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秀联棚河 东湖八景独占其二

曾经窝棚连片的河边,如今高楼林立高铁从上方疾驰而过。南支源头。五龙山下入江口

过了夷陵长江大桥往南,夷桥路景观已经一步一景,路边山体生态复绿也让江南生态新区一隅显得生机盎然,与远处的小河相映成趣。

这山,是五龙山;这水,是联棚河。

联棚河上游被称为楠木溪,下游被称为五龙河,为了应用方便被统一称为联棚河。“要说联棚河,自古风光就好,从宜昌古‘东湖八景’就能看得出来,长江占八景中其五,联棚河占其二。”《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点军卷》总纂、原点军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金财先生说,“联棚河口的‘五陇烟收’是联棚河和长江共有的,足见这一河清水,在古时宜昌有多美。”

采访组在楠木溪水库

文佛山蜿蜒而来,当年河边连片的窝棚让联棚得名

入江口在五龙山下,联棚河古时被称为“上五龙溪”。按照地方志记载以及现代技术勘测,上游的楠木溪是它的源头。清乾隆版《东湖县志》载:“栏(楠)木溪去城南四十里,发源于文佛山下,入马家 (líng,读泠),同流……入江。”

全长21公里的联棚河,从文佛山而来,一路水草丰美,因此很多坪坝在明清两代是外来移民首选的定居之处,慢慢形成了乡镇。

得益于滨江生态新城建设,河边高楼林立,高架纵横交错,很难想象几十年前沿着路边五龙河还是大片大片的窝棚屋。清同治三年版《东湖县志》记载:沿着河边分别有周家篷、汪家篷、胡家篷、林家篷,一直到楠木溪的杨家篷。“篷”,即用竹篾、苇席、布料或茅草搭建而成的能遮日光、避风雨的人居窝篷,到后来习惯写成“棚”。解放后,此地以姓氏棚最多,故名“联棚”,意在棚户联合,齐奔共产主义

因河边窝棚而得名联棚,如今方便应用,河又被称为联棚河,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呢。

5月初,我在联棚乡楠木溪村党支部书记谭士奎等人的带领下,一探联棚河上游。在文佛山脚的楠木溪水库库首,是一条长约数百米的成了水库主要来水溪流,几十米的落差以前吸引了很多溪降爱好者前来,后来随着河长制的推进以及楠木溪水库水源地保护,谭士奎就经常带着工作人员来劝阻溪降的人,慢慢就没人再来了。

因为小溪经常看不到地表水,所以当地人也称之为“干溪”,实际上也是楠木溪的上游部分。不过这里的地下水非常丰富,“之前有页岩气勘探的技术人员在附近进行了勘测,发现地下数十米的地方有大量的地下水。”谭士奎说。

溯流而上,在一个叫沙河坝的地方,溪流分为南北二支,往北是石门洞,往南是文佛北麓,“我们平时来这里看到的是,文佛山的支流要长些。”

文佛山位于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之次级构造——宜昌单斜之上,地下水主要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因此山中有水涌出,形成溪流大河分居南北两麓:南部大溪沟和北部楠木溪。

280

年前的古人沿着联棚河源头,修建了长阳至宜昌的“快速路”

我们决定去探访楠木溪南支的源头,于是在沙河坝向左行走。一大片橘园边,一条近一米宽的路向山上延伸,路非常好走,大部分地方被凿成一级一级的石阶,询问之下才知道这是古官道的遗存。

这条官道基本就是沿着楠木溪南支的峡谷边修建。78岁的长阳知名文史研究学者陈金祥,是1936年《长阳县志》再版的校勘。他告诉我们:在县志中有明确记载,清乾隆四年(1739年),时任长阳知县杨复晋倡议,将原来经咬草岩至文佛山的乡间小路,修成官道,“在原小路的基础上拓宽并铺上石板,建成一条官道,在当时是宜昌到长阳的真正意义上‘快速路’,基本上一天时间可以实现来回一趟。”

