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我去!快来看!轰动整个柳河!
◆ ◆ ◆ ◆ ◆
随着10后的出生00后的长大,90后不再年轻,80后大都做了爸妈,70后也与他(她)们的兄弟姊妹一起,变成了大叔大妈,更有那些60后同50后一样升格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日月如梭,太阳周而复始地东出西下,60后的我们也从天真、顽皮走向了成熟、老练,家乡的印记随着社会地发展、城市地变迁也慢慢地淡忘了许多。深深烙印在记忆中的,是那些割舍不下、涂抹不掉地对故乡的爱恋与牵挂。
▲80年代初的柳河县城
记忆中的柳河,东西两条街、南北八条路。从火车站进城,东西走向只有两条街:前道(或称前街gai、正街,现在的柳河大街)和后道(或称后街,现在的人民大街)。八条路值得一提的是柳河百货大楼东侧那条路,在现在的县医院锅炉房那个位置是贯通的;商业大厦那个位置以前是条路。从火车站走到街(gai)里,一个人要在寂静的街道上走上近一个小时,才能到行人较多的街里。商业区主要集中在前道百货大楼到拐角这一段。当年的柳河大街是柏油路面,每年春季都因路面反浆凹凸不平变成“水泥路”。87年前后,集各单位之力,路面拓宽并深挖一米多填满河沙,其上人工摆满石块后再浇上沥青,一条纯人力手工打造的柳河长安街诞生了。90年代初,振兴大街英利路至前进路段开通。
▲振兴大街雪夜
记忆中的柳河,有5个街道(办事处)、两个村和一个生产大队。街道办事处有:前进街(现在的中岗以东,为柳河工业区)、胜利街(中岗到建行那条路,也叫东街,为柳河行政区)、民主街(建行到拐角,又称中街,为柳河商业区)、建设街(拐角以西,别称西街,为柳河居民区),靖安街(25厂居民区)。每个街道有各自的居委会和派出所,五个派出所统归当时的柳河镇公安分局(在现在的民政婚姻登记大厅西侧原交警队那栋楼)管辖。镇辖村有河北村(辖王家屯、张油坊屯、王船口屯)、城南村(辖柳河场站西侧四道沟屯、城南新立屯)、东方红大队(分两块,一为柳河一中以东,冷库周围,现在的柳河宾馆以北那片区域)、另一个在城西,西门外南门外三道沟河东侧那片区域)。(东方红大队是柳河的“菜园子”,主要以种菜为业,俗称“菜队”,大队下设多个小队。)还有城南的太阳升、城东的田家屯(柳华桥以东柳河火车站以北303国道以西)、火车站西侧的乔家店(柳河火车站西侧原老钢铁厂住宅区)搞不清楚归属。
记忆中的柳河,有东门外、西门外、南门外、北门外等称呼。据父辈们回忆,柳河老城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有四门:(大概位置)东门(现在的建行附近那个路口,建行位置为东门外,二小为东门里)、西门(以前在拐角十字街西侧不远,也有一说西完小是西门里,二化为西门外)、南门(原老武装部那里为南门里,原木镟厂那个位置为南门外)和北门(西大院为北门里,其北侧原县政府家属楼县公安局家属楼为北门外,位置在拐角北侧与后道交接那个路口附近)。
▲20世纪初的柳河南山
记忆中的柳河,有东山、南山、北山、石砬山、教顶山、馒头山、雷达山(在柳河县城西南,海拔过千,视力较好的晴天可清晰看到其上旋转的天线)等。印象最深的,一是石砬山,因为山上有战壕,是理想的“打冲锋仗”所在。山下是北大河,沙子底,水流不缓不急,由南向北由浅入深,是洗澡和练习游泳的的好地方。石砬山上还有一个供水站(抽北大河水供镇内居民饮用)。其次是北山,山上有醒目的梯田,是柳河一中学生们的的学农基地。如今,南山变为居民饭后休闲之所了。
记忆中的柳河,有柳树河、小地河、三道沟河和一统河等四方环绕。柳树河:在城东,位于柳河镇东侧造纸厂与火车站间,有柳华桥将柳河大街镇内与火车站相连,发源于柳树河沟里,为季节河,水量不大;小地河:在柳河老城城南,发源于柳河镇城南小五道附近,从现在的柳河植物油厂,经体育馆北侧,至柳河九中西侧,斜穿柳河镇内。每年雨季,流量较大,经常泛滥;三道沟河:在柳河城西,其上有胜利桥,发源于海青房鹿场那条沟,经城南四道沟过飞机场西侧进入北大河,影响不大,印象不深;一统河:俗称北大河,位于柳河镇北侧,是柳河县境内第二大河(第一为三统河),发源于向阳金厂岭,原有文革桥、吊桥分别将柳河镇与王家屯、王船口相连。
