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仙游木兰溪上屹立近千年不倒的大桥!它有着这样的历史……

@

南门宋桥的前世今生

在县城木兰溪防洪景观公园,有一座千年古桥横跨宽阔水面,颇为壮观。他就是南门宋桥,桥的建筑特色均保留宋代风貌,极具人文、科学价值,堪称古代建筑瑰宝(如图)。

南门宋桥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又名升仙桥、仙谿桥,位于鲤城街道南桥社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由时任广东肇庆府太守的陈可大为家乡倡议兴建,其兄陈可行、陈可久捐献巨资,花二年时间方建成,据说当时桥工多达360余人。

古桥横跨木兰溪,全长171米,桥高12.6米,桥面宽4米,全部用几十吨重的巨石条铺筑,两旁石砌栏杆。桥头,立着两尊披甲戴盔手执长剑的将军雕像。建桥为防止洪水冲刷,18个桥墩全部设计为船形,两边溪岸用大松木和大石条铺垫。

在县城城关大桥建成之前,南门宋桥一直是县城与外界的交通枢纽。经历了近千年的风雨,古桥巍然屹立,见证了仙游的历史变迁。

1928年,南门宋桥原石板桥面上被铺筑水泥钢筋混凝土,改为公路桥。伴随着仙游水路运输的发展,南门宋桥下码头也日益繁荣,山区货物可直达南门桥下,来自莆田的小船也可开到桥下码头,促进了解放前莆仙之间贸易发展。1949年8月25日,中共闽中游击纵队通过此桥进入城关,解放了仙游县城。

1973年,城关大桥建成后,南门宋桥改为人行桥,结束了以往商贸云集、川流不息的历史。1980年9月,南门宋桥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古桥,风景更加美好。每当夕阳西下,居民三五成群相约桥下散步休闲、谈天说地。桥上凉风习习,放眼望去,城关大桥、仙游大桥、仙港大桥依次排列,桥面华灯闪烁、水面波光潋滟,汇成了一条异彩纷呈的彩虹。南北河滨公园灯火绚烂,游人如织。不远处城区霓虹灯交织闪烁,透出迷人的光影。

宋桥连接着的不仅是历史,也是两岸多姿的景色和多彩的生活。

今报记者 唐伟 文/图

大家都在看

Hash:3e28efacd9780f5a76db397f2294aec1bc45a120

声明:此文由 仙游今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