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澳门古老建筑大炮台的历史价值

大炮台的夯土牆经历近400年仍十分坚固

澳门世遗历史城区的二十多处古老建筑物中,东望洋炮台和大炮台是昔日两处军事要塞。笔者年前曾经分别撰文介绍澳门炮台的特色及大炮台改建为博物馆的设计,然而,未有细述曾经是澳门城市防御系统核心的大炮台之兴衰变迁,究竟作为军事要塞的大炮台是怎样的?经历过多少变化?具有哪些建筑及历史价值?

耶稣会参建大炮台

大炮台位于澳门半岛中心的柿山上,16世纪葡萄牙人开始营建澳门「天主城」时,大炮台与圣保禄学院处于城市的边缘,有葡萄牙学者认为耶稣会在该处打造「天主城」的「卫城」(Acropolis)建筑群,是综合宗教与军事要塞的地方。

根据葡萄牙历史学者对耶稣会文献资料的研究,大炮台山岗被纳入耶稣会的神学院和修院区域的时候,起初只考虑用作娱乐与休閒场所。然而,由于该位置是澳门重要的防卫战略地点,1568年来到澳门的维加船长(Tristão Vaz da Veiga)应居民(葡萄牙等外籍人士)要求,组织建造一道土城牆以防卫海盗,耶稣会亦参与了该项工程。在半个月内建成了长271布拉萨(braça:古代欧洲量度单位,1布拉萨约等于2.2米)的土城牆,城牆下宽6掌宽(palmo:古代欧洲量度单位,1掌宽等于23厘米),上宽5.5掌宽,高14至15掌宽。葡萄牙历史学者认为,耶稣会的炮台就是在此土城牆基础上建造的。

1601年荷兰人开始侵袭澳门,促使耶稣会在山岗上建造堡垒,1607年葡萄牙国王菲利普二世命令加固澳门的防御工事,耶稣会士亦参加了当时的工程建设,1617年他们根据罗神父(Francisco Rhó)和在非洲、印度拥有丰富军事经验的卡拉斯科军官(Francisco Lopes Carrasco)的图纸动工建造大炮台,该工程可能利用了神学院原有的一些围牆及山岗上古老城牆的部份牆体。1622年6月,荷兰人再次进攻澳门,在劏狗环沙滩登陆的入侵者被罗神父从大炮台上施放的两次猛烈炮火撃退,仍未完工的大炮台已显示其对城市防卫的重要性。

从20世纪初的照片中可见,大炮台与城牆连接于炮台的东南棱堡。(网络照片)

夯土建成坚固围牆

1623至1626年间,首任总督马士加路也(D. Francisco de Mascarenhas)重组了澳门的防御体系,使用武力佔据大炮台,并完成自1617年起开展的大炮台建设工程,以夯土牆加固并取直其围牆,建成了东北角的第四个棱堡,炮台入口上部的石雕刻记载着竣工年份(1626)。由于马士加路也将大炮台作为官邸,在炮台内修建了储水池、仓库、军官和士兵的房舍,还修建了一道连接山脚和炮台入口的台阶。

受葡萄牙国王菲利普三世的命令,波卡罗(António Bocarro)于1633至1635年完成了《东印度要塞和城镇》(Livro das Plantas de Todas as Fortalezas)。根据波卡罗在书中的描述,大炮台採用以下方式建成:一堵牆始于地基,宽20掌宽,石砌部份高出地面6掌宽,其上是夯土,用土和石灰构筑的夯土牆非常坚固结实,城裡的房屋都是这样建造。牆随山势上升而变狭窄,至高处的胸牆宽度收窄至15掌宽,牆体高50掌宽,相当于5布拉萨。

1635年的大炮台(图片来源:《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波卡罗亦提及当时大炮台的规模:炮台呈四边形,其上有边长100步(Passo:古代欧洲量度单位)的广场,牆的每边边长相近,牆的四角各有一个棱堡作窥视用;在广场中央有一座三层高的主塔楼,每一层都有一门火炮;广场边缘有四排房屋,一排是首领和其军官的住宅,另外三排则是卫官和士兵的宿舍,这层地面通过营房两侧的两个台阶与入口处地面连接。炮台的入口朝南,有一宽敞的房子用于储存炮弹、引信、导火索及火药。