记忆中的柳河,北大河河水很清,四季常流,甚至,站在岸边都可见到在水中游动的鱼。夏季的北大河,既是钓鱼爱好者钓鱼所在,又是男女老幼洗澡清洁的好地方。位于馒头山与文革桥之间的西大坝,淤泥底,水较深,成人和不听话的熊孩子去的较多;向东文革桥下不远的石砬山脚下,沙子底,游泳较安全,是小孩子们理想的洗澡游泳场所;再向东是“一撮毛”(现在的柳河镇政府南侧盛兴大桥略偏西那个位置),河水较深,多有深坑,浅处是沙子底深处是淤泥底,河北岸有菜队种植的香瓜西红柿等,河边多长柳树,水质肥沃,水性好的大哥哥们经常游到北岸,或在岸边徒手抓鲶鱼,或到北岸偷摘瓜果。小孩子水性差游不过去的,只好在南侧抓“嘎啦(gala)”(其肉可食)。每年,都会有几人在一撮毛洗澡送命。从小就喜欢玩水的我,除了上学外,每天都要去那里泡上几个小时(瓜果成熟季节,偶尔会去河北岸偷摘瓜果)。石砬山与一撮毛间的浅水处(柳河染料厂北面,水势较浅,非雨季可淌水过河),则是妇女们洗澡洗衣服的地方。
▲原柳河火车站
记忆中的柳河,交通方便。有柳河火车站、柳河客运站、柳河飞机场(军用机场,也曾通过民航)和东西大车店。火车站位于柳河城东,虽多次翻修,仍在原址,没大变化(最近听说又要通高铁^_^);客运站几经搬迁,从原二小道东小车停车场西侧那里,迁到工商大厦对过农贸大厅北侧,最后落户于现址(柳华桥东);通化柳河机场通航于20世纪90年代,航站楼位于现柳河水厂正南(现已破败不堪),有联合航空公司的飞机通往北京南苑机场,飞过安—24,跑过运七,每周二、周五各有往返,最初票价单程260元人民币;东街大车店(也叫东街大车社)在百货大楼东南,柳河大街南侧(现在的汇益万家超市那里);西街大车店位于西街柳河大街道北,胜利桥东侧小河西侧。
记忆中的柳河,城南是“粳地”(水田),城北是菜地(供应柳河人的应季蔬菜),城西飞机场的飞机是歼5、歼教5的,歼6是当时最好的战斗机。那时没有歼7。不知干什么用的俩膀的运五飞机也常驻机场。机场跑道边上长满了婆婆丁、白花草、车轱辘菜等野菜,放学后大家或拿筐,或带袋,去那里采野菜回家喂猪喂兔子。飞机场北侧过河有馒头山,山顶是观察飞机起落的好地方。现在的脑海里,还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一架歼6飞机起飞时,飞了三次都没飞起来,最后掉在地面爆炸的瞬间。
▲和兴大桥雪夜
▲80年代初的钓鱼台桥
记忆中的柳河,城中有四座桥:柳华桥(建于1951年)、文革桥(建成于1966年10月)、胜利桥(建成于1968年)、钓鱼台桥(建成通车于1983年),还有一个镇内通往王船口村的吊桥(钢链悬挂,上铺木板,人走上去或有风吹会晃动,胆小的不敢上。位置在现在的龙兴大桥西侧王船口桥原址)。进入21世纪,又陆续新建了柳兴(胜利桥西北)、盛兴(柳河镇政府南侧)、和兴(柳河商厦联建楼北侧)、龙兴(王船口东南侧)、长兴(柳河县公安局新楼北侧)、新兴(G303线道东木王工业区东南,钓鱼台桥东面)大桥。
记忆中的柳河,楼房屈指可数,好像都是二层。北面有“人委”楼(原来的县革委会、县委党校、现在的阳光保险那个位置),街里有老五金商店楼(现在北方宾馆西社保公司那栋楼西侧)、百货大楼(现在的XXX),柳河邮电局老楼,东门外有座“小白楼”(原柳河县工业局办公楼,现在的县政协那个位置),柳河县革委会招待所(建于1972年5月,现在的县政府),南门外的老武装部楼(位置在现在的西市场南、军民路西侧),在武装部楼对面东南侧不远,有个地方叫黄磨坊,那里有一口天然水井,水质不错。
▲80年代初新建的统建楼
