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长城雄关美景,后又百里画廊山水,中间夹着一座千年永宁古镇
一座城、一座卫城;一座曾经聚八方之风物,集万古之重载的护陵兼卫戍京都之城。这座城名永宁,取《尚书》“其宁惟永”之意......这座曾经的城池就是现在位于北京西北延庆区的永宁镇。历史上地处西北通往中原的边关要塞,更是位于明代皇陵以北的喉结部位。从其地理位置上看,可见永宁在军事战略上的意义重大。
永宁三面环山,西部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山峦跌宕起伏绵延数十里,即是天然屏障,又造就了延庆地区现如今的百里山水画廊的天然美景。而彼时想要进入京城,永宁的驻军,也成了八达岭长城和居庸关以北、无法逾越且绕不开的存在。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明永乐十二年也就是1414年,永宁卫设立。1430年,数千军队及平民迁移进驻终食屯,共建永宁城......而这也是坊间传说的“先有终食屯,后有永宁城”之说,终食屯也就是现在永宁古镇上的中所屯。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所谓的小屯子,据清光绪《延庆州志》记载,建成后的永宁城规模不小,人口众多,且驻有两卫官兵,最多时官兵人数达到8000多人。除了驻军,粮草储备也在这里一个叫仓胡同的地方。当时收转及分发粮饷进出军库就是在此地进行的。而更多带有军事色彩的胡同名,如:卫后巷、兵甲胡同等也可以说明这里曾经是一座军城、卫城。
但就是这样一个县级建制的永宁城,本一个七品县令即可掌管,但却在此后长达200年的时间里长期驻守着正三品参将。可见当是永宁县城的作用非同一般。而在那时的永宁城垣也是非同一般的坚固,外墙全部是雕錾过的巨石,上面垒砌城砖,直至高达近十三米的城垛上。
城墙四面设有城门,分别命名为“迎晖”、“镇宁”、“宣恩”、“威远”,且都建有瓮城,而城的四角还分别建有两层的瞭望楼。自城建好后,这里实际就变成了一座军政合一,而又以军事为主的军城。也正是这座早于延庆州城而建的永宁县城,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都无不彰显着这座边防重镇的肃重与威严!
而如今永宁古城的城垣不在、所剩不多的遗存在随着时光的流逝和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几近被掩埋甚至遗忘……几乎被看成是土堆的老城墙的城垛子半掩在民房和菜地之间静静的裸露着曾经的、且是仅存的轮廓。
站在城墙下,醒目的两颗树再蓝天白云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颗小树吐露新绿正茁壮成长;而不远处对面一颗老树,虽然枝丫旺盛但却没有一片绿叶挂在枝头。似乎对立着且正在进行一次长久的对话。一次历史与当今的对话;一个时代演变过程中的交流......
这处唯一能在永宁古镇内看到的明代城墙的墙芯的残存,位于永宁古镇的东南角处,也就是永宁古镇中四个村子的阜民街村。据说,在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是曾经鼓励民众的这种拆除行为的,也就是在那时,原本在城墙上的条石及城砖,被当是镇上的百姓拆走了,这也对原有残存的古城墙就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如今残存的且不辨识不出基本轮廓的残垣上长满了蒿草及小树苗。也就形成了之前图片上的老树与新枝的对比。而这仅存的一段城墙下的内侧紧挨着民房的院落,而城墙外则是一片苗圃,里面看似是树苗和菜地。
其实,在永宁古镇上,除了这处城墙遗存以外,还是有很多历史文化遗迹可寻的。就拿古城中心的一处建筑来说,也是古镇上的地标性建筑玉皇阁。玉皇阁通高近30米,共分三层。拱门四向,廊檐彩绘、架构精巧、气势恢弘。
(资料图)这座玉皇阁台基四面有贯通的门洞,分别通向城中的四条大街。皇阁高大的台基上为重檐斗拱的二层楼阁,供奉玉皇大帝。南有“紫微天关”、“昌天帝主”,东边为“阜民”,西悬“文献明邦”,北为“至上”。玉皇阁虽是2002年历时一年在原址依原样复建而成,但其料精工严以及依旧散发出的历史厚重感,仍不失其为古镇上的一道壮丽的景观。
由于疫情期间,古镇街区(四个村)内的胡同里隐藏着更多的历史文化遗存在旧屋房舍中不能进入参观,玉皇阁也不能上去,不得不说是小有遗憾的。但就永宁古镇现在的风貌而言,也依旧是一出距北京最近,且免费还饶有内涵的古镇之一!
此次永宁古镇的拍摄,已经是一周之内的第二次前往了。虽然依旧在种种原因下没能更加完整了解它,甚至没能收录到更多永宁古镇历史遗留下的古迹。但这也就意味着我还将再次来到这里的第三次,甚至第四次......也许就在不久之后的五一小长假中,我会再次来到这个文韬与武略并存,智慧和威严同在的千年古镇!
Hash:26f0a5a62b17b75fc4f155cb09943ea74dea1bc3
声明:此文由 幸福花园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