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楼”考议|王雪农

山海关澄海

明清两代,山海关是国家政治中心北京东方门户,军事地位和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这座关系京城安危的雄关及其所在长城上,建设有多座城楼建筑:“镇东楼”、“迎恩楼”、“威远楼”、“望洋楼”、“服远楼”、“威远楼”、“临闾楼”、“牧营楼”、“靖边楼”、“澄海楼”等等。这些或耸立在关城或雄踞于长城上的楼阁建筑,就是本文所说的“关楼”。

每见山海关“关楼”的楼名,都让人产生些思考和联想,这其中既可感受到当时山海关的重要地位,又可见当年命名官员的见识及良苦用心。

山海关“关楼”并不是同一个时期修建的,但它的命名思想理念却相当一致,这就是都赋有特定的方位意识及针对事物,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指向性明确,有不约而同的规律性。

镇东楼又称“天下第一关”城楼,是山海关东门的城楼。这个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与山海关关城同时落成的城楼,是山海关三座最早的城楼之一,他是山海关创建者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经手之作。徐达当时官拜大将军,他是在多次与北方和东北方殘元势力武装较量之后修筑的这座关城。

明初太祖洪武时期,明朝东北方军事所及和有效管辖范围,就是在辽西一带。新筑的山海关是当时明王朝的东方重镇。因而,把山海关城东城门楼命名为“镇东”用意是明确的:就是要让这座新筑的雄关伟楼坐镇东方,成为朱明王朝的东方门户,震慑住关外桀骜不驯的马背民族。

而与镇东楼同时落成、并与其相对的西门楼“迎恩楼”就另是一番含义了。迎恩楼也是徐达经手于1381年建设的。这座城楼从落成之日起,就因其朝向而决定了它的命名取向。山海关西门朝向的是中原腹地,无论是洪武年间的南京还是永乐之后的北京,这座城楼都是面向着帝都方向,承受沐浴着浩荡皇恩,是一座承接天恩的门。叫“迎恩”这样的名字,在有皇帝的封建时代是再恰当不过了,皇帝听了必然开心,也是对臣民特别是镇守官员忠诚意识的提醒。

时隔370多年之后,喜欢舞文弄墨、卖弄风雅的清朝乾隆皇帝,给这座楼又挂上了一块匾,匾文是“祥霭榑桑”四字,意思是感受温暖阳光的东方之地。“祥霭”是和煦的阳光;“榑桑”之“榑”通“扶”,“榑桑”即“扶桑”。《说文》曰:“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山海关北门上的“威远楼”,建于明朝天顺七年(1463年),这是山海关城建史上的第三座城门楼。“威远”的含意很明显。北门楼面向的是北方,这是明王朝从始至终都视为重点防犯对象的蒙古残元势力的所在之地,因而,“威远”就是威服远方的蒙古残元势力,时刻把北方的“边患”放在心上。

“威服远方”是明朝一代统治者及边臣的希望和理想。可惜的是,这座寄寓着人们心愿的城楼却不争气,据说是城门方位有问题,卦象在“离”位的北门常常被火神爷光顾,即便是修建了供奉其神位的火神庙也不能解决问题。几次火灾之后,焚毁的北门楼就修也不修了,仅留下了一个城门和城楼的名字。

南门楼“望洋楼”在关城四座城门及城门楼中修建的时代最晚,它是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修建的。南门楼面朝大海,因而命名“望洋”。当年修建南门望洋楼时,山海关城南是地势开阔的平原农田,站立在城楼之上,大海波涛尽收眼底。南门楼近海、望海、与水有缘。

与水有缘没遭受过火燹是事实,但它却逃不过帝国主义炮火的浩劫。1933年“榆关事变”中,日军侵略军的飞机大炮把这座城楼夷为废墟,数百名抗战英雄血洒城头,也未能挽回它遭受劫难的悲惨命运。

除过上述四座关城城楼之外,山海关外城“东罗城”前端的“服远楼”也相当有名,来山海关的人经常问起写有“山海关”的关名匾在什么地方?它就置设在这座城门之上。

服远楼面向东方,是山海关东向的第一道门。如果说山海关是京城的东方屏障,那服远门就是山海关的前门户枢。明清时期,关外来客、贡使朝京,都要先经过东罗城服远门,在这座门内验换过牒文之后,才能够进入关内。

“服远”的楼名同“镇东”、“威远”一样,是表达着一种宣示和期盼,那就是期盼关外的土地安宁顺服。服远门额上的“山海关”青石匾,镌刻年代是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这一年是服远楼和东罗城修建落成的年代。

服远门额上的“山海关”石匾,今天因年代久远而剝蚀严重,字迹已模糊难辨。有趣的是,如站的远些还能分辨出“山海关”字形,但要站近些,反而是难以看清,尤其是“关”字,仅可见外框“门”字,里面的笔画则模糊难辨,因而有:远看“山海关”,近看“山海门”之说。