记忆中的柳河,大家都住在平房里,独门独院地不多,私家房也不多。当时虽然穷,但都在岗,有工作,没有“下岗、自谋”这个概念,住在街(gai)里的,不是国家干部(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就是工人,单位有自建的单位家属房(公房),面积每户2、30平到4、50平不等,除部分领导住60平以上的大房外,其他上班族基本上都是一家六七口十几口人挤在小房子里,人均居住面积几平米,老少间、南北炕在当时就算不错的住宅了。84年,县里在原毛纺厂东侧开始统一新建住宅楼,城镇居民开始住上了楼房。
记忆中的柳河,有三个大门洞(俗称,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居民住宅)。一个在五小对面,前道道北,临前道,半封闭,从五小放学,穿过大门洞可到后道老水利局打井队和烟厂那里;一个在原人委楼西侧,后道道北,全封闭,里面有个正宗的四合院;一个在柳河旅社东侧二小西侧,前道道北,半封闭,穿过可到后道。
记忆中的柳河,有几个防空洞。在老“人委”西南角,有个防空洞入口,是镇内的人防工程,有门有锁,多深多远不清楚,夏天里面经常会有积水。在北山和石砬山根底下,也有两个防空洞,是傍山修建的。小时候常去人委附近那个躲猫猫,去石砬山那个打冲锋仗。但人小,洞黑,谁都不敢往太里面去。
▲80年代初新建的柳河县委县政府
▲柳河县政协,小白楼原址
记忆中的柳河,县委县政府当时叫县革委会或者人委,位置在现在的柳河阳光保险公司那里。在人委东南角,是县直幼儿园。81年,在现在邮政局那个位置建起了混凝土圈梁半框架结构的四层县政府办公楼。从这个位置到柳河东影院,建楼前,是斜跨柳河大街连在一起的“水泡子”。老县委党校在拐角二商店斜对过(拐角十字路口西北角,原二副食道北)。原柳河镇政府位于百货大楼对过道南(现在的国税局西侧),后迁往柳河镇瓦厂东北角,现落户于柳河盛兴大桥北岸。
记忆中的柳河,汽车不多。人委的政府车队也只有几辆小车。有印象的,一辆是类似老解放车尖头前脸的吉普,一辆是前面有类似网格筛子状平头前脸的苏联轿车。常来人委大院玩耍的孩子们不怕看门的大爷,却十分惧怕开小车的两位司机叔叔X大胖子和X瘦子,因为他们每次见到小伙伴们都喊着要“割JJ”。
▲最初的柳河镇内交通工具
▲柳河客运站(象不象柳河宫连馆?)
记忆中的柳河,城市交通少有公交车,更没有出租车。从火车站到街里,印象最深的,要数那个每天接送站的、大家称之为“长龙”的连接式公交车。后来陆续出现了带有出租车性质的毛驴车、“三驴子”(机动三轮车)、“板爷”(人力三轮车),直到现在的带有明显标志的出租车。原柳河客运站(建于70年代末,现小车停车场西侧)建成后,很长时间内一直纠结于为什么客运站不叫客运站而叫空连馆(也有同学读做宫连馆的)呢?
记忆中的柳河,绝没有私家车。上下班除了有条件的单位或者够级别的人骑着单位发的自行车(公车),就是“11路”。鲜有的汽车驾驶员特别是开大车的则被认为是蓝领中油水最大最肥的差使了,家里有个开车的,一般说来,吃喝绝对不是问题。
记忆中的柳河,最常见最普遍的交通工具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一直需要凭票购买(有钱都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自行车。有手闸的,有抱闸的,还有脚闸的。牌子较亮的,手闸车依次为永久、凤凰、飞鸽、红旗,当然,抱闸带转铃全链盒的那种是顶配最好的。对于那些偏爱脚闸车的,会选择金星、大金鹿等。那些能弄到自行车票买到自行车,或者在五金公司上班,邻里面前老有面儿了。小时候孩子们学骑自行车的方法无外乎两种:掏裆和骑大梁,蹬几下停一停,很累^_^。学车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麻烦就是脚蹬拐摔弯了,车把歪了则居其次。
记忆中的柳河,普通居民的家用电器设备不多。条件好一些的有收音机——“红灯”牌六灯交流收音机(收音机中的佼佼者),差一些的有个半导体收音机就不错了。录音机的出现应该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年轻人留着披肩长发,花衬衫,喇叭裤,手里拎个“三洋”牌录音机,走在街上,闪倒一片。
