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驾云南:剑川悠闲品味古城慢生活,熟悉的地方却被游客久久遗忘

我是书影,自驾新疆西藏后来道云南,现在到了滇西北剑川县,在这里停留并休息,也多方面的介绍一下剑川

我住的恒庐客栈就处在古城中心,7月25日早上起来自己先去闲逛,这里的人们告诉我过去剑川是有古城墙的,非常漂亮宏伟,后来被拆掉,修成马路,城墙没有了,古城依然在。我第一次是2016年来剑川,住在西门外,早上沿着古街道往内城走,一下子被惊呆了:怎么有这么多的古建筑?虽然已经很破旧,但时代感太强烈了......

苏部长说剑川有六处全国文保单位,有明代建筑26座,清代的就太多了。全县已经开发成旅游景点有几十处,但只有三处是收费景点,其中有两处只收20元门票,另一处是石宝山石窟壁画群景区,含摆渡车费才65元,其他地方都不收费。而县城里很多古建筑、古民居只要开着门,都可以随意参观,主人不仅不反感,还会热情给你介绍他家的建筑和祖先。我第一次来剑川在西门外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主人同我谈了一个小时剑川,还请我吃了早餐,感动之余我一下子爱上了剑川,爱上这里淳朴的人们,这几年我多次到这里,也写了近百篇各种介绍剑川的文章。

我沿着“早街”走,早上人不多,很清静,街道非常干净,清晨刚刚打扫过。其实剑川县离丽江只有60公里,到大理古城110公里,所拥有的文物古迹非常多,但游客很少,除了交通不太方便(没有机场和铁路,有高速),主要宣传不够。很多人知道的沙溪古镇就在剑川,可惜剑川的名气都不如沙溪。剑川,这个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却被顾客久久遗忘了。

有些农民开始摆菜卖,基本都是自己种的,新鲜不说,都洗的干干净净,还用菜叶子包上,规整也好看。

看见有卖桃子的,这是当地产的,最贵的桃子卖4元一斤,便宜的10元3斤。我买了几斤,非常甜。剑川海拔高,光照强,日夜温差大,水果质量很好。

慢慢走到了“剑阳楼”,这楼不是古建,但是剑川的标志性建筑,它的周围有几座名人纪念馆,但早上不开放,而剑阳楼里是“赵藩陈列馆”。赵藩是云南近代第一文化名人,祖籍就是剑川,我三月份来剑川特意看了他城外的祖宅和他自己在城内建筑的故居,写的文章被赵藩在北京直系后人看到,同我联系,表示感谢。

我沿着西门街古街巷走,这里是全国文保单位“西门古建筑群”,既有明代建筑,也有清代,而民国的建筑都排不上号,几乎就是一家接一家,一个巷子连着一个巷子。

我又来到位于北门街的“哲母寺”。这座白族本教与佛教融合在一起小寺院有几百年历史了,剑川人结婚生子都要到这里来奉香火,祈求子孙兴旺,富贵安康。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游太子活动,就是从这里出发,游遍四门,场面非常壮观。

虽然寺院几毁几建,但这尊巨石塑像还在,它就是“哲母寺”精神化身。

街头遇到一个写对联的大叔,同他聊起剑川县的对联文化,这里家家过年都要贴自己写的对联,每家从对联上也能看出家风和文化品位。对联文化是剑川独特的民间传承文化,特别是家里有人故去,办丧事要三年写“白事”对联,非常有特色,早上我拍摄了十几户的“白联”,想单写一篇文章。大叔说现在对联写的好的人要么故去,要么八九十岁了,年轻人很少会写了......

还有两天就是剑川白族的一个重要节日“火把节”,街头有很多扎制火把树在卖。这个中年人叫李剑云。十几年前他最先做这种火把树卖。我采访他,写了一篇《街头遇纸扎人:修锁修伞修鞋卖挖耳勺供儿读书,他是剑川好男人》,这里不多介绍了。

回到客栈,老板杨树钧已经过来,认识他两年多了,来剑川也住在他开恒庐客栈。我到剑川第一天晚上就去他家吃饭,他在下关没有赶回来。他们家的祖宅是明朝建筑,曾经接待过徐霞客徐霞客游记有记载),现在房子依然完好,他父母就住在里面。

杨树钧带我去吃早餐,剑川独特小吃“双盖帽”,就是不管是米线、饵丝、面条饺子,上面都浇上红白两种肉馅,所以叫“双盖帽”,而价格只有7元钱,这里物价普遍比较低,游客到这里最深的感受民风淳朴,消费不高,很适合多住几日,慢慢的游览。剑川有很多有地域特色的餐食和小吃