穿过橘园向西,上坡就是打杵嘴,对面山上的老龙王洞,当地人称呼为“老石门洞”。当地传说老石门洞对面打杵嘴是官道,来往行人过多,很多人在此歇脚打杵便溺,以至于老龙王洞中的神仙无法忍受,深夜施法转移到如今的石门洞,“所以石门洞也被我们称为龙王洞。”

在这一带的山上,还有一种楠木溪独特的野菜,当地人称为“土茯苓”或“大茯苓”,不仅是春暖花开时节难得的美味,而且还能入药。“几十年前,我们村有个中医,经常就去这一带山上采这个入药,治疗很多疑难杂症。”谭士奎说,“土茯苓似乎只钟爱楠木溪上游这部分水土,当地有村民想移栽到坪坝地区作为野菜销售,但怎么也种不活。”

沿打杵嘴继续前行,路况趋于平缓,不用再上坡,路半米多宽,右侧山体野草丛生,左侧便是悬崖,崖底是楠木溪南支。“这条路现在还有村民在走,大部分都是有些年纪的人,多是长阳嫁过来的媳妇回娘家走亲戚。”谭士奎说。

说话间,就开始下坡,远方还能看到一拱石桥,桥下一泓清溪自山中而来,这是楠木溪南支的源头。

山泉从这里出发,20多公里的流程便在五龙山下汇入长江。冬春季节,清晨低温让长江江面水体温度高于大气温度,形成层层云雾,烟波浩渺,让人如临仙境。而随着气温的升高,江面的烟雾逐渐散去,迤逦的五龙山(古称五陇山)也终于可以一窥全貌,因此被称为“五陇烟收”。

沿溪流有“四十八洞天”之说,过半溶洞曾有人类居住痕迹

文佛山一带是武陵山脉石门支脉之余脉,这一带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体地岩性质为白云质灰岩,亿万年风蚀、水溶蚀以及地质运动,形成了独特的石景,也造就了山体中众多的溶洞,当地称为“干溪四十八洞天”。

石门洞居于“四十八洞天”之首,在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中,洞内钟乳石造型各异,加之洞内住有神仙、张三丰曾在此修炼,故称灵洞。而洞内又有龙王殿,殿后有龙潭,当地人传说可以通到四川,这水就成了联棚河上游楠木溪北支源头之一,故龙潭被称为“仙湫”。综合起来,就被称为“灵洞仙湫”。

明朝开始,石门洞是官方祈雨圣地,志书中记载的官方祈雨不下10次。最早一次是明洪武八年,“峡州(宜昌)枯旱,祷取潭水,立霈甘霖。刺史上闻,诏兴庙祀,祀龙神,赐名灵济。”

宜昌市水利水电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专业总工熊毅介绍,文佛山的白云质灰岩溶蚀性稍差,因此溶洞都不是特别大。洞不够大,就容易被利用起来居住,就成了岩屋。2017年上半年,联棚乡和楠木溪村在一次项目考察时,意外发现48个大型山洞中27处山洞竟有人类居住痕迹。

85岁的楠木溪村村民丁印秀就住过岩屋,她的祖上自清朝嘉庆年间躲避战乱从长阳到文佛山溶洞定居,到她这一代已经整整繁衍了五代人。岩屋生活非常艰苦,衣食住行不便,生病时根本无法得到及时医治,她本有7个弟弟有4个因生病早早夭折。除了生病,山中出没的野兽是最大的威胁,“岩屋中的火从来不能熄灭,白天外出干农活都需要留个大人在家。”

同样因为岩屋不够大,丁印秀的父亲丁文青兄弟4人,有2人相继入赘到别人家,“我三爹丁文章完成传宗接代任务后,就被赶走,回来我们家岩屋里居住。”

世事变幻,岩屋早已成为历史,只有岩屋下的楠木溪在不断流淌中壮大,一路东北而去拥抱大江,东流入海。

Hash:d6da5ff2b0ed6776c66920a7635acf6d7901b53a

声明:此文由 宜昌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