记忆中的柳河,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电视机绝少会做为家用电器出现在普通百姓家里,既使是9英寸黑白的。进入80年代中期,电视机特别是彩色电视机开始普及。国产牌子较好的有凯歌、飞跃、金星等。非国产的有三洋、飞利普、夏普等。小时候小伙伴们为了看上电视,趴在铝线厂放电视那屋的窗台上挤着看,赶上管电视的人心情不好的时候,窗台都不能靠前。当时收看电视要在外面立个室外天线,遇到人家不让看电视的时候,大家就不停地晃动天线木杆——你不让我看,你们也看不成 。
记忆中的柳河,居民的穿着单一,颜色单一,面料单一。大人们男的基本上都是色彩较深的中山装、人民服,在工厂上班的,则穿着劳动布的蓝色的工作服。孩子们盼过年,一是过年了有好吃的(能吃到肉),再就是过年了能混到一身新衣服穿。喇叭裤流行之前,年轻人的打扮是“吊腿裤子小白鞋,尼龙袜子露半截” 。
记忆中的柳河,黄军装、军挎、军帽流行一时,无论男女。“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每年政法机关的公审公判会上,都会有因抢军帽而失去自由的人。83年的一个深夜,4、5个20岁左右的小青年走在街上,边走边唱当时的流行歌曲,感觉往日喧嚣的夜晚忽然平静了许多,似乎发生了什么,满大街上只有他们几个人。疑惑万分的小青年们次日才得知原来是“严打”开始了,好在前夜他们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只是玩玩嘴,也做不出什么事^_^)。之后不久,当年柳河几个小有名气的人就被送去五道岭。
▲柳河一中原貌
▲原址翻建后的柳河一中
▲现在的柳河一中
▲80年代初新建的柳河朝中
记忆中的柳河,有7所小学4所中学,都是平房。小学分别是一小(前进小学,位置没变)、二小(以前叫东街小学、东完小,后改为柳河镇中心小学、胜利小学,现在的柳河商厦那个位置)、三小(原县直小学,70年代中后期三小黄了,改为柳河镇中学,后又改为柳河八中)、四小(以前叫过五七小学,后来改称柳河镇第四小学,70年代末改为柳河县实验小学至今)、五小(以前叫西街小学,又叫西完小,后改为建设小学,老地方,据传也快黄了)、六小(城南小学,在柳河镇四道沟村北)、朝小(柳河镇朝鲜族完全小学,原在县医院东侧食品加工厂南侧,英利路道西,振兴大街道北,现在的柳河县教育局那个位置,东侧有条小道去往新立屯)。中学有柳河一中(现址)、柳河七中(后来改为柳河二中,位于现在的柳河职校)。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原柳河镇中学改为柳河八中(校址为原三小所在地,后又改为柳河县职业中学,校址迁往原柳河二中)、成立了柳河九中(现址)、新建了柳河县朝鲜族完全中学(现址,位于柳河镇新立屯)。86(87)年,柳河长青小学成立(现址)、90年代初,在长青小学对面成立了柳河十中(现址)。
记忆中的柳河,在三小东侧与朝鲜族学校之间,有一片较大的杨树林。树林以东是水田地,没有人家。道北路边当时是柳河县医院的太平间(原县医院与朝小之间,现在的县医院和教育局前面那排平房西侧道北),每年都会有好多未成活的成人手掌大小的婴儿或包或裹被丢弃在杨树林内,引来无数乌鸦林中盘旋进食,从头到脚骨骼清晰可见,放学晚了都不敢一个人回家。有一次,同学们课间玩耍时,听到树林中有哭声,原来是一个一息尚存的被遗弃的婴儿,大家猜测是大姑娘生的。
记忆中的柳河,新生是在冬季寒假开学后的春季入学。大概在1975年,改为暑假开学后夏季入学。本应75年寒假毕业的五年级学生多念半年,76年暑期毕业。当时实行“九年一贯制”,小学五年,中学四年,高中二年级中学毕业。
记忆中的柳河,小伙伴们玩的虽然不是现代化,但绝对称得上多样化。放学后,女孩子跳皮筋、跳格、丢口袋、chua(三声)嘎啦哈(ha四声),男孩子弹溜溜、打pia(四声)ji(轻声)、溜轱辘圈、打冲锋仗、打雪仗、滑冰车、打嘎(ga二声),十分有趣。逢年过节,则拎着各种自制灯笼,邻里之间挨家挨户串门拜年。喝的虽然没有这个奶那个汁,但三分钱的冰棍、五分钱的雪糕、七分九分一杯的冷饮还是有的。