吃过早点,杨树钧要带我转转,我们先来到剑湖,剑湖在县城边上,是云南重要的高原湿地之一,有7.5平方公里大,没有开发,生态环境非常好,可惜现在雨季,湖水泛滥,我就没有里面走。

剑湖边就是甸南镇,这里有很多手工业作坊,其中主要是木雕黑陶,都是非常有特色的非遗传承项目。我们先来到田超家,他年纪虽不大,是非遗传承人,他用黑陶罐给我们烤茶

田超新开了一个工作室,产品不多,规模也不大。这种黑陶属于最原始的低温陶,完全是手工制作,每个都不同。先是用700度左右的柴火窑口烧制定型,再用松树“明子”进行闷窑熏黑,最后产品具有黑亮的金属光泽,好看又环保。

接着我们来到“天艺园木雕公司”,这里的几位师傅正在用传统的木雕工艺雕刻,桌上摆满了工具,据说木雕师傅的工具有上百把,活好全靠家什妙,剑川木匠自古有名,而当下除了做木雕,各地的古建也大多由他们承担。

过去剑川木雕比较单一,主要是做房屋的雕梁画柱,以及门窗雕刻、大屏风以及挂墙的四扇屏制作,而现在的题材大大扩展,融入了很多的现代艺术,成为美术雕塑的一部分,越来越得到外界认可。

这里有一件作品曾经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过,就是这件“苍洱共生图”,是由剑川非物质传承人木雕大师施顺华设计,由三名木雕成手工匠,用了七年时间精心雕刻才完成的。整幅作品使用核桃木材料,宽5米,高3.2米。这是局部,龙头的细节,整幅作品虽然是浮雕,但立体感非常强,竟然达到了七层雕刻,整体几乎要镂空了。

看完木雕我们又来到不远的董月畅家,他家是剑川最大的黑陶生产作坊,也是第一个把传统黑陶工艺用在烧制现代茶具和生活用品上的作坊,而过去剑川古老黑陶主要大件陶器和花盆。董家儿子董志明把老父亲制作的茶具放到网上销售大受欢迎,他又把研制的黑陶烤茶罐拿到展销会还获得金奖,一下子剑川黑陶出名了,也带了商机,现在很多人在从事黑陶的产业。

董志明告诉我说他家的黑陶一直是抢手货,供不应求,现在有十九个人做都不够卖的。他现在除了做市场上认可的产品,还研制新品种,其中主要做“瓦猫”。瓦猫原是云南一些房屋用的镇宅保护神,放在房子的屋檐上,现在也成了摆设的工艺品,有的作为摆件,有的作为香炉,还有的做茶宠。

这天刚好董家出窑,小董给我介绍他新研制的几款瓦猫样品,我拍照问他可以发表吗?怕不怕别人学去,他说没有关系,不怕别人模仿,他们家一直是剑川黑陶制作的带头人,不仅引领着剑川黑陶的走向,产品也占据大半壁江山,这也同他家的开放和包容有关,都说同行是冤家,但董家不保守。

我看董家的产品在工艺与质量上确实与众不同,要好很多,就问他秘诀?小董没有直接说,而是带我参观了黑陶制作的各个环节,其中最深的印象是陶土的选择、涵养及配置上,认真与精益求精,或许是他们走在同行前面的法宝。

下午回到县城,我想看看农贸市场,杨树钧带我一路走过去,街巷开始出现很多卖纸扎火把节用品的人,两天后将有一个疯狂的火把节夜晚,去年我参加过了,是实实在在的狂欢节

在一户人家看到两个老人打麻将,其中老爷爷87岁了,而奶奶83岁,两人在打简单的两人麻将,这一刻很感慨,年轻时牵手的人多,年老了还能一起打麻将的人有多少呢?羡慕并祝福这对老人!

我来农贸市场主要想看看菌子的情况,今年干旱,下雨少,菌子上市也要晚一些。市场里品种也少,但菌子的价格不低,其中牛肝菌是25元一公斤,而菌中之王“松茸”收购价就达到了600元一公斤。食用菌中毒一直是云南可怕的事,剑川是云南食用菌以及松茸的主要产地,一个危险的季节到来了.....

晚上剑川的好朋友过来聚会,我们吃土鸡火锅,喝酒谈天,一直到很晚。剑川还有很多古建筑以及村落值得一看,我在这里要住一段,慢慢的讲给大家我的见闻。

我是书影,于2019年7月20日起自驾云南(已经走过新疆和新藏),请关注我,及时给您报道途中的所见所闻。

Hash:cc801be9831d2aa0ad904069de0a55220b6ac31e

声明:此文由 书影旅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