吻,檐下置龙头状斗拱6攒,中间悬出一石,上刻“圣旨”二字。 文魁坊斗拱下有横枋,雕龙画凤,下三层栏板分别楷书“文魁坊”、“万历丁酉科选贡御赐进士赵景星”,高浮雕狮子滚绣球,形象极为生动。两根大石柱上雕刻有牡丹、卧羊、狮子等图案,下刻“亩吏风猷”4个大字;再下雕两行字。造型雄伟,雕刻洒脱豪放,为河南省石刻艺术中之佳作。

据悉,巩义白沙崔氏祠堂原有张氏、刘氏、赵氏贞节牌坊三处,现张氏牌坊地面尚存有石仿下仿柱,刘、赵二坊仅有部分构件散落于民间,如此集中的三个牌坊没有能够完整保存下来,甚为可惜。

内容图片由网络搜集整理。

Hash:ab1a91edf8586a34950f6b7b0e496d71ed301ac2

声明:此文由 神采巩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