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名师之高徒,在殿试中拔得头筹,却因写错一个字错失状元!

黄埔文化遗产

挖掘黄埔文化遗产

传播文化黄埔

黄埔萝岗街道黄陂金峰岭上,荒草丛生,人迹罕至。但远远却可瞧见高处有一对巍峨的华表。在这对华表旁边,是一座规模宏伟、气魄十足的灰沙墓。这座墓的主人,便是本文的主人公,他师承东塾学派创始人陈澧,博闻强识,还是暨南大学的创始人,他就是——陈伯陶。

陈伯陶墓石狮

01

陈伯陶其人

陈伯陶(1855—1930),号象华,一字子砺,晚年更名永焘,又号九龙真逸,东莞中堂凤涌人,清朝探花。6岁拜陈澧为师,10岁通读五经,后就读于罗浮山酥醪别院。光绪元年(1875年)中秀才。光绪五年(1879年)参加乡试获第一名(解元),随即上京准备参加会试,因祖母和父亲相继去世,便奔丧回乡。

此后数年,他以教书所得,供养母亲及弟妹。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壬辰科进士,殿试获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文渊阁校理、武英殿协修。后又任国史馆协修、总纂。

▲ 陈伯陶画像

02

先祖庇佑,登科及第

清光绪年间,广东几个陈姓族人,倡议在广州筹建一座全省性的陈氏合族祠堂(即现今的陈家祠),各地陈氏热烈响应,纷纷慷慨捐资。1892年,京城传来喜报:一名陈姓子弟被钦点探花郎。这对在建的祠堂而言,可谓锦上添花。

族人惊诧四起,喜不自禁:建祠的功效竟然如此灵验!于是更大规模的筹资活动开始。1894年,宏伟而精致的陈氏祠堂宣告竣工。这座祠堂,就是闻名至今的陈家祠;而那名高中探花的陈姓子弟,叫陈伯陶,东莞市中堂镇凤涌人,也是修建陈家祠的几个倡议者之一。

▲ 陈家祠

03

因粗心错失状元

陈伯陶少年勤学,生性聪慧,十岁便能背诵五经,21岁中了秀才,25岁时获乡试第一名。老师陈澧更以对联赠送给陈伯陶,勉励他“文章高似罗浮顶,科第连登会状元”。

说起陈伯陶的这位老师,那也是非常了得。陈澧(1810-1882)字兰甫、兰浦,号东塾,世称东塾先生,广州府番禺县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六应会试不中。先后受聘为学海堂学长、菊坡精舍山长。

▲ 陈澧

陈澧任菊坡精舍山长15年,培养成材的学生很多,包括梁鼎芬、桂文灿、廖廷相、陈伯陶、陶福祥、温仲和、黄绍昌、文廷式、于式枚、汪兆镛、谭宗浚等。陈澧对天文地理、乐律、算术、古文、骈文、填词、书法,无不研习,著述达120余种,是位通晓天文地理、乐律算术、骈文填词的岭南大儒。钱穆曾评陈澧是晚清仅次于曾国藩的第二号人物。

陈澧送给陈伯陶的对联后来果然应验。

光绪十八年陈伯陶复出,进京应试,在殿试中初置第一,也就是状元。然而在试卷中,他将“宣抚司”写成了“宣慰司”,因此被压在第十名之外。

所幸的是,咸丰朝状元、户部尚书翁同和为他据理力争,谓此积学之士,故改列第三名,成为了东莞历史上唯一的探花。

▲ 陈伯陶书法作品

04

创办学校,造福后人

陈伯陶早年随父在罗浮山酥醪观寒窗苦读,注籍观中。清光绪年间,酥醪观住持陈伯陶曾四处奔走,游说劝谕国内外华人华资办学以振兴中华。结果,于1906年在六朝古都南京创办了方言学堂和广州暨南大学的前身———暨南学堂。

暨南学堂是为“宏教泽而系侨情”,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国立华侨学府,目的是培养华侨学生的国文、国语及各科学。“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海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播于五洲四海。

暨南学堂后来迁到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9月合并于复旦、上海交通等大学。如今广州的暨南大学为1958年在广州的重建。

▲ 暨南大学

05

陈伯陶之墓

陈伯陶之墓占地面积约两百平方米,为山手灰沙墓。有一级护岭。由北往南分别是:墓后土碑,为青石质“陈山来龙”碑:墓正中有一块连州青石墓碑,碑上有祥云拱月浮雕图案,墓碑刻有“清赐进士及第授荣禄大夫予谥文良江宁提学使陈公伯陶墓”。

墓碑前的挂榜左右两侧各有一只小石狮蹲在小方石柱上,石柱上写有“陈探花第”四字。右边有一青石墓志碑,左边墓志碑已毁。前台有七级台阶,第二级有石狮一对,精雕细刻,石狮基座上亦写有“陈探花第”四字。第一级台阶有高约5米的花岗岩石华表一对,华表圆柱形,顶端各有一只小石狮。

▲ 陈伯陶之墓

Hash:2fd7f3201e7b9e929d2334bc7d09b4e0e5a3b59a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