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列来自千年前的列车,带你一览“宜昌古八景”的盛况!

据同治五年《宜昌府志·东湖八景》载,“宜昌八景”是:东山图画、西陵形胜、雅台明月、灵洞仙湫、三游雨霁、五陇烟收、赤矶钓艇、黄牛棹歌。

“宜昌古八景”,曾令无数游人流连忘返,令文人骚客俯仰吟诵。

时光变迁,而今的“宜昌古八景”或辉煌,或没落,或已不复存在。

有七律云:

便数夷陵八道景,

乾坤化育信难猜。

黄牛放棹游灵洞,

赤艇沉矶逝雅台。

雨霁江天千嶂秀,

烟收篱落几人哀。

已然西塞归形胜,

即望东山古寺开。

古八景,又有哪些盛况?

如今又在哪里?

上车!宜小布带你走进《诗词宜昌·宜昌八景》!

东山图画

今天的东山地处宜昌城区中心地带,山峦起伏连绵蜿蜒十里,东山大道和城东大道横贯于山体两侧,铁路通山岗始末,山间道路四通八达。

古代,此山因在宜昌城东故名“东山”。明朝弘治年间夷陵(宜昌古称)地方官员和文人墨客要把此山用“东山图画”之辞列为“夷陵八景”之一上《夷陵州志》的理由。

《峡州东山》

(南宋) 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

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

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

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西陵形胜

西陵形胜又名:西塞晚霞。西塞即西陵山庙(现复建成嫘祖庙),原为前后坪的分水岭,住有道士,毁于抗战中。

西陵山位于城区西北南津关东南、长江与黄柏河之间,泛指从营盘岗到天灯堡之间的山头。

这里处在中国地理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长江分成上、中游。古人入蜀,常在此置酒饯行,折柳送别,古往今来无数大家留有诗文和话。

西塞山怀古》

(唐)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雅台明月

宜昌市曾经有条名噪数百年的街道叫做尔雅街,虽然这条街道不长,有不少的名胜古迹坐落于此,像著名的尔雅台,就在街上的尔雅书院中,还有明月台、明月池,相映生辉。

“雅台明月”一景的来历有二种说法。

文物说,因为尔雅台与明月台为千古稀世文物,是神州难觅的人文景点

景观说,因为月夜,登尔雅台,空中明月映在静静的明月池水面上,亭台楼阁,二月同辉,实为人间美景

《尔雅明月二台》

(明) 詹同

尔雅台前草木疎,明月台前月影孤。

试问当年著书者,二台留得此间无。

灵洞仙湫

石门洞又名龙王洞,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点军区内,为宜昌古八景之一的“灵洞仙湫”。现列为宜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洞中空间之大居当地干溪48洞之首。洞内建筑始于宋朝。明太祖朱元璋昭书赐字后,相继修建了龙王殿、张仙殿、佑圣殿、灵泉寺、卧云楼和殿前的漱玉亭。

《水调歌头·和吴允成游灵洞韵》

(南宋) 陈亮

人爱新来景,龙认旧时湫。

不论三伏,小住便觉凛生秋。

我自醉眠其上,任是水流其下,湍激若为收。

世事如斯去,不去为谁留。

本无心,随所寓,触虚舟。

东山始末,且向灵洞与沈浮。

料得神仙窟穴,争似提封万里,大小几琉球

但有君才具,何用问时流。

三游雨霁

三游洞景色奇丽,曾被古人喻为“幻境”。洞外林寒涧肃,风景极致,尤以雨后新晴,江山如洗,清静秀丽,分外好看,是为三游雨霁。

它背靠长江三峡西陵峡口,面临下牢溪,洞奇景异,山水秀丽是湖北省著名名胜古迹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三游洞》

(宋)苏辙

洞前危径不容足,洞中明旷坐百人。

苍崖硉兀起成柱,乱石散列如惊麇。

清溪百丈下无路,水满沙土如鱼鳞

夜深明月出山顶,下照洞口才及唇。

沉沉深黑若大屋,野老构火青如磷。

平明欲出迷上下,洞气飘乱为横云。

深山大泽亦有是,野鸟鸣噪孤熊蹲。

三人一去无复见,至今冠盖长满门。

五陇烟收

烟收坝(亦称胭脂坝、烟洲坝)是宜昌古八景“五陇烟收”的点睛之景,是宜昌城区长江上仅存的一个岛屿,常见桃花鱼和各类候鸟

当年《东湖县志》记载:“其间,清流潺潺,村落参差,林木荫翳。凌晨薄暮,岗雾朴地,莫识津涯。迨清风徐起,微烟缥缈。独袅晴空,碧峰洗扫如黛,春华疏密,秋色丹黄,风景如画。”

《五陇山》

(清) 景大任

朝见五陇烟,暮见五陇树。

烟树两迷离,停骖不知处。

赤矶钓艇

赤矶钓艇是宜昌古八景中消失得最彻底的景观,甚至连它的具体位置 也难以说清。

从同治《宜昌府志》插图看,赤矶踞三江之中。岁月更替,川岸消长,赤矶钓艇这一美景已随水而逝,几成传说。

《郭州春望》

(清) 戈保泰

无端怪石冲人立,不断遥峰学水波。

芳草出时连雨气,暮烟起处有渔歌。

黄牛棹(zhào)歌

三峡大坝几公里处,位于庙南宽谷中黄牛峡南岸的黄瓦和金碧辉煌的古建筑,这就是三峡中年代最久远的古建筑黄陵庙。

牛山高岩之上一大片石形,状似躬耕农夫赶牛扶犁,故名黄牛岩。黄牛岩在西陵峡中,帆棹浆橹,上下唱号子,名曰棹歌。

《黄牛棹歌》

(清) 陈宏鉴

黄牛峡口晚风多,打鼓发船听棹歌。

历尽滩声休道险,人心还较险如何?

“宜昌古八景”大多已不复存在。而在环南改造项目规划建设的历史风貌街区中,将有县府署衙、中书坊、楚汉戏台、天官牌坊、墨池书院、尔雅台、吊脚楼钟楼等独具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称为“宜昌新八景”。

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宜昌城市新地标、市民生新平台”。

延伸阅读:

来源|宜昌发布

编辑|李傲圈 编审|水仙 校对|杨杨

往期回顾

Hash:e001def84e15983563aa0043f2ce4900d0d6b28a

声明:此文由 宜昌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