▲柳河化肥厂原貌,正门
▲原柳河化肥厂厂内
▲地方国营柳河石棉制品厂,正门
▲原柳河中药厂
记忆中的柳河,工厂是国营的(其中绝大部分已经成为了历史)。工厂大门口的厂牌上,都用竖体字写着“地方国营柳河县XXXX厂”(现在看不到类似的牌子了),十分醒目。印象较深的,有柳河化肥厂(也叫柳河第一化工厂,产品有碳酸氢铵等,在现在的柳河修正阳光城住宅区,是通化二密化肥厂的前辈,破产后包括地皮500万卖了)、柳河县第二化工厂(五小西侧道南柳河印刷厂对过,产品好像是什么钾)、柳河县第三化工厂(生产炸药的,厂址在柳河树村那条沟)、柳河酿酒厂(军人服务社西侧,高度白酒“柳河老龙岗、柳河白酒”是它的骄傲)、柳河石棉厂(金典花都那一片地方,初期有石棉、保温材料,后来又生产汽车刹车片等)、柳河玻璃丝厂(石棉厂对过道北,产品用途不详,只知道有可以玩的玻璃“溜溜”^_^)、柳河通用机械厂(原为柳河镇铁工社,也叫“洋铁社”,在原柳河客运站对过,现在的小车停车场西南,生产过单桶洗衣机)、柳河电机厂(现在的什么一条街,生产各种电机,产品远销省外)、柳河植物油厂(产品有食用大豆油,曾经也是抢手货。原在东完小对过现在的振兴大药房以西那里,后搬迁到柳河粮库东侧、往场站的专运线附近)、柳河低压开关厂(后改为柳河电力电容器厂,在原柳河电影院南侧、现实验小学对过。产品有各种机床开关,有些半成品做烟灰缸不错,是吸烟人的最爱)、柳河钢铁厂(好像是在火车站附近乔家店那里)、柳河造纸厂(原为柳河造纸社,在柳华桥西侧柳河大街道南,现在的XXX药厂那里)、柳河木工厂(原柳河镇木工社,位于原柳河县公安局西侧道南或原县社西侧。生产家俱,也可以带料加工)、柳河鞋厂(原柳河镇皮革社,后改为皮毛制品厂,现在的工商大厦东侧,生产各式男女皮鞋,虽款式老旧,但质量不错)、柳河县服装厂(原柳河镇缝纫社,原在一副食东侧柳河影剧院西侧,后迁往四小东侧现在的文化大酒店那个位置。对外批量加工劳动服工作服等)、柳河汽车附件厂(瓦厂对过道东,好像与一汽有关)、柳河镇瓦厂(现在的四小东侧军民路道西,产品有大小规格不一的水泥瓦)、柳河木镟厂(黄磨坊北侧,军民路东侧、老武装部东南斜对过,产品说不清楚,但有家庭烙饼包饺子常用的“擀面杖”和冬天小孩子常在冰上玩的“嘎”<ga二声>)、柳河县染料厂(后改为柳河北师大化工厂,在北门外张油坊村河南岸,现河北新区滨河北路与惠风路连接处东南河对岸。生产各种染料类似于油漆的东西)、柳河县粮食加工厂(有对外加工业务,在南门外专运线附近,柳河粮库东北角)、柳河肉联厂(杀猪的,也叫冷库,在柳河宾馆道北)、柳河印刷厂(原二化道北,老柳河人都知道的产品是扑克——翠鸟牌)、柳河县毛纺厂(现在的柳河少年宫以西,生产各种规格的毛线,妇女们的最爱)、柳河县铝线厂(原柳河县看守所西侧,分布于后道南北两侧 ,产品有各种规格的铝线,是小伙伴们最喜欢的地方,原材料、边角料都可以捡来卖钱。后改为柳河复合肥料厂,花了好几年,投了不少钱,没出什么产品就黄了。作用最大的还数粉碎用的铁球,制作健身哑铃必备^_^)、柳河卷烟厂(原柳河木工厂正北,后道道南,柳河铝线厂西侧,其西北是回族坟。产品有林海牌香烟,烟丝也可以自做卷烟,味道不错)、柳河县食品加工厂(原柳河电机厂西大门对过,生产各种饼干、糕点)、柳河长青药厂(现在的好声音KTV那里,曾红火一时,据说通化东宝的首任老总就是该厂出去的)、柳河中药厂(原柳河二中东侧空地新建,柳河气象站对过。传闻山东三株药业空手套白狼入主后,该厂就变成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此外还有一个军工厂5711厂(也叫25厂,产品不详。厂址在靖安街,20世纪90年代军转民,后部分厂区迁往河北秦皇岛市区,老厂仍在)。
记忆中的柳河,也曾有过好多知青厂(应该是大集体的)。至今能想出名字的(厂址记不清了)有柳河化肥塑料袋厂、柳河毛纺知青厂、柳河四化、柳河五化(产品有乳白胶、涂料等。在前道道南,原柳河县公安局西大门对过道南)、柳河光华塑料厂、柳河长青包装厂、柳河涂料厂、柳河粮油食品加工厂、柳河兴化印刷厂、柳河知青大修厂、柳河绝缘材料厂、柳河电机知青厂、柳河汽车配件厂等等。
