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灵山

鸡足山的人,必朝金顶寺

云南风光旖旎无限,鸡足山风景更是奇秀天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他登临天柱峰绝顶,东观日出,西望苍洱,南睹祥云,北眺玉龙,不禁惊呼:"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一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金顶寺位于天柱峰绝顶之上,历来受到朝山者的青睐。况且,如果有缘,在此还可遇见神奇的"天柱佛光"。

我和林上山的第二天,一大早就开始登顶。走在密林中的石板路上,石阶不雨而湿,不知是隔夜的宿雨,还是暗处泉水的流溢,亦或是树梢的雾气所化,滴落地面。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林中是那样的静,参天的古树隔绝了尘世的声音,这里仿佛是另一个神奇的世界,枝叶交盖,一丝阳光也不泄漏,树干一寸寸长满了青苔。林间的猴子成群地出没,猴妈妈在树巅上飘来荡去,小猴崽或据母背,或附母腹,一同作空中的漂移。林间的松鼠也不避人,把树干当作滑梯,探头探脑玩着游戏。古核桃树上的果子落地,摔破了青皮,栗子树下的掉落的果实铺了一层。

沿石阶路逶迤而上,平缓的山路开始变得陡峭,行数里,至玉佛寺。这里是一空阔地,在此可以乘缆车上山,也可骑马上山。林的腿有伤,乘缆车走了。我一个人继续徒步登山。过了玉佛寺再向前,山路越来越陡直,古树老藤随处可见,我几次舍径入林,散漫而走,走入森林深处,感受着扑面而来的远古气息。此时的山路上不见一个朝山者,飞鸟猿猴也不来相扰,这里的山岩,古树,深邃的浓荫,似乎浸染了迦叶尊者静定的禅风。我正在如是想的时候,一骑马人穿林而来,口里唱着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悠扬悦耳,响彻山林。这真如远古的画面。他是运货上山的人,由于山路太过陡峭,运往金顶的物资仍需驴驮马运。

鸡足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名山,一路登顶朝山,途中寺院、胜迹迭出不穷,如果不是徒步朝山,很难将这些名胜古迹一一遍赏。

天柱峰下的慧灯庵,在明代就已是登顶的必经之路了,其依插屏峰,在此仰望,可见金顶寺的白色楞严塔,矗立天宇。庵内院子里,一串串色彩鲜艳的花朵缀满了柔软的茎条,倒垂如明丽的小灯,映照着沧桑古旧的大殿。古代的朝山者,来到庵内,多焚香默祷,烹茶小憩,以为登顶途中的补给休养。

再往上走就是坐落悬崖边上的迦叶殿了。站在山门的石阶上眺望,境界开阔,群山连绵。迦舍殿被誉为“山中诸寺之祖庭”,内中大殿供奉迦舍尊者像,为禅宗初祖,传说此像为阿难亲造,灵异非常。祖师殿一侧,有一磐石,传说为当年迦舍尊者入定500年的天然莲花宝座。我在客堂,讨得一杯水,坐于院中的亭子里,慢慢啜饮。此时的云气仍然绵厚无穷,绝壁危崖之下的迦舍殿,正如一个远古的禅定的身影,摄受着每一个朝山的过客。

自迦舍殿再往上,过铜瓦殿,至华首门。华首门为迦舍尊者守衣待弥勒下世的地方。佛陀入灭后,迦叶尊者成为教团之统率者,于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经典结集。直至阿难为法之继承者,始入鸡足山入定,以待弥勒出世,方行涅盘。华首门为一绝壁,山高万仞,直入云霄,下有巨型石门,寂然闭合,上有石锁。石门外有红衣僧人席地而坐,诵经不绝,一年长僧人旁边,一童子僧,目光清澈,注视石门。浓云雾气来袭,石门之上的黛色崖壁隐约其上,更增添了这道石门的神秘。这道门自古以来隔断的是什么?传说有道之人,礼拜此门,内中会有鱼磬鼓声响起。

自华首门辗转而上,山路越来越陡直。过大悲阁,再向上行不远,就到了金顶寺的大门。

我自碧云寺到这里,走走停停,历经四个多小时,林早就在山顶等我了,乘缆车上山,只要几分钟的时间。此时的金顶寺为团团云气所笼罩,所谓的“日海云雪”四绝美景,都沉没于无边的云海之中。鸡足山阴雨连绵日多,晴天尤少,山顶为云气笼罩,云来雾去,不见山水日月。

据《雍正宾川州志》载:“鸡足山,又名九曲岩。九曲佛光,西南名胜称最,峰顶佛光尤为奇诡。每夏秋,积雨初霁,晓旭方升,白云漫空如银色世界,中见圆光如玉镜,外晕五色数十重,观者见自身影在光中,他人皆光外,彼此各见不相,假借所谓摄身光也。游览之奇,此叹观止矣。”

到此一游,方知,山空,水空,一切都是随缘变现的,鸡足美景尽在云雾之中,浩荡如虚空。神奇的鸡足佛光,我亦无缘一遇。

即将下山,林说,去求一支签吧,人们都说这里的签特别灵验。我这才注意到,铜质金色的大殿里,有很大的一个竹签桶,来此礼拜的人,多是为求“签”而来。我忽然想到《红楼梦》中,贾宝玉过生日一节,众人聚集在怡红院,吃酒行令抽签,每支签上一首诗,昭示了各人日后的命运。那固然是作者的文学笔法,各人的命运早有分定。自己给自己算命才是最准的,“求福莫过斋戒布施,求寿莫过不杀放生,求慧莫过广学多闻,求安莫过省禁是非。”如若知命,认命,不论好命歹命,好运歹运,富贵穷通,一律视为当然,不加拣择好恶,只管正心正意一路行去,自不抱憾含愧,又何必为未知的命运劫数栖栖遑遑。事事任运随缘,度日如兰,每天都能抽到的最好的“上上签”?

下山至寂光寺,遇一位在此居住数年的老居士,闲谈间,他说自己从没登过金顶。他每日所做的就是诵经扫地。我们下山转弯回头,看到他苍灰的身影,渐渐溶于傍晚的山色,有人吟唱的一首诗偈自林中飘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叶灵犀专栏《禅溪》展读

欢迎读者与作者投稿,开辟属于自己的专区。投稿邮箱:zenart@126.com

Hash:c51759c113bffc7d9b091a0fcc952d4439938e24

声明:此文由 禅艺会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