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云龙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启新征程
央广网大理1月21日消息 云龙县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保山市、怒江州3州市结合部,国土面积4400.95平方公里,占大理州的1/6,是大理州国土面积最大的县,山区面积占98.6%。最高海拔3663米,最低海拔730米。有白、汉、彝、傈僳、阿昌、苗、回等8个世居民族,共25个民族成分,总人口20.8万人,辖7乡4镇90个村民委员会(社区),有2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87.88%。
壮美云龙(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近年来,云龙县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统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书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华章,构建出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一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龙形象跃然眼前。 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云龙大地! 诺邓镇福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是大理州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共安置云龙县10个乡镇591户2198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共有白族、傈僳族、彝族、汉族、藏族、侗族、哈尼族、瑶族等8个民族。自2019年底搬迁入住以来,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美好幸福家园,谱写出民族团结进步的华美乐章。
云龙县易地扶贫搬迁点诺邓镇福堂社区(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在宝丰乡董泽公园的“力格高”文化广场上,诞生于600多年前的白族传统舞蹈“力格高”依旧焕发着蓬勃的生机。这一被称为“东方踢踏舞”的民族舞蹈,在新时代跳出了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喜悦和中华传统文化蓬勃发展的自豪。 苗尾乡天灯村傈僳族村庄,昔日低矮破败的垛木房已彻底退出了历史,一幢幢青瓦白墙的房屋拔地而起,笔直的水泥公路连接着村村寨寨,花椒、核桃、林下药材以及民宿和农家乐成为日常增收的新产业,一个民族团结进步、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村庄展现在世人眼前。 这些只是地处云南边陲的大理州云龙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成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十三五”以来,该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76.73亿元,实施了24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建设,建成86个村(社区)级活动场所,完成义教均衡项目367个,启动实施云龙一中整体搬迁项目,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住房修缮提升2.7万户,新建和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833件,完成农村公路新建里程3164公里,实施农村电网改造、通信和光纤网络项目530个,发放扶贫小额贴息贷款9.5亿元,直接惠及群众17.2万人。通过项目实施,全县各族群众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收入基础日趋稳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有效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乡村振兴的“双融合、双推进”。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群众心中!
云龙县漕涧镇仁山村阿昌族文化广场上丰富的民族文化活动(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牢固树立大党建工作格局,展现了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作为。抓实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双推进”工作,持续实施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和“百村(社区)示范创建行动”,全面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大党建工作格局。全县各级党组织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上充分宣讲民族政策法规,民族基本知识;各乡镇党委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演出、民俗运动会、民族美食节等共创共建共享活动;各村(社区)党总支积极开展提供就业、养老、医疗卫生、扶危济困等服务,实现创建工作由“单打独斗、各自为阵”向“党建引领、集团作战、联盟创建、共创共享”的升级跨越。 注重共建共创,构筑民族团结进步一体化创建大格局。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美丽县城、爱卫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级、省级、州级示范和创建相结合,采取干群共建、协同推进、与时俱进的方式,使创建工作真正融入各行业各部门各领域工作,推动创建工作多渠道、全方位、多姿多彩开展。成立了9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完善共建共创新机制。以点带面,扎实推进“七进”工作,持续推进创建工作纵深开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基。 加强宣传教育,凝聚思想共识,不断铸牢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力量。实行县处级领导干部主要领导带头宣传宣讲民族团结进步政策理论知识活动,组建县、乡、村三级宣讲团,针对党员干部、宗教人士、学生、农民、部队和县级机关、乡镇单位、农村社区,进行分层分类施教,强化针对性,增强时效性,共举办专题培训、宣讲活动 220场次。编制印发《云龙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暨示范区建设应知应会手册》《云龙宗教工作干部应知应会手册》《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手册》共3万余册,印制宣传折页、日历挂画、手袋等20余万份。开展媒体集中宣传、书画摄影展等活动,组织开展网络知识测试活动,充分利用公众号、客户端、平台、报纸等平台,在中央省州县各级媒体平台刊发民族团结进步新闻报道400余条,政府门户网站、“云龙统一战线”微信公众号开设的民族团结进步专栏浏览量超过20余万次,努力营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浓厚氛围。
云龙县宝丰乡董泽公园里,群众们在跳白族传统舞蹈“力格高”(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积极培育典型,示范引领创建工作。通过示范创建,培树了以团结乡、宝丰古镇、诺邓古村、漕涧仁山为代表的一大批示范创建典型,其中国家级示范单位1个,省级示范单位16个,州级示范单位54个,县级示范单位85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村寨1个,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个,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4个。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抗战、移民、创业、脱贫攻坚“四种”云龙精神为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创建工作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以面成区的创建格局,目前全县共509家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决胜脱贫攻坚,打牢共同体意识物质基础。终将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坚持以造血与输血相结合、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6年攻坚,如期完成4个深度贫困乡镇摘帽和47个贫困村出列、12522户48251人贫困人口全面脱贫推出,在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中取得零错退、零漏评、零举证,群众高满意度的好成绩,2020年5月省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11月顺利通过国家普查。2020年全县脱贫攻坚高质量脱贫摘帽出列,极大的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内生动力,全县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共同体意识已成为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共有思想和自觉行动。
云龙县功果桥镇白族传统戏剧吹吹腔(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增强文化认同,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云龙历史悠久,有2100多年建制历史,县域内共有25个民族成分,4大宗教3个宗教团体,有独具特色的本主、艺术、饮食、服饰、音乐、雕刻、刺绣、编织、舞蹈等文化形式,国家和省州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量居大理州首位,有“诺邓白族乡土建筑群”“沘江古桥梁群”“顺荡火葬墓群”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一大批以董泽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重要历史人物。云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注重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使众多优秀的历史建筑、民族文化、传承人等,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各民族群众文化认同不断增强、共有精神家园不断筑牢。
云龙县苗尾乡天灯村傈僳族村庄,花椒、核桃、林下药材等成为群众增收的新产业(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着力打造云龙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自信”“五个认同”在宝丰乡董泽公园打造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教育馆总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项目建筑面积715.2平方米,占地面积375.6平方米,由古盐井微缩景观、盐马古道图、游客服务中心、东陆大学校门、董泽先生铜像、民俗文化示范展馆、民族文化广场、古桥梁建筑群、古盐井等几部分构成。展厅分设序厅(前言)、云龙概况、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总结、数字云龙、后记等八个板块。该主题教育馆对于切实增强文化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云龙县团结彝族乡热闹的火把节(云龙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领导小组办公室供图) 强化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构筑平安和谐的发展环境。不断健全民族工作机制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工作制度,切实完善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积极推行网格化社会治理,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进步和宗教和顺的违法犯罪活动,多年来全县未发生因民族宗教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集体上访事件,并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市,有效维护和保持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Hash:d4b21f8f48832f2374e3fdca969cc315c3be18d4
声明:此文由 央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