记忆中的柳河,有好多国营公司。印象深刻的有:柳河县木材公司(现在的XXX药厂)、柳河县日杂果品公司(一小对过道南)、柳河县土产公司(九中斜对过道南)、柳河县联营公司(现中岗东北,新华书店东侧那个楼)、柳河县生产资料公司(原址在柳河大街道北、东完小东侧、老客运站西侧现在的柳河建行那个位置,后迁往原柳河化肥厂对过道南)、柳河县货运公司
(位置农贸大厅南侧、原包子铺对面现在的新天地商场那里)、柳河县食品公司(好像是在原柳河镇政府西南,星河大夏东侧)、柳河县百货(批发)公司(原五金商店对过,道南)、柳河县五金交化(批发)公司(在现五金商店北侧)、柳河药材公司(原柳河革命烈士纪念碑原址)、柳河县糖酒副食品公司(百货大楼道南,原柳河镇政府西侧,现在的柳河友谊商场那个位置)、柳河县烟草公司(原与糖酒公司一家,为柳河县副食品公司,分家后在东门外小白楼办公,后在中岗西北角公路段道东建新址办公,现迁于振兴大街柳河供热站西侧)、柳河县燃料公司(也叫煤建公司,位置在现柳河医院西侧)、柳河县饲料公司(柳河粮库东侧,粮食加工厂附近,生产各种猪饲料鸡饲料)、柳河华龙公司(养鸡的,华龙公司有内部未上市的股票,股价从1元到1.20元到0.05元,最后废纸一张。亏了大部分人,也肥了一小撮人。最后是“鸡没了,公司黄了,人远‘消’海外了”。位于柳河火车站西南太平桥南G303国道两侧)、柳河凯帝公司(养猪的,也有未上市股,位于华龙公司南侧,也黄了)。
记忆中的柳河,取暖做饭不用电,烧煤。凭票供应,用手推车推。冬季每户每月0.25吨,夏季0.2吨。好像有三个供应点:县医院西侧煤建公司一个、南门外粮库专运线(现在的柳河交警队车辆检测所)一个、中岗路铁道专运线北侧(石棉厂南山脚下,现金水源大酒店小地河北侧)一个。当时的家庭用煤还需要兑黄土,挖黄土的地点基本上有两个:一是在飞机场西侧老虎站那里,一是在五道岭顶,每年也得拉几车。
▲原柳河百货大楼内景
▲柳河中街商店,原址为三副食。右侧为原柳河县工商银行
▲原柳河县政府招待所
记忆中的柳河,商店饭店旅店也是国营的。百货类商店有百货大楼(也叫柳河百货一商店、柳河百货商场,现址)、百货二商店(俗称“拐角”,也叫百货三商店、朝鲜族商店,拐角十字路口东南角,现在的XXXX那个位置)、站前百货商店(火车站西北角)、生产资料商店(前道道北,现在的公安局家属楼那里)、老头商店(前道道南,位置在现在的星河大厦偏西)、日杂商店(前道道南,其东侧老头商店,现在星河大厦那里)、环城供销社(前道道北,原老头商店东侧)、五金商店(道道道北,后改为五交化大楼,现在的社保那里)、五金二商店(前道道北,在小白楼西原东方饭店西侧有线电视收费处东侧那个位置)。副食品商店有一副食(前道道北,后改叫西市商场,现北方宾馆)、二副食(前道道南,拐角二商店西对过)、冷食店(前道道北一副食东侧一个、前道道南二副食西侧一个)、回族副食品店(前道道北,原五金商店西侧)、肉店(前道道北,原回族副食店与五金商店之间)、三副食(前道道南,后改为柳河中街商场,现在的中国银行对过)、站前副食品商店(站前百货商店北侧)。饮食服务类有国营饭店(前道道南,后改为八仙阁,现在的古楼那里)、回族饭店(前道道北,老邮电楼对面,现柳河移动公司对过)、站前饭店(站前百货商店西侧,三家店是连体拐角房)、包子铺(前道道北,位置在现在的工商大厦与小车停车场间的花坪那里)、小食堂(前道道北,现在的喜利多东侧)、龙岗酒楼(前道道北,在柳河酿酒厂东侧)(还有二三四五饭店,位置记不住了)、延风朝鲜族冷面店(前道道南,原货运公司西侧,现小车停车场对过),旅店有柳河县政府招待所(前道道北,现柳河县政府楼)、国营柳河旅社(前道道北,百货大楼东侧道东,二粮店西侧拐角,其道南对过是东大车店。即现在的江氏洗浴中心那个位置)、站前旅社(原站前饭店西侧),柳河照相馆(前道道北,老邮电局楼对过,原回族饭店东侧)、柳河浴池(也叫大众浴池,原一副食道南,国营饭店东侧)、德顺兴药店(柳河大街道南,邮电局道东,新浪潮洗浴中心那里)、柳河图书馆(新华书店南侧,前道道南,德顺兴药店东侧)、国营理发店(德顺兴道北)、新华书店(前道道北,国营理发店东侧,现在的粮食局家属楼)、柳河钟表社(前道道北原新华书店东侧,回族副食店西侧)、柳河刻字社(原回族饭店东侧,移动交费大厅对过,柳河大街道北)、柳河缝纫社(前道道北,原在五金商店东侧一副食西侧,后改为柳河被服厂,搬到一副食东柳河剧场西侧,后又迁往实验小学东侧道西自来水公司北侧)、柳河邮电局(前道道南,现在的柳河移动公司交费大厅那个位置,有座老楼)。