该书收录澳门图中的大炮台,明显将其描述图像化,四边形的炮台中央建有房屋,四周佈有火炮,而南面建有一道大阶梯连接山脚下的城市。

另一份记录大炮台早期面貌的文献,是1755年12月24日炮兵中尉儒里安(Carlos Julião)的报告,内附非常简略的小平面图。该图显示炮台呈正方形,四角建有菱形凸出的棱堡,南面入口建有窄长的斜坡,炮台广场南边与北边建有营房,西边建有通向地下的楼梯,炮台的东边、南边及东北、东南和西南棱堡的围牆筑有垜堞,然而没有描绘炮台的塔楼。

根据葡萄牙历史学者分析,炮台于18世纪中叶曾被改建,以安置1752年从果阿到来的总督,当时塔楼已失去军事功能,因此在工程中拆除了。

1755年大炮台平面图(图片来源:《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自1873年仁子爵(Visconde de S. Januário)建造炮兵营地,至1965年5月27日大炮台交给「澳门省」政府,大炮台先后作过多次的改建以进驻不同的军队。葡萄牙学者Armando Cação 关于军事建制历史与大炮台关係的文章中,附有一插图详细列出了炮台内军营的佈局:位于大炮台南入口设有洗衣房、机电及各类附属室,西南棱堡设有哨岗、颱风信号、警戒号,其下是油漆及武器工房,东侧设有南北走向的军人营房,分别有一号仓、饭堂、营房、皮具房及弹药室,东北棱堡设有厕所、工场、炭房和各类附属室,指挥所北是探射灯和洗衣房,指挥所西侧的拱顶室是火药房。

发掘原有围牆遗址

究竟上述关于改建博物馆之前炮台面貌的文献记录真实吗?

1995年9月,在炮台广场的气象台所在地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在广场地面以下30厘米发现牆垣遗迹。据葡萄牙考古学者研究,其中一段东西走向的石砌牆体可能是炮台北边原有的围牆,乃利用早期城市城牆的构造改建。另外,在气象台楼房的下方,发现略呈矩形的牆垣,建造时间可能是1600至1625年,这些遗迹西侧经历多次的扩建。在该矩形牆垣内有一方形结构,採用大块的石头砌筑,牆基处有批盪,外部地面可能採用地砖,室内地面则是灰砂,该结构估计是支承连接上层木梯的梯箱,而方形结构东侧设有两组门:第一组由两扇门组成,另一组可能是在上部锁定的拉门。考古学者认为这表明当时的用户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并认为这是证实了1635年波卡罗记载主塔楼的重要考古发现。而其外部较大的矩形牆垣,则是指挥大楼,或是总督住宅,因其形状与1873年竣工的炮兵兵营相似。气象台大楼及1965年5月27日前建造在该地段的军事建筑可说是指挥大楼的「继承者」。澳门博物馆在地面的建筑物,大致兴建在该建筑遗址的范围。在其西南方,亦发现一排军营的遗迹。

1995年考古发掘情形(图片来源:《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关于大炮台储水池的考古发现:在气象台大楼位置南边建有一个带拱形顶盖的储水池和用来储存多馀雨水的小储水池,储水池与小储水池均在1904年建造的。根据葡萄牙印度副王向海外委员会递交的报告,炮台内原始储水池于1741年已完全损坏,新建的储水池建在原始储水池的位置,并利用原来的排水道。在储水池的北端发现了一条中央排水沟,高1.4米、宽60厘米,沟道随着向外延伸而逐步变小,雨水通过设在炮台北围牆中部的一个滴水口排出炮台之外,该中央排水沟东、西侧均设有次级排水沟;在储水池的西边有一条主排水道连接炮台西围牆,在离西南棱堡约11.5米仍保留排水道入口,用花岗石块建造,门带铁栅栏,排水道高1.8米,长约30米,通过一个半圆形的水管以敞开方式向户外空地排水,该排水道仍然有排放储水池内存水和雨水的功能。

