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报道:打造平潭专属名片的贝雕传承人
一雕一琢间,精诚之至
一器一物间,匠心独运
平潭贝雕便是这样的匠心工艺
历经半世纪兴衰沉浮
日前,新华社发布视频报道
故事主人公正是平潭贝雕传承人詹胜
平潭贝雕以立体、小巧、实用为主要特色。
手工艺人对于贝壳,有着巧妙的运用,在他们手中,贝壳可精制成花鸟、山水、人物等浮雕,形象逼真。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平潭贝雕历经市场萌芽、兴盛、繁荣,再到市场萎缩、贝雕厂倒闭、手工艺人改行的全部过程。
詹胜,这个刚刚跨入天命之年的男人,希望借由自己的力量,成为撬动这个行业内的杠杆,重筑儿时的梦想。
这一次,詹胜打算不再囿于祖辈们花鸟虫草的局限,更多家乡的元素被植入自己的画中。
希望在成为贝雕作品后,能够有幸在不久的将来漂洋过海。
给游子们寄去一份浓浓的相思,给世界递上一张专属平潭的世界名片。
延伸阅读:贝雕故事
近年来,“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赋予了平潭独有的叠加优势,也让一些对平潭贝雕有执着热爱的追梦人,再次抓住机遇,重现贝雕往日繁华。
源起:小贝壳里“大有文章”
平潭四面临海,亚热带温润的气候造就了丰富的贝类资源。 在平潭,贝壳的应用可以追溯至数千年前,代表闽台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壳丘头遗址便是用贝壳堆积起来的。
据《平潭县志》记载,1959年8月,平潭成立地方国营贝壳工艺厂,开始生产贝壳堆画,随后逐步发展为贝壳雕画,工艺人员创作出了圆雕、浮雕、嵌贝漆器、嵌贝仿古家具等6大类500多种产品供出品。 到1995年,贝雕产品已销往国内20多个省市和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困境:行业陷入“青黄不接”
但令人难以料到的是,平潭贝雕厂从鼎盛到衰落,也不过用了区区二十载。由于工艺品市场持续下滑、管理不善、创新不足等原因,贝雕作品陆续被市场上的其他品种替代。
此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国营企业开始全面整改,当时不少工艺带头人年事已高,而 贝雕这门手艺耗时费事,将不少年轻人“拒之门外”,后继无人的境况更让其面临技艺失传的危险。
但幸运的是,仍有少部分平潭人,因为贝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末的詹立新、詹胜俩兄弟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平潭贝雕工艺厂倒闭后,存留的贝雕精品大多散落在民间,兄弟俩二十年来陆续搜罗了上千件贝雕作品,置于自己的工作室中,俨然是一个“贝雕博物馆”。
复兴:满载情怀的新征程
2012年,几位对贝雕艺术充满激情的中青年想逐步恢复贝雕的产业链, 力求用艺术情怀和工匠精神将其完美诠释、再焕生机。他们找来原平潭贝雕厂老手艺人,并且吸收了中青年骨干力量,在以蒋心忠为中心的设计团队的自主研发下,创作出了一些深受市场喜欢的产品。
如今,平潭贝雕已频频接到国内外订单,步入创新提速阶段,未来可期。据了解,平潭贝雕已成为每年厦门文博会和旅博会的“常驻嘉宾”,也多次参加省外城市举办的文博会。不仅如此,《亭亭玉立》《水仙》等作品在“第六届海峡工艺优秀作品奖”评选中获得金奖,《渔翁》《伴侣》2件贝雕作品被福建省艺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收藏。 2019年3月,福建贝雕(平潭)获批成为省级非遗项目。
目前平潭正在积极筹备“平潭贝雕艺术专题馆”,扩大平潭贝雕的生产规模,还将契合文化旅游发展,打造环保型的观光工厂。
据了解,专题馆主要将呈现平潭的贝雕产品、奇螺异贝以及世界各地的贝壳制品等,让更多人认识贝壳文化,了解平潭贝雕。
我们期待,从根本上留住曾经的经典,让贝雕成为平潭的“烫金名片”,立足平潭,走向世界,当人们谈及贝雕时,首个想到的便是平潭。
来源:新华社 福建日报
视频:新华社
图片:以上均为资料图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值班编辑:林晓玲
Hash:45929f99a6138f93cb7184985d923e22b26fa947
声明:此文由 平潭时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