记忆中的柳河,有两个较大的露天东西小商品市场(个体户),分别是西街小市场(现在的不夜城那条街)和东街小市场(现在的工商大厦往南农贸大厅附近)。经营各种日用百货商品和农贸产品。后个体小商品集中于新建的柳河工商大厦,农贸产品集中于东西两个农贸大厅。
▲柳河剧场
▲柳河东影院
记忆中的柳河,有一个剧场一个电影院。柳河剧场(前道道南,原址在拐角西侧原柳河县公安局对过,后来是柳河县供销社所在地。70年代中期,在现在的喜利多洗浴中心那个位置新建,也叫柳河影剧院)、柳河电影院(原址后改为柳河曲艺厅,就是现在吕剧团那个位置。80年代初,在柳河县政府招待所西侧的一个水泡子上,建起了现在的柳河影院【也叫柳河东影院】),票价学生票5分,成人票1毛,电影特别长的或者宽银幕类的1毛5分。当年的电影院放映大厅是东西向,厕所在其北侧,有一个小窗户(成人钻不过去),是逃票看电影的捷径。放映大厅内,都是五六个人坐在一排的长条靠背椅,观众少的时候可以躺下。当年柳河电影院放映王心刚主演的电影《侦察兵》,每天播放近十场,有人三天内通过翻窗、用假票混等办法逃票,二十二遍看下来,基本上电影演员的台词都能背下来了:报告长官,步兵32师炮团二营五连连长疼死鬼向您报告,我连正在操练……^_^ )。
▲改制前的柳河县人民医院,公立
▲柳河妇幼保健站,原址为柳河镇医院
记忆中的柳河,没有私家诊所,有两家公立医院:柳河县人民医院(现为吉林柳河医院,90年代原公立医院卖给个人,也曾发过内部股,至今有年息,无红利。原址在柳河粮库北侧军民路东专运线路以南那个位置)、柳河镇医院(拐角二商店道北)。(拐角十字路口东西南北分别是东南百货二商店、西南二副食、西北县委党校、东北镇医院。)80年代期,柳河县委党校搬到原人委楼后,对过的柳河镇医院迁入并改名为柳河中医院,柳河妇幼保健站迁入原柳河镇医院的位置。
记忆中的柳河,有九家粮店。一粮店(原东完小西侧,现在县粮食局办公楼那个位置,当时与柳河县粮食管理所在一起)、二粮店(在军民路东拐角二商店南侧连体房)、三粮店(应该在今天的金典花都东侧)、四粮店(在原公安局西侧道北,道南是原柳河县木工厂)、五粮店(在柳河酿酒厂对过,柳河大街道南)、六粮店(在靖安街5711厂厂区)、七粮店(在火车站西北,原站前饭店西侧,其北侧是铁路供水段)、八粮店(在原县武装部南侧,黄磨坊大井道西斜对过)、九粮店(柳河火车站西北,原站前饭店西侧)。
▲迁移至北山的革命烈士纪念塔
记忆中的柳河,县城中心有座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塔。与共和国同龄,其周围是一个小型广场。位置在原柳河电影院西南、低压开关厂正西、四小西北、柳河瓦厂东北那个方方正正的地块。
记忆中的柳河,有座灯光球场。在原柳河电影院东侧,后来的县财政局南侧,面积差不多一个足球场大小,内设几个露天蓝球场,球场上架设着成排的照明电灯。后迁到现在的县人大办公楼东南,柳河县文化馆南侧。
记忆中的柳河,20世纪80年代末,镇内居民住宅电话开始普及,电话号号码是四位数。90年代初有了BP(传呼)机,开始是数字式,后来变为汉显,别(bie)在腰上,B儿、B儿地叫声一响就赶紧可哪找电话,很提派 。没过几年,随着二哥大(需要自已架设天线)、大哥大、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的登场,BP机成为了历史,数字、汉显,直板、翻盖等各式手机大众化,摩托罗拉、诺基亚曾风靡一时,取而代之的,是今天的苹果、三星、小米、华为等智能手机。
