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遗址:藏在西安人身边的隋唐天坛原来长这样

一千多年前,大唐的皇帝们从这里一步一步登上坛顶,祭天祈福。一千多年后,这座“天下第一坛”,已拂去千年积淀的尘土,向世人展现它的昔日荣光。

圜(yuán)丘,又名圆丘,元代以后也称作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进行祭天活动的礼仪建筑西安隋唐圜丘遗址是中国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处早于北京明清天坛的同类遗址,比北京天坛早800多年,是北京天坛的老祖宗。

隋唐长安演盛世

圜丘是隋唐长安城重要的礼制建筑,是隋唐王朝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所,隋代2位皇帝、唐代19位皇帝都亲自在圜丘上进行过祭天活动,其象征意义和历史地位非同一般。作为“天子”的皇帝,当然极为重视祭天,所以每年都要来天坛。每年的冬至就是国家盛大的祭天日,皇帝必须亲自完成这一艰苦而神圣的任务。隋唐的天子们在这里一步一步登上坛顶,虔诚地把祭品献到“昊天上帝”的牌位前,向世人宣告其神圣的“天子”法统。

圜丘位于隋唐长安城外郭城正南门明德门与东边启夏门之间的城外,北距外郭城约350米,西北距明德门约950米。

唐长安城平面图

千年隐落人未识

唐末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并废毁了长安城,圜丘也随之废弃,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被人忘记。经过一千多年风霜雨雪的打磨,圜丘的轮廓逐渐模糊,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土坡。

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唐城工作队对隋唐长安城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勘探工作,位于陕西师范大学南侧的荒土坡——圜丘遗址才得以确认。

一朝破土圜丘出

1999年3月到5月,在陕西师范大学南侧的荒土坡上辛勤发掘了整整两个半月,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唐城工作队的专家们终于将现存年代最久远、级别最高的隋唐天坛遗址,从厚厚的黄土中剥了出来。虽因一千多年来的自然力和人为作用有所损毁,圜丘主体遗迹保存状况极差,只在各层台壁根部、陛阶两侧及其与台壁相接处和各层台局部台面残存一些白灰面或夯土面。据此方可看出各部位的轮廓和走向。

考古发掘表明,圜丘坛体部分是以黄土夯筑而成的圆形高台式坛体建筑,遗址高出现代地面近8米,其基本形制为一四层圆坛,每层圆坛都设有向四周均匀角度分布的十二陛。台阶称“陛”,位于正南方最宽的“陛”为“午陛”,是皇帝登坛的阶道。据《大唐郊祀录》等文献记载,自北始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命名为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和亥陛。其中子陛、卯陛、午陛和酉陛因所处方位又可称之为北陛、东陛、南陛和西陛。四层圆台间代表同一时辰的陛阶上下对应,方向一致,外观严整,其中以午陛(南陛)最长最宽。考古发掘的圜丘遗址形制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

发掘结果表明,圆丘散水、各层台面、台壁及陛阶皆以拌有麦秸的白灰抹饰,白灰皮厚0.3—1.1厘米。因此,圆丘外观庄严洁白,神圣典雅。发掘结果还表明,自内往外各层台面略呈不太明显的坡状;自外而内,各层台壁则微微内收。

被湮没的“国宝”焕然一新

2003-2004年,西安市文物局对圜丘遗址实施了保护性复原工程,采用了覆土保护、原貌展示的保护展示方法,在遗址表面铺30厘米厚的素土,然后铺设45厘米厚的3:7灰土夯实层,并在覆土表面使用5厘米厚的3:7灰土麦秸泥,按隋唐时圜丘的形制、结构以及白灰抹面等予以复原展示。

天坛地面的3:7灰土夯实

保护前后的圜丘遗址对比照

比起华丽丽的北京明清天坛来,西安隋唐天坛要朴素得多。

1957年8月,圜丘遗址被列入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西安申报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时,曾将圜丘遗址纳入其中,但由于其周边城中村、居民楼等环境较差,遗憾落选。2014年12月,西安就通过《天坛遗址公园概念规划》,但限于各种原因,直到2018年春节,西安天坛遗址公园才正式对外开放。

曾经湮没的隋唐天坛(摄影/城记 杜小小)

已成型隋唐天坛遗址公园(图/三秦都市报)

2018年第一场雪邂逅天坛(摄影/城记 杜小小)

2018年春节开园的唐天坛遗址公园(摄影:李文博)

部分考古内容摘自陕西西安唐长安城圆丘遗址发掘简报

Hash:80a7cd73e77c4a37e2fe42234410523bd32dc97d

声明:此文由 丝路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