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路基督教堂的百年历史,你知道多少?

滨河路基督教堂位于李沧区滨河路1183号(原属崂山县李村镇),就是在京口路和滨河路路口(桥北)西北,是李沧历史最悠久、风格独特的建筑物。

1897年,德国强占胶澳后,德国基督教信义柏林教会于1898年4月15日差派牧师昆祚到青岛传教。昆祚作为德国胶澳总督的顾问,是青岛基督教信义会的创始人和首任牧师。1900年,昆祚和士谦二人在李村选择并购买教堂土地,占地约4亩,此二人只买了土地未开工建设。

1904年,由德国传教士邵约翰来李村主持修建完成。教堂主建筑为一层,石砌基础,红砖红瓦,在主入口顶部设计处理为略高起的山墙。建筑主入口处为二层结构,石质楼梯,木质地板。

原堂顶顶端建有钟楼一座,每逢礼拜的时间,信徒听着钟声来到教堂参加崇拜聚会。钟楼已于文革时被拆毁,大钟已无从寻找。

在教堂后院另有房屋多间,院子面积有600多平方米,堂内面积281.23平方米,占地668.9平方米。教堂后建高等教会学堂,招收各地学生百余人,住校学习,邵约翰任校长并兼任教会牧师。1947年金义生任该堂牧师,1949年由李伯诚接任该堂牧师。1958年下半年停止聚会。

文史爱好者张冠英提供的老照片,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不远处李村教堂的身影,顶端的钟楼也是曾经周边的标志性建筑物。

文革期间,教堂先后被新华书店和河北大队占用,后院学堂被拆,堂顶钟楼被毁。

1983年,滨河路教堂房产归还青岛市基督教两会。1984年4月开堂礼拜。当时的信徒只有20多人,由王玉昆牧师负责此堂工作.由于当时的人员少,经济困难,教堂只作了简单的维修工作,钱款均由青岛市基督教两会筹备。

1985年原崂山县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此堂成为县“三自”的办公地点。1991年对此堂作了一次大修,一些脱落的墙体得到了修补。此堂于1994年随着青岛的区划,被划为青岛市李沧区。2001年市基督教两会又重修了此堂。

2002年8月12日,滨河路基督教堂被李沧区政府批准为李沧区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1月21日,被列为青岛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10日,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德国人贝麦1910年曾在撰文中写到李村建筑和美景:“(按察司)坐落在李村西北600米一个小山上的漂亮楼房里.此外,这里还有基督教会、教堂和华人监狱”。

近些年随着区划的调整,李村可谓翻天巨变。现下,除了滨河路教堂与李村监狱旧址外,几乎再无历史可寻。教堂建筑曾经进行过多次修缮粉刷,因而保护还算完好。

不过,历史的轨迹仍然消磨了建筑的原貌,但历经百年风雨仍然默默地矗立在李村河畔,也算是一种最好的结果了。

来源: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Hash:f77d4df357f0c6cb14c2b6c1505b5320b92db5a5

声明:此文由 掌上李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