记忆中的柳河,20世纪90年代中期,刻钢板油印、铅字打印等学校和机关单位的打字工具逐渐消失,被带有初级计算机性质的四通打字机取代。90年代末,8086、80286为内核的计算机等先后登场,直到进入奔腾时代,操作系统也由DOS变为WINDOWS,计算机做为多媒体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21世纪初人们最离不开的多媒体工具。20世纪末的柳河,月薪不过百,用28.8KB的MODEM拨号上网,传输速率每秒28.8K,上网费以分钟计,每天上网几小时,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
记忆中的柳河,有誉享省内外的“柳河长安街”。1987年新修的柳河大街被称为“柳河的长安街”,双向四车道,长达八华里,在省内外也是小有名气的。每到春天,柳河大街两旁的杏树,一夜之间,杏花竞相开放,白的、月白的、红的、粉红的,引来蜂蝶飞舞,秀美异常。走在街上,那心情——老美了!那个年代,好多外省公司业务员都选择在春季来柳河,就是为一睹柳河长安街的春季芳容。
▲95年大水时,现在木王那个位置
记忆中的柳河,两次涨大水。76年大水,水位淹没文革桥孔洞顶端,北大河中布满了被洪水冲下来的猪、烧柴、木头等,清楚地记得当时有人站在文革桥上捞猪的情景。人民大街以北水深过膝。95年大水,钓鱼台桥以南一片汪洋。
▲80年代初的月牙泡
记忆中的柳河,城东北有个“月牙泡”。大概位置在北山与G303国道交汇处,现在的XX药厂北侧中华大街那个位置。面积不大,周围是菜地,四季有水,淤泥底,水深过顶,泡子里青蛙、老头鱼、鲶鱼较多,还有令人讨厌的“蚂条”(也叫蚂蟥、水蛭,吸血,常叮在青蛙的肚子、人身皮肤细嫩处如腋窝、大腿内侧、肛门周围不下来,非常讨厌。被蚂条叮过的地方会血流不止。同山上的草爬子一样,在野外被叮上以后不要硬揪硬拽,要突然发力拍其附近皮肤或用烟头烤,否则吸盘会断入肉中被传染疾病)。
记忆中的柳河,有个地方叫“五道岭”(位于王家屯和包大桥之间),是柳河的“菜市口”。记得一次公判后对罪犯执行枪决,乳白色的脑浆飞溅十几米远,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触目惊心”。身旁的小伙伴有胆大的,边看枪决,边嗑瓜子,神态自若;胆小的回家后几天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记忆中的柳河,有个地方叫“西大院”,即柳河县看守所。(位置在人民大街西侧后道道南,原柳河县公安局北侧。西邻柳河县铝线厂,西北为回族坟。)监狱四周原为土墙,墙基有四米厚。常有囚犯翻墙越狱。20世纪70年代,推倒土墙,加高新建砖墙,上设电网。
记忆中的柳河,有个地方叫“回族坟”。位置在原柳河西大院西北,柳河铝线厂西侧原水利打井队北侧,后道(人民大街)道北,现在的兴龙湾那片地方。是一片坟地,面积较大。70年代在柳河铝线厂附近盖房挖基础、挖地窖,还经常会有人挖出腐烂的棺木、骨头之类的东西。回族坟西靠北大河,以南是居民区,以北、以东是菜地,其东北北大河南岸是染料厂,地势空旷,冬季曾有狼出没。
附:柳河镇新旧概貌对比图
——80年代初柳河镇地图
——80年代末柳河镇地图
——21世纪初柳河街路图
——现在的柳河谷歌地图
看完这篇文章,小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太亲切、太熟悉、太温暖了
我亲爱的家乡——可爱的柳河,我爱你
就想陪着你!
这篇文章一定要 分享哦~ 让更多柳河朋友看到
文中部分内容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Hash:a49ebdae283b9b3a4986af5b5511b3931bdf954d
声明:此文由 触摸柳河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