山海关的老人告诉一个看匾诀窍,即:午前10点左右看匾。这块面向东方的石刻匾文为阴线双勾体,早晨阳光正面照射,平光下浅细字迹无法辨认;中午或下午,匾文又处在阴影之中。上午10点左右的太阳照射角度是侧光,侧光会把凹下部分的匾文印迹显示出来,即使是较浅的部分。当然,这还要看天公是不是作美,如果是阴天就另当别论了。

“威远”、“临闾”、“牧营”、“靖边”及南海端头的“澄海”五座楼,是明代万里长城线上的5座楼,特别是澄海楼更是被称为明万里长城临海的第一楼。

这里说的“威远楼”与山海关北门楼名称相同,与关城东南角靖边楼对应,坐落在山海关关城东北城角,山海关志书中称它为“威远堂”。这座楼建楼的策划是徐达建关时拟定的,形制为角楼。但徐达未来得及实施其计划,便奉调回京了,建楼的事宜也就搁置了下来。

明中期嘉靖十四年(1536年),驻关的兵部分司主事孙应元再次启动建楼。孙应元修建的威远堂并未按徐达原拟的角楼修建,他建的是一座供守城士卒戍驻的三间厅堂,楹额侧仍依“威远”二字。在当时,威远堂的修建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嘉靖朝中后期,正是蒙古土蛮部(后称“土默特部”)犯边最为严重的时期。

“临闾楼”和“牧营楼”,是山海关正门“镇东楼”北、南两侧的两座城楼。临闾楼地处威远楼和镇东楼之间;牧营楼地处镇东楼和东南角楼靖边楼之间。这两座楼的修筑与山海关东罗城的修筑有直接关系。

康熙八年《山海关志》记载:“临闾楼在东城上接东罗城北角处,明万历十二年建。因建东罗城接连关城,虑有不测,特置楼设军。”也就是说由于修筑了连接山海关主城墙的东罗城城墙,一旦敌人攻破东罗城,就可以顺东罗城城墙进而攀上关城。因而要在东罗城城墙与关城主城墙相接的部位建一个驻兵的城楼,用以加强这个城防上的关键部位。

“临闾楼”和“牧营楼”的命名含义志文不载,以往的著述中也从未提及。有一本近年出版的秦皇岛导游书对此表述说:“‘临闾’是什么含义呢?’临’是靠近、接近的意思,‘闾’是民居、人烟的意思。爱国诗人屈原的官职‘三闾大夫’,就是管理民居,管理城市的官员。‘临闾’说的是‘靠近民居’。过去山海关之外,荒无人烟;进了山海关,人口稠密,城镇繁荣。所以这个楼叫做‘临闾楼’”。这样的表述是一种曲解的望文生义。

首先说“闾”。“闾”《说文》的解释为:“里门也。”《汉字大辞典》说:“里、巷的大门。”伸申义有“泛指乡里”之义。没有“民居、人烟的意思”。

至于屈原“三闾大夫”的职责,唐朝裴駰《离骚序》是这样表述的:“三闾之职,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原序其谱属,率其贤良,以厉国士。”可见“三闾大夫”是掌管楚国公族宗族事务的官员,与“管理民居、管理城市的官员”风马牛不相及。

那临闾楼的“临闾”是出自什么典故呢?这就是科举出身的明代饱学官员们见识及用心所在了。所谓“临”是“临近”的意思。但临近的是什么呢?山海关外有一座名山,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方镇山——医巫闾山。医巫闾山,也称闾山。古称于微闾、无虑山,地处今辽宁北镇市境内。自隋朝开始,此山便成为华夏“五大镇山”之一,元、明、清帝王登基时,都照例到山下北镇庙遥祭此山,故其声名日隆,一跃而为东北名山之首。矗立在山海关东城墙上的这座城楼因面对和临近东方名山,取其字而命名,既符合方位感,又显示出命名者的学识和见地,这才是“临闾楼”楼名的确切所指。

再说“牧营楼”的“牧营”。也是前面的那本书说:“‘牧营’这两个字说的是’管理军队’。‘牧’有‘管理’的含义,例如:古代曾有江州牧、梁州牧等军职。‘营’当然就是军营了。”

果真是这样吗?我们先看看“牧”的含义。“牧”确实是有“统治”、“管理”的含义,但江州牧、梁州牧却不是“军职”。汉魏时期由“刺史”转来的“州牧”掌一州之军政大权,用今天的话说是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的地方官。但“牧营”的解释主要是在“营”的指义上。这里的“营”可不是指“军营”,它指的也是地理方位、即北方的古代地理概念——营州。

营州北魏时期置,治所在今辽宁省朝阳市。营州所辖之地为今辽宁省西部一带。盛唐时期,边境地区设立由当地部族酋长为都督剌史的羁縻府州,其中治营州的平卢节度使负责镇抚室韦[1]、靺鞨[2]等整个东北地区的部族人民。

