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喜讯!界首镇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特大喜讯!界首成功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12月17日,住建部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组织申报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通知》要求,会同国家文物局在各省(区、市)推荐基础上,组织专家进行了评选,经专家组推荐,拟将60个镇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并进行公示,高邮市界首镇赫然在目。

界首镇因地处高邮宝应“交界之首”而得名,北宋时建镇,元代置界首驿站,是大运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得天独厚的运河文化,源远流长的邮驿历史,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特色鲜明的运河名镇,战火洗礼的红色基地”,是展示千年界首无穷魅力的一张张闪光名片

全镇总面积86.8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6万人。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镇、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称号。2017年,以“芦荡渔乡”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入选省农业小镇名录和扬州市首批培育名单。

界首古镇

芦荡渔乡特色景区

京杭大运河

界首,是运河水浸润而来的。

京杭大运河是界首的母亲河,古镇因河而生,傍河而建,运河大码头见证了古镇的发展和变迁。2014年6月,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在全线58个遗产点中,高邮占有3个,其中明清运河故道以及淮扬运河主线都涵盖了界首镇,界首运河大码头当之无愧地名列遗产点之中。

界首运河大码头

界首,是名诗佳赋扬名的。

界首作为运河要津、交通重镇,成为许多文人雅士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交汇点。

元代著名诗人萨都剌一生至少有10次经过界首。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萨都剌自京城到福建赴任,途经界首,写下了《再过界首驿》,诗曰:“二月好风吹渡淮,满湖春水绿如苔。官船到岸人多识,楚馆题诗客又来。近水人家杨柳暗,禁烟时节杏花开。一官迢递三山远,海上星槎几日回。”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 萨都剌赴杭州升任江浙行中书省郎中,途中经过高邮,写下《题界首驿二首》,其一是:“清气扑人湖面水,幽声到耳树头风。麦黄蚕老樱桃熟,正是淮南四月中。”其二是:“平湖过雨天开镜,落日放船人打鱼。野老柳荫沽黍酒,行人马上得家书。”为六百多年前的界首留下了一幅幅风俗画。

界首历史陈列馆

许多文人还喜欢将驻留界首的见闻和心境直抒胸臆,明代宝应人范之默的一首《界首湖邸宿诗》如是:“寥寥不成寐,悠悠似独醒。客窗横半月,戍鼓发三更。寒逼灯光焰,风生浪有声。冰霜清晓重,应未怯孤征。”清代才子彭桂是江南溧阳人,他的一首《过界首镇》亦然:“避人江郭与江村,近水人家掩荜门。树拥驿楼相见远,灯催戍鼓暮犹喧。初浮露气侵衣冷,乍入河流见月昏。最是鸡声惊客梦,时平何事扰刘琨?”官至刑部尚书的清代诗人王士禛在下榻界首驿站时,还触发了思乡情结,在驿馆写下了《界首驿寄家兄》:“楚天风送采菱舟,菱叶青青稻叶秋。兄弟相思二千里,木兰亭北驿南楼。”

作为南北要冲,界首镇的自然风光让来往过客诗兴勃发。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清代举人陈兆兰、清代诗人张问陶等文学大家,相继在这里留下了《过界首九里亭》《界首镇》《过界首》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界首,是古民居古建筑堆砌而成的。

界首北大街

枯燥的数据是界首镇深厚文化底蕴的最直观表达。在古镇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不可以移动文物15处,历史建筑30处。文保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及历史建筑面积11681.7平方米;历史街巷15条,总长2751米。

太平街东入口

太平街西入口

界首镇还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16个。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高邮民歌”的发源地就在我们界首,省级非遗项目界首茶干制作技艺,起源于清乾隆年间,活态保存270多年,如今其作品仍然享誉大江南北。

高邮民歌

界首茶干

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的界首小闸,分别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乾隆廿一年(1756年)重修。1965年,接长加固闸身,上游接长13.1米,闸身总长达22.25米;加固涵洞部分长8.2米、宽1.8米、高3.5米,设计流量为11.10立方米/秒。现该闸仍在为里下河数万亩农田发挥灌溉作用。

界首小闸

江苏省立界首乡村师范学校创建于1924年春,原为省立第五师范界首分校,校长为黄质夫。建校之初,前省立五师校长任诚,本拟于界首、氾水、邵伯、樊川等农村集镇,任择一处,定位校址。此事为界首镇教育界知名人士曹伯镛、谢鸣九等人闻悉,赴省教育厅商谈,愿为学校捐献田亩,故获准建校。界首乡师前后办学十六年,有十届毕业生,计五百多人。

乡师街

护国寺位于界首镇石桥街东侧,始建于北宋初年,原为关帝庙,仅有庙房三间。明代宦官魏忠贤专横跋扈,权倾朝野,此庙一度改为魏公生祠。后魏忠贤被诛,仍为关帝庙。清康熙年间,住持戒如和尚重修殿宇,现存“关圣殿”石碑一块,刻有“康熙甲午年仲春月重修”字样。

护国寺

镇区南侧有一条状元桥街,因清代举人戴兰芬曾经在此苦读诗文而得名。后来,戴兰芬金榜题名,功成名就。

在界首古镇内,还有不少的明清建筑,如林家街、叶家大院、南大街、北大街、姚氏宅、大清邮局旧址、陈西楼茶干作坊旧址、韩氏宅、毛天昌布店、太平街、陈氏宅等等,比比皆是,不一而足。

大清邮局

南大街局部

叶氏宅

韩式宅

界首,是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成长的。

界首,生态资源独特。一方高邮湖浩淼无垠,万亩芦苇荡摇曳多姿。省四星级和三星乡村旅游示范点芦苇湿地公园、连标葡萄园分布运河两岸,让您流连忘返。

芦苇荡湿地公园秋景

连标葡萄

界首,红色基因流淌。1946年4月成立的华中雪枫大学旧址展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集革命传统、爱国主义、党风廉政、国防教育于一体。1924年创建的省立界首乡村师范留下一部闪光的教育史,在高邮最早播下革命火种。

界首,区位交通便捷。京沪高速、京杭大运河、国道G233穿境而过,连淮扬镇高铁在界首开设站台,界首运河大桥似一条巨龙将古镇和湖区融为一体。

国道G233穿境而过

连扬淮镇高铁在界首设立站点

京沪高速穿境而过

界首运河大桥夜景

界首,文化底蕴深厚。现有国宝级明清运河故道世界遗产点、省级文保单位各1处,市级文保单位和文物点多达30处。雪枫大学乡愁记忆、大清邮局等展馆,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省级非遗“界首茶干”入选国家“地理商标”享誉四海。赶庙会、舞龙舞狮、跑马灯、荡湖船、打莲湘等民风民俗活动丰富多彩。

赶庙会

舞龙舞狮

界首莲湘

如今,界首镇将以获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围绕“全国性旅游目的地”和特色小镇建设,借力世界运河古镇服务平台,以宽广胸襟、迷人风姿笑迎八方宾朋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继续谱写“乡村游,到界首”的新篇章。

Hash:d79e93229104022f9672cbb07acfd351307bb7b7

声明:此文由 界首e站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