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宫,不仅名字,甚至连最初供奉的都不是现在这样

广州都知三元宫的所在

但其实它的原名是叫——越冈院。

越秀山在晋代时别称越井冈,东晋时,南海太守鲍靓(读音净)是一位有学问的道教徒,他在越井冈南麓修建起“越冈院”,作为修道之所。不久后,江苏句容葛洪到此拜他为师。

葛洪与道家早有渊源,其堂叔人称“葛仙翁”,深研道法。葛洪曾当武官,立过功,但不忘钻研道家理论,也迷于炼丹,终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炼丹家(炼丹与化学大有关联,故有人称他为化学家)、医学家、道教理论家。

鲍靓收他为徒后,对他很器重,还把女儿鲍姑许配给他。葛洪寓居广州约十年间,与鲍姑深研医学,还在越冈院为百姓治病,对穷人赠医施药。鲍姑擅长灸术,常用越冈院内虬龙井边的红脚艾对病人施以艾灸,治好不少人的赘瘤病,四方百姓来求医者不少。

因此,鲍姑被古代百姓仙化,尊称为“鲍仙姑”。后来,为纪念鲍仙姑,人们在越冈院立像奉祀,越冈院也改称为鲍姑祠,虬龙井也称为鲍姑井。明万历年间,该祠曾重修。

崇祯十六年(1643),朝廷钦天监来到广州视察,见越秀山“气势雄厚”,为应“天上瑞气”。建议观内改奉三元大帝。官绅遂集资塑三元大帝像于正殿供奉,把原来的鲍姑殿移到偏殿,从此鲍姑祠改为三元宫,越冈院之名更少有人记得了。

咸丰七年(1857),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时,遭火灾,但未全毁。

后来,主持黄佩青发起募捐重修三元宫,于同治九年(1870)落成。如今我们看见的三元宫正门石额的“三元宫”三字及石刻对联“三元古观,百粤名山”,就是这次重修时请翰林院学士游显庭题写的。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主持梁宗琪将宫产六百二十多亩田地捐给官府,在广州西关开办明敏中学,是广州最早的中学之一,因此得到朝廷钦赐“保光励学”、“护国佑民”两块牌匾。

民国初年,军阀龙济光统治广州时(1914—1916),三元宫一带被列为军事禁区,三元宫门庭冷落。至20世纪20年代重修后复见兴盛。

资料:广州纯阳观中国道协、广州微世界

所有图片素材均源自网络共享资源,其知识产权归相应权利人所有。因未有图片作者联系方式,无法核验所有素材的知识产权,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其他处理。

带你领略

Hash:a9313b8d9c0ab5371fdaaa84cddee234d8e598a6

声明:此文由 花城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