考古求证地道传说

根据1899年Lima Carmona的文章提及「可能有连接修道院和炮台的地下通道」,葡萄牙考古学者认为上述排水道的作用除了用于排水,亦可能是大炮台连接位于山脚耶稣会神学院的地下通道。因为在神学院东侧靠炮台的石围牆,发现宽约4米的石阶与平台遗迹,该石阶往上可能到达第二个平台,然后通过排水道的门,再经西南棱堡进入大炮台内。

1995年的考古发掘,还发现了大炮台与昔日城牆连接的实物证据。首先在炮台北围牆山坡,发现石砌的神学院围牆,由于该地点后来用作兴建博物馆的行政楼,因此在该位置以扶壁的外形重新用石砌筑,以「记录」在行政楼前壁中央。另外在东北棱堡北面亦发现一段牆体,可能是大炮台和内港之间的城牆原始地点。至于在东南棱堡的地下发现一条由11级台阶组成的通道及一扇门,是昔日连接城牆的入口。在西南棱堡山脚(今天利玛窦学校内),仍然看到1.85米宽的夯土牆,是昔日神学院围牆的一部份。

1995年考古发现的石台阶(图片来源:《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在东北棱堡内发现:存在一个拱形空间,可能是煤仓库、卫生间、作坊和其他军事设施,该拱形空间有门开向炮台之外。

考古发现大炮台北边山坡及山脚,由于自16世纪末就是採石场,导致该区有明显的不稳定迹象,炮台北牆曾多次坍塌重建,须在原有夯土建造的围牆以北以石砌护牆,最后一次工程是在1916年进行,因此炮台北边的围牆有别于其他围牆的造法。

由于一直传说有连通大炮台与神学院的地道,1996年,考古人员在大炮台内西侧的地下拱顶厅进行了调查,在石阶下没有发现地道,并找到雨水排水甬道,在拱顶厅的牆壁发现了一扇通向外面的门,门在1865年已经被堵塞,因当时炮台内设有军人监狱,另外也发现一个通向建于二战期间用于监视外港的监视岗。

1996年还在东北与东南棱堡之间的山坡发现建筑痕迹,可能是Lima Carmona船长描述的炮台东侧的附属半月堡。

考古发现大炮台原有的北围牆,其中一部份后来原址重建于澳门博物馆入口大厅。(图片来源:《与历史同步的博物馆-大炮台》)

建博物馆保存外貌

由于建造澳门博物馆需要开挖炮台北半部的范围,该地段的考古遗址没有完全保存下来,只保留了可能是总督住所往主塔楼的门槛石,并展示于拱顶室,而1904年重建的储水池,则部份被用作内港渔民生活展区而融入博物馆的设计。指挥楼、营房等所有建筑物都被清拆,只馀下炮台入口的房屋及位于西侧的地下拱顶室,对照1755年炮兵中尉儒里安的炮台平面图,该拱顶室及石阶梯应该是18世纪的遗存,现在用作大炮台历史展示室。

大炮台的外貌,除了北边围牆和西北的棱堡,基本保留了马士加路也时期(1623至1626年)的夯土牆体,而位于北边可能是早期的石砌城牆遗迹则原址保留,经过加固和修复,城牆遗迹成为博物馆门厅的珍贵展品。考古学者发现,大炮台内早期的牆体是用石块砌筑,17世纪才用夯土建牆,而炮台北部因多次重建而採用石砌护牆。

大炮台内部已改建为现代大楼的博物馆,但外观基本维持着17世纪的面貌,并保存着当时修筑的夯土牆体,与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採用相近的营造工艺,然而大炮台的形制反映了17世纪欧洲军事要塞从中世纪城堡演变为炮台的过程,是中国境内现存唯一该时期带棱堡的星型要塞,见证着四个世纪澳门城市与中国历史的发展。

作者介绍:吕泽强,生于澳门,毕业于葡萄牙里斯本建筑学院,其后于法国巴黎夏约高等设计研究中心进修,为首位取得法国文化遗产建筑师资格的华人建筑师。

文:吕泽强 图:陈思礼

Hash:b399e5dda23bc3abea197e4816740e76980dd87e

声明:此文由 明镜正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