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西部走廊”拓宽再升级!这一重要路段年底前建成交工!

济南市版图在地图上看形似“人”字,近年来,左边一“撇”的发展势头正劲,随着西客站、济西湿地公园长清大学科技园、平阴玫瑰产业基地等项目推进,西部片区正在逐渐成为济南市新的“门户”和“窗口”。城市发展,交通先行。泉城交通人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己任,精心精细雕刻城市脉络,不断推动干线路网提档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交通支撑。

国道220作为穿越济南西部片区主要的交通要道,一直以来发挥着重要的交通承载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国道220通行服务能力,市交通公路部门正在加紧推进国道220东深线长清陈庄至长清平阴界段改建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前建成交工,届时国道220线在济南市境内约180公里路段将全部达到一级公路标准,泉城“西部走廊”一路畅通。这一“撇”,顺了!

项目北起长清陈庄,沿线经过长清区文昌、归德、孝里三个街镇,终点位于长清平阴界,全长约26公里。该段原线路为二级公路,路面宽度仅12米,横向采用双向两车道布置,改建项目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拓宽至22米。全线拆除重建大桥2座、中桥8座、小桥5座,设涵洞51道,新建隧道1座、互通立交1 处,改造利用养护工区1处。项目建成后,国道220在济南境内将全部实现一级公路标准,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同时,可作为G35济菏高速公路应急线路,在因极端天气等原因造成济菏高速交通受限的情况下,能够起到有效疏导交通的重要作用,对助力构筑济南“西兴”新发展格局,实现济南市普通干线“八纵七横五射五连”交通发展规划,进一步发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带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拓宽近一倍,提档升级一路顺畅

近年来,随着使用年限增加和当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道220沿线交通量激增,原有老路通行能力已不能满足需求,大部分路段已提档升级,与该改建项目相衔接的长清以北和平城区段均为一级公路,该项目路段原为二级公路,自2002年进行补强改建后沿用至今,路面宽度仅12米,已成瓶颈路段。项目建成后,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双向四车道,路面宽度拓宽近一倍,将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从平阴县沿国道220到长清区仅需约20分钟,时间较之前将减少一半,道路舒适度也将大幅提高,一路平坦顺畅,市民出行体验感和幸福感将进一步提升。

高标准、精细化打造国省道工程施工新样本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宏伟目标,要求交通运输行业必须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理念,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近年来,市交通公路部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不断探索国省道项目建设高标准新模式。该项目施工过程中,坚决贯彻落实绿色环保文明施工理念,以更高的标准,更加便民的措施,更加高效的施工组织,打造施工新样板,为下一步国省道建设提升工程全面推进做好试点。

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照《城市道路工程文明施工管理规范》,坚决贯彻落实绿色环保文明施工理念,全面体现高标准施工水平。比如在对裸露土方的处理中,推广应用环保型抑尘剂固化裸土,减少二次污染;采用机扫车除尘、洒水车抑尘、雾炮车降尘3项规定动作,辅以人工清理配合,确保道路洁净。加强施工用非道路移动机械管理,降低机械尾气和噪音污染;所有加工车间采用标准化加工车间,隔绝光污染、降低噪声污染、隔离扬尘污染。同时,加强对项目部办公区、生活区规范化管理,真正做到节能环保、规范整洁。修路大军,更是文明队伍,该项目成功将道路工程转变为形象窗口,处处彰显着泉城济南文明卫生的良好形象。

文物下面“穿”隧道,最是那抬头仰望的震撼

作为该项目中唯一的一座隧道——东风渡槽隧道位于市级文物“东风渡槽”下方,隧道全长50米,分左右两幅,两幅隧道间净距约6米,为小净距短隧道。“东风渡槽”修建于上世纪70年代,表面老化严重,部分墩柱及顶部结构出现裂缝。根据山东省文物局要求,结合项目与东风渡槽交叉段的地形地质情况,在尽可能减小对文物影响的前提下,采用新建隧道下穿的方式通过交叉段,达到文物保护与改扩建线路指标的协调统一。

由于渡槽周边有很多村居和建筑厂房,征迁情况较为复杂,市交通公路部门与长清区政府攻坚克难,屡破坚冰,为隧道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施工环境。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CD法顺序开挖,开挖方式采用悬臂式掘进机进行开挖,最大限度保护渡槽,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此外,由于岩石强度大,掘进速度缓慢,现场加大人员物资投入,饱和施工,确保每个工作面均有机械施工,大大提高施工速度,保障了工程按期完成。

饱和施工,保畅为民,泉城交通人笃爱夜的黑

国道220长清陈庄至长清平阴界段改建工程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市首个复工的公路重点工程,一直以来,饱和施工,全力加快建设速度,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尽快还路于民,这也深刻体现了“泉城交通人笃爱夜的黑”始终推树的“实干担当、拼搏奉献、倾心为民、只争朝夕”品牌内涵。

项目施工全过程采用不中断交通的交通组织方案,利用有限的空间保证线路通行顺畅。下面层施工完成后及时分段放开交通,采取形成一段,放开一段,有效提升临时保通能力,最大限度为周边交通提供便利,让市民更早在通行改善中受益。项目采取饱和作业施工方式,高峰期全线多达60个作业面, 500余套作业设备,现场施工作业人员达到1500余名。市交通公路部门组织专门项目建设办公室靠上工作,积极布局推进,见缝插针施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解决,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同时在推进过程中探索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之后国省道施工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

今年以来,济南进一步织密升级全市干线公路网,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位置更加凸显,北达京津冀、南通长三角、西接中原经济圈的发达便捷高速路网持续完善。

Hash:efd4ff0bdb9858cc6322647822335ce439737bdf

声明:此文由 投资长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