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哀村庄的怦然心动‖诺邓古镇寻踪

————————————————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如果说去大理是为了逃离喧嚣的都市,来寻求放空自己的慢生活,那你就直奔大理古城或者洱海边的某小资客栈,你的梦想会立刻实现。

但是你却偏偏走了丽江通往大理的那条老路,路径带着未开发时期的城市交通的低迷的蜿蜒,恰好又听到了那首带着原始雄性气息的打歌,然后白族小哥告诉你,一个叫诺邓的地方,我敢断定你的路线会瞬间被改变了。。。

因为,古村落。盐帮。千年白族村。千古盐井。红土泥墙。世大夫第。太极锁水。屋檐五滴。台梯式四合院等词汇,曾经的“盐马互市”集贸中心。

你一定不淡定了

现今它沉睡着,带着苍老的容颜沉睡着,那半个多世纪的酣眠。

。。。

大理云龙县诺邓村

世上除了那千年等候的“古楼兰新娘”,还有哪里在岁月的变迁下,沧桑尽显,而风骨依旧呢?

位于滇西北大山深处,那座名叫“诺邓”的白族村庄,就是历经时光流逝、历史洪流的砥砺中,青山依旧,古树茂盛,容貌未改的神奇地方。

诺邓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城西北面的山谷中。由于自唐代南诏时期开始,一千多年以来“诺邓”这个村名竟一直没有改变,因此她被称为“千年白族村”。

云南诺邓镇是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又称之为石门井,是云南著名的五个盐井之一。

。。。。。

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云龙县早在汉代就有著名的"云龙井",并因盐成为最早的县制,云龙县在汉代称"比苏", "比"是白族语"盐","苏"是"人"的意思,盐井所在地就是今天的诺邓村

这个位于滇西北大山深处的古村落中现存大量的明、清建筑。其中包括玉皇阁道教建筑群。

诺邓是一个道教、佛教及本主崇拜三教合一的宗教信仰并存之所在。

这个地区民风淳朴,民俗与民族文化独特。由于井盐业发达,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盐井文化。

周围的风景名胜区和文化古迹也很集中,有天池自然风景区天然太极图奇观、虎头山道教建筑群、顺荡梵文碑火葬墓群及被誉为记载着云龙县历史变迁的“桥梁博物馆”古桥梁等。

不知是诺邓的红土泥墙太过温润了,还是那里的阳光在穿过千年古镇的残垣断壁时心也跟着沧桑起来,锋芒也情不自禁的收敛了许度呢?

总之,古镇的就如维纳斯的断臂般,在旧日南诏国的金色阳光下,残缺着,物哀幽玄。。。

行走在诺邓,周围静得出奇,仿佛你的驱壳亦是那活化石的组成部分。唯有灵魂发出语焉不详的轻叹。

。。。。。

新中国成立后,海盐业得到迅猛发展,诺邓的井盐渐渐萧条。为了生存,人们开始走出大山。

现在的诺邓唯有留守的老人偶然蹒跚走过。那神情也仿佛沉湎在以往的追忆中。

太过思念,太过用情,因而表眼神变得空茫,在对你视而不见的木然中,古镇静的越发寂然。。。

风景,与看风景的人,也只不过是历史的道具。

城市中浮躁的心绪在随之沉寂后继而怦然心动。。。

诺邓的兴盛始于井盐的发现与昌盛,但在熬盐的能源利用上,人们过度的砍伐使周边的森林遭到破坏,以致到了熬盐燃料的极度匮乏。曾经的苍郁莽莽的山峰蜕变为童山。

但在提举衙门前面的那颗大青树,在三百年的时代流光的荡涤下,树根顽强地向山底延伸,伴随着世大夫第、盐务署、龙王庙、五课提举司,傲娇地挺立着,记录一个盐城的辉煌历史与传奇。

1

中国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分川藏线、滇藏线两路。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茶马古道分陕甘、陕康藏、滇藏大概路,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2013年3月5日,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茶马古道有三条:

第一条是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

第二条是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主要是陕西人开辟的。《明太祖实录》(卷251)记载:“秦蜀之茶,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思藏,五千余里皆用之。其地之人不可一日无此。”足以说明当时茶叶需求量之大,范围之广;

第三条滇藏茶马古道。

脚踏虎迹,身披羊皮,甩手一碗狼酒

3

诺邓盐井

汉武帝时期,在云南设置郡县,其中就有以诺邓为中心的比苏县,至今已经有两千余年的历史。目前的盐井已经被保护起来,只有经过允许或者开采季节才能开启。

4

世大夫第

这里原为诺邓古镇有“五井盐课提举司”衙门的旧址,其外迁后,这里就成为了诺邓黄氏家族的住宅。

家族人还将提举衙门改造成了登载本家科举功名的“题名坊”。清代,黄氏家族一共出了两进士、五举人以及上百名的秀才。

5

五滴水四合院

诺邓古镇民居大多是依山而建,它区别于老北京四合院的地方是,正房与厢房、面房都不在一个平面,因此屋檐上下高低不一,层叠交错。

当雨水落下时需经过五个屋檐方能落地,因此得名“五滴水四合院”。另“四滴水”“六滴水”等与此同理。

6

多台院落

由于诺邓北山民居都建于陡坡上面,于是形成了这种“台梯式四合院”,天井之内有三、四层台面,逐级上堂,风格独特。

7

太极锁水

环绕古镇的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比江在此交汇,鬼斧神工般绕了一个“S”型的大湾,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奇妙天然景观。

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这是否是道教在此盛行的天意呢?

8

台梯集市

是否由于诺邓的奇异地理特点给这里带来了风调雨顺我们不得而知,千年来诺邓古镇都属于滇西北的商业重镇。

受地理特质影响,街场都安排在西面村尾一带,这个很长的石头阶梯两边过去都是肉铺,坊间传说夜里有豹子因偷食零肉而从台阶上滚下到谷底的传闻,可见其陡峭之极。

9

家庭博物馆

“家庭生态博物馆”的兴起是当地政府为保护传统文化采取的一项措施。黄霞昌是诺邓有名的井盐产业大户。从事盐业的同时,耕读传家,世代相袭。

500多年来,黄氏家族共出秀才百余人、贡生26人、举人4人、进士2人,有“复甲留芳”之美誉。曾财富也曾富甲一方。

10

贡家传说

传说诺邓古镇有个贡家。贡爷院前堂有清代中期遗留的屋梁焚烧痕迹,当年失火焚毁一梁竟自灭,贡家于是以此为训,告诫后人须“”重视文化、遵守礼乐、乐善好施。

。。。。。

关于诺邓的传闻,以及千古遗迹,漫步下去,故事还多着呢。而他本身只是在那静静地看着你,空空荡荡,沉默寡言。

但你的身体里却瞬间自hi到高潮,感受那些繁华的负累与谢幕的释然。

哀感余绪,缱绻流转。。。

下拉屏幕在留言区与我们交流

———————— ————————

我们在这里哦,长按二维码加关注吧↓↓↓

感觉不错请点赞分享哦↓↓↓

Hash:2dd82a37bf002110f648c9634a9df76fbff2e07f

声明:此文由 中国最美民族村寨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