营州的地名和地域概念当然为明朝士大夫所熟知。特别是北周及隋初,盘踞营州的北齐残余势力经常从这里兴兵,侵扰当时称渝关的山海关一带。明朝城楼命名官员所指的“牧营”,从字面上看是“统治、管理营州”,实际是期望关外桀骜不驯的民族服从大明、接受王道。这既是从地理角度给这个新建的边楼以方位概念,同时还寓以加强边备,威服远邦的美好愿景。在其南侧的“靖边楼”命名同样是这样的想法,这也是“牧营楼”楼名命名所指的有力佐证。

靖边楼也是徐达建关时最早修建的城楼。这座楼是关城的东南角楼,也称东南台。靖边楼是城防重点部位的军事性建筑,清代这类关楼的作用大大降低,靖边楼便“弃武从文”了。

清嘉庆十年(1806年)靖边楼改建为攒尖顶的高阁建筑,更名为“奎光楼”(也称奎星楼)。改建后的奎光楼中设有仙界主管科举的神灵“奎星”像。开始时奎星像面南而坐;后来知县袁鲲化听从风水先生之言,认为此朝向会导致关城科举考试不发,由此把面南改为面北,楼的外面还环以一道红墙。据说是这样的改变,山海关中第的举子还真的多了起来。

可惜这座给山海关人带来文运的关楼,1933年也毁在日军的炮火之下。直到20世纪80年代重修山海关长城,才把它按最初的角楼形式(明代靖边楼样式)修复了,没再恢复后改的奎光楼。

澄海楼是山海关众多关楼中较为特殊的一个。这座建在长城上的楼从始至终都与文化有不解之缘,它不但在山海关众楼中文味最足,即便在中国万里长城上也找不出第二个例子来。

自明代开始,这座楼就成为文臣武将揽胜望海和赋诗吟咏之地,明清文豪级人物顾炎武、李攀龙、魏源等都在这里留下过诗篇,中国古代颇负盛名的军事家戚继光被朝廷谪迁广东之前,还在这里题写了名为《观海亭》的告别诗。

入清之后,澄海楼的文化氛围达了空前的程度,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先后多次莅临登楼,特别是风流倜傥的乾隆帝竟把这里变成了“斗诗台”。面对烟波浩渺、气象万千的大海,诗兴大发的皇帝与臣下吟诗唱和,任意挥洒着他们的诗文才华……清王朝这种在山海关澄海楼观海赋诗的雅兴,一直到庚子年(1900年)洋人的大炮轰倒了这座名楼,才无可奈何地画上了句号。

澄海楼的前身是“观海亭”。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时任山海关兵部分司主事的王致中,在以前观海亭的基础上建成了澄海楼。“澄海楼”楼名的寓意应该与其所在的城堡名“宁海城”相同,都是宁静海疆的意思。“澄”有“澄清”之意,但这里的“澄清”是澄清什么呢?它不是澄清楼下的这片海水,边臣们的最大心愿是守土安民。“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两句著名的戚继光诗句,是澄海楼名含义的最好注解。

史志记载澄海楼又名“知圣楼”,但建楼之初是叫“澄海”还是叫“知圣”则无从考证。乾隆八年《临榆县志》中纪有:“楼东……又知圣楼碑一通,字迹漫漶,以手摹之,仅得其似(其初建年岁无考)。”以此分析,清乾隆年间碑文就已经剝蚀难辨,应该是有相当长的时间了,因而“知圣楼”有可能是澄海楼最早的楼名。那命名“知圣”这样的楼名又有什么含义呢?我想命名的官员大概是希望楼外远方的异族顺从天意、敬畏至高无上的大明天子吧?!

山海关原来还有座叫“拱宸”的关楼,位置在西罗城西端的大石河畔,这座楼建明末的崇祯十六年(1643年),是与山海关西罗城同时修建的。拱宸楼今已不存,20世纪50年代因交通问题被拆除了。

拱宸楼的楼名也有名堂。所谓“拱”是“拱卫”的意思;所谓“宸”,字典有解,原本指“屋檐”,后来用作“帝王的住处”和“王位、帝王的代称”。所以,这座朝西城楼的命名就是“拱卫帝京”之意了。

总而言之,考察山海关“关楼”的命名,不但可以了解许多历史文化知识,从中还可以看出当年山海关特殊的地位和在国家安全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在饱览文化遗产名胜古迹的同时,更多地体会和领悟无处不在的中华文化。

[注释]

[1]“室韦”中国古族名,北魏时见于汉文文献,公元5~10世纪主要活动在嫩江﹑绰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流域。约从9世纪末起,因累遭契丹袭击等原因,一些部落西迁南徒,采用了新的称号。蒙古族即是他的蒙兀部西迁后发展形成。

[2]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是满族的先祖。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

摘自王老师的《长城漫话》。

Hash:e1c72659c29dc55b840ed7882f6b3dc5edf09e12

声明:此文由 林赛一家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