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桃源: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一处乡民们理想的“世外桃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是晋宋时期文学大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序言中所描绘的一幅民风淳朴、宁静和睦的乡村社会生活图景--桃花源,这图景不仅寄托了作者当时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人民大众追求美好生活、向往自由平等的愿望,为后人埋下了寻找“世外桃源”的念想。

网络/图片

祁门,就有一个乡民理想的“世外桃源”,它就是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桃源村,相传这个村就是慕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而取其名。历史上的桃源古村,还真的是“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网络/图片

历史翻过去八个多世纪的篇章,走进今天蓝天白云下的祁门县闪里镇桃源村,处处依然呈现出怡人的乡村美景图。村口廊桥楼阁,古韵悠悠;村中溪流潺潺,鱼儿欢畅;一汪碧池中的荷莲在金秋时节更是娇艳。伴随村口魁星阁随风摇曳的铃声,踏步新近修建完工直通村子里的仿古步道,不多时,豁然开朗,映入眼帘的就是桃花源里人家,这正是保存完好的徽派民居在青山绿水环抱中呈现出来的一幅生动水墨画。

村口的桃源廊桥为明成化九年(1473)建造,系单孔石桥廊桥的两边设有美人靠。廊桥可为远方游子荣归故里前歇脚,也可为村中辛勤劳作的村民纳凉,还可为山外寻古探幽的人们观景。在廊桥的东头,有一块明代立的《桃源里桥记》,碑文为楷书阴刻,描述了桃源里桥附近的名胜风景,记载了民众集资建桥的情况。与廊桥相连的是今修缮一新的魁星阁,魁星阁飞檐翘角,风吹铃响,似在热情地迎接每一个到桃源村来的客人。

走进桃源,仿佛走进了历史,村里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风貌。据桃源陈氏宗谱记载,宋朝进士咸宁知县陈仁四因看上了桃源的秀美山川而在这里定居开祖。桃源村庄依山傍水,兔耳溪在村前逶迤而过,村后来龙山古木参天,村中民居粉墙黛瓦,马头高昂,各家各户徽派三(木、砖、石)雕的花窗,折射出韵味十足的皖南民风。这里的街巷一律青石板铺砌而就,青石板连接着家家户户,联通着桃源村人的古往今来。

穿行在桃源村,时时被一幢幢古祠堂所吸引。据史料记载,陈氏来桃源定居后,随着家族繁衍,先后兴建了9座祠堂,它们分别是大经堂、持敬堂、保极堂、慎徽堂、思正堂、大本堂、叙五祠等,号称“一门九祠”。

相传,大经堂是一座风水祠,桃源虽有廊桥、古树把守水口,但水口距村庄较远,抵挡不了山风。于是,在外经商的陈氏后裔陈继科出银10万两,在村旁建造一座祠堂,以庇护桃源村基,族内支丁纷纷出工献料,并从闪里楠木坦打造了24根石柱。大经堂分仪门、享堂、寝堂及前院四部分组成,前院两侧有门是进出村口的通道,门头有题额,进村是“西山爽气”、出村是“东岚晴空”。

大经堂整体狭长,横贯在桃源的进口,堵住了山外呼啸而来的北风,使得冬天进村感觉不到风吹,夏天进村却倍感荫凉。桃源村这种风水观念,其实是在为村人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居住环境。桃源现存的几座祠堂大小不一,行制各异,但所有祠堂的石鼓、门楣及内部构件雕刻都是十分的精美,为后人留下了一个研究宗族、民俗、古建筑及皖南风情绝好的“活化石”。

桃源的古迹很多,除了祠堂、廊桥、古树,还有文会、牌坊。村中老人说,村庄对面山形为官帽,有砚台槽、洗心水,文会就建在山脚,在文会里读书,不出文人,也能入仕。桃源建村以来已经造就了百余名文人、60多名官人。仅当代桃源就培养出了一名博士、4名硕士。桃源不仅出人才,也吸引人才。

今年初,安徽皖农农业投资公司的旅游开发与建筑人才集聚闪里桃源,这批见过世面又颇具智慧的能人依据桃源的地势、村貌和部分老宅子,规划建设了一批既有古徽派风格又具现代生活气息的乡村客栈,并且加大了村内环境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将桃源打造成了体验农家风情、感受乡村味道的“记忆乡愁”旅游地。从此,《桃花源记》中的“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在桃源村成为现实。

徽州,一场不可辜负的旅行

李李:13956263268

微信号:lwm13956263268

唐唐:13805597913

微信号:bbt-0826

樟树:18955907997

微信号:jyy671212

——————————— 广告 —————————

精彩内容回顾:

欢迎投稿:或添加微信:hswsm_1969

Hash:b26f4f801bbf1e547b6a0e08c5901ce46b69e357

声明:此文由 行走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