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美术起源 | 壮美山水中孕育的艺术文化

桂林美术的起源,可上溯到七千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甑皮岩发掘出的陶罐、陶瓮、陶釜、陶三足器、陶钵等陶器上,均有简单的纹饰。

唐代至清代,桂林的绘画和雕塑均达到较高水平,主要体现于分布在市区各名山的石刻和摩崖造像之中。

今存摩刻于隐山的唐代老子像和观音童子像,形态生动,线条苍劲。

桂林隐山石刻

而摩刻于伏波山、西山、骝马山等处的140余龛、500多尊唐代摩崖造像,其数量之多,艺术水平之高,更为国内所少见。

其中,伏波山有造像45龛、219尊,多为晚唐作品,分道教佛教及其他造像3类,以佛教造像为主,面慈身瘦,袈裟轻薄,线条流畅;

伏波山形态各异的石刻像

西山造像现存98龛、242尊,最大者身高约2米,小者仅5 厘米,技法上多用薄雕和阳纹线刻处理,效果活泼明快;

林西山景区观音峰1龛3尊的金佛像

中间为释迦摩尼像,高约2米,是整个西山乃至桂林境内最大的一尊造像。

骝马山造像6龛23尊,形体不大,身高0.49~1.46米不等,大都素衣薄裙,体态修长,面庞清瘦,神态端庄慈祥,技法上多用薄雕和阴纹线刻处理。

骝马山中的石刻

今存伏波山还珠洞石刻中的米芾《自画像》,神态自然,衣冠简朴,笔法流畅,写刻俱佳,为宋元时期绘画的佳作。

米芾自画像石刻

由宋代文学家方信孺,担任广西运判官时所刻制。

方信孺与米芾的曾孙(时任方信孺的幕僚)是好朋友,方信孺钦佩米芾的书画才华,向其曾孙借得米芾的自画像真迹,刻于伏波山还珠洞内。

而以叠彩山风洞造像为代表的宋元雕塑,体态胖瘦适中,面像文静俊秀大方,为当时佛像造型的典型。

桂林唐宋摩崖造像取材于佛经,但佛像却较多世俗成分。明代雕塑的代表系今存的靖江王陵的石人、石兽和华表,以及七星山玄武洞的龟蛇浮雕,为雕刻精细、形象逼真的写实精品。

清代桂林绘画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兴盛期,桂林籍画家几近百人,著名的有石涛、周位庚、罗存理、罗辰、李秉绶、李熙垣等;流寓画家50余人,如孟觐乙、宋光宝、居巢、居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为清初“四僧”画家之一的石涛,原名朱若极,明靖江王后裔,善画山水人物及花果兰竹,画作有《泼墨山水卷》、《墨竹》、《睡牛图》等,今海内外均藏有其画品。

石涛像

石涛部分作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著有《石涛画语录》十八章,强调师法自然,主张“法自我立”的创新精神,其绘画理论对中国近代画坛有重要影响。此外,石涛诗、书、篆亦具较高造诣,有“诗书画三绝”之誉。

RECOMMEND

Hash:0a1cc89c2d19a8a3a54b2eb13037e406e6f83e69

声明:此文由 方志广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