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前古人留下的石刻,让科普“更有料”

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许多摩崖石刻为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书法精美,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同时,这些不同年代、不同民族文字的摩崖石刻,或富于天然之意趣,或体量巨大、气势恢弘,或为名家手笔,为秀美的自然风景增加了深厚的人文内涵。

浙江丽水,古称处州,是一座傍山依水的历史文化古城南明山就坐落于丽水瓯江之南,隶属于气势恢宏的括苍山脉。山上丹崖耸峙,飞瀑流泉,幽林曲径,寺阁掩映。有石梁高阳洞、丹井仁寿寺、献花岩、弥勒龛诸名胜。

明山位于莲都区城南 1.5 公里,景区总面积12.2平方公里。南明山与丽水城瓯江相望。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括苍之胜”美誉。又有晋代以来摩崖石刻分布于各景点,散发出浓郁的人文气息,吸引着游人的眼球。

登山有石磴道可循,半山有峭壁,雨后飞泉飘洒而下。宋时面壁建有漉雪亭。稍上有爽气亭,俗称半山亭。山上有巨石长10余丈,横架岩间召唤梁,称石梁。石梁上有名人真迹。

山上寺阁掩映于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素有“廓苍之胜”美誉。山与城之间有碧波涟漪的瓯江穿流而过。隔江相望,寺阁掩映在丛林,古迹隐现于丹崖。对于这样一个淡雅清新之所,古人有诗曰:“荷香僧院静,泉响石梁幽。古洞夸仙迹,虚亭豁远眸”。山上的云阁崖、高阳洞和石梁的崖壁上留有晋以来历朝名人、学者和书画家的珍贵题刻,其中以葛洪、沈括和米芾的手迹最为著名。

明人屠隆说“好借南明一片石,同垂名字照千春”,名流题咏,丘壑生辉。

米芾书位于南明山最高出云阁崖上,字径一尺五,笔力遒劲,飘逸洒脱,风格颇似盱眙“第一山”碑刻。据当地学者介绍,米芾书法用笔俊朗,超轶绝尘,素有“风墙阵马,沉著痛快”之誉。留下来的墨迹,无论一通书札,一则随笔,还是一篇跋赞,一首歌行,无不精妙绝伦,摄人魂魄。

米芾一生放浪江湖,但留下来的摩崖石刻很少见,盱眙原有其所题“第一山”摩崖,却在明崇祯年间毁于战火,现碑刻为清代重勒,并非米书原刻。其存世真迹只有两处,一在镇江焦山,已模糊不清;再一就是丽水“南明山”,虽经历九百多年,依然清晰可辨。

丽水因南明山而添彩,南明山因米芾而增晖。每年都有大批爱好书法的游客慕名到南明山瞻仰,在山青水秀的景色中观赏米书的风采,品味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古韵。

南明山摩崖石刻,现有摩崖石刻58处,主要分列于石梁、高阳洞和云阁崖3处。石梁长达十数丈,凌空横悬,喻为“半云”、“悬虹”,刻有题记20处;高阳洞有摩崖石刻15处,多为宋人遗迹‘云阁崖有石刻12处,其中“灵崇”二字,书法遒劲,相传为东晋葛洪所书,有北宋大书画家米芾题写的“南明山”三字。崖上有一口井,名曰葛井,相传为葛洪炼丹所用的水井。

1981年南明山摩崖石刻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南明山摩崖题刻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元八年(1093年)处州太守关景晖的题刻已被磨去一半,后刻“石梁”二字。

明、清两代有关南明山游记的碑刻六方。

【葛洪“半云”】

【葛洪“悬虹”】

【高阳洞】

洞北壁北宋沈括“沈括、王子京、黄颜、李之仪熙宁六年十二月十二日游”,四行二十一个字。沈括察访两浙农田水利游南明山时所刻。

无名氏刻《高阳洞纪事》:“大宋绍兴甲子丙寅岁,洪水自溪暴涨,约高八丈,人多避于楼屋,误死者不可胜计,因纪于石,以告后来。”

【东晋葛洪“灵崇”】

本文转自 一机游丽水

Hash:0e2cd41f977b3f309d684b591414833aade9796c

声明:此文由 莲都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