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千年历史的见证者 天然塔
在位于湖北省宜昌江北岸,宜昌城区沿江大道与横跨长江的宜万铁路大桥交会处上游约1000米处,屹立着一座天然塔,俗称"宝塔",又称"古塔"。附近一条支流也因之称宝塔河,在旧时却是宜昌古城的城标之一。围绕天然塔有很多历史记载及民间传说,是宜昌历史文化的珍贵财富。
上图:天然塔夜间全景
1999年版的《宜昌市志·文化·文物》载:“天然塔位于宜昌城东南长江北岸,相传为晋代郭璞侨居夷陵时所建,明废。”要说天然塔就必须要了解一些人及一些古地名,其实通过天然塔可以窥探到宜昌古城的很多历史及传说。
郭璞字景纯,晋代河东闻喜(今山西)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与陶渊明、王羲之齐名(源自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他在夷陵写下的瑰丽篇章为历代所传唱,在宜昌传统文化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相关记载,郭璞约在1700多年以前侨居夷陵。相传尔雅台是郭璞著书立说的地方,故民间又称郭雅台,要说尔雅台的位置,史料表明,在长江北岸一处地势隆起的土丘上,推断可能是在如今城区鼓楼街地带。有资可佐的是,古夷陵的尔雅书院与墨池书院和六一书院“并峙为三”。除六一书院缘于欧阳修外,另二个书院都与郭璞密不可分。由此可见,“郭璞文化”已“深植夷陵沃土,注入夷陵人血脉”。
现存的《尔雅注》就是郭璞在夷陵写的。郭璞在夷陵期间,著述之余,足迹踏遍了这一方土地的山山水水,对三峡一带的风物体察入微,写下了不少佳作名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游仙诗》、《江赋》和《南郊赋》了,尤其是《江赋》。对于这一点,不论是方志,还是国史,都有所记载。
同尔雅台一样,天然塔是郭璞所建。正因是名人效应,所以天然塔也逐渐成为夷陵古城的城标。 《晋书》有载,郭璞善于五行、天文、卜筮之术。他看风水、卜凶吉,在当时是一个颇有声名的“阴阳先生”。
相传郭璞来夷陵后,曾察看夷陵地形,发现夷陵地势低下“缺土”,便使人用车运来中州的土,再对照阴阳的向背角度,垒建了两个土台子,尔雅台和明月台。借以抵消山川与五行不相符合的缺陷,并藉土而祭月,使之配合得宜。后世取意“尔雅明月”的由来,并成为“夷陵八景”之一。由于年代久远,如今“尔雅明月”已是芳踪难觅,但据历史传承而衍生出来的“尔雅街”、“墨池巷”却一直随城留迹存名。
上图:天然塔一角
尔雅台是因夷陵地势低下缺土而建,这为夷陵后人所接受。同样的,天然塔也是为了改变“客山”葛道山欺凌“主山”东山这种不利的风水而建。葛道山其实换个名字大家都知道,就是如今的磨基山。
上图:磨基山
葛道山(如今的磨基山), 葛道山的传说有不少,桃哥比较赞同的是东晋有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曾隐居在这里而得名,因为葛道山和主城相对俗视为“客山”,屹然高耸。相形之下,宜昌古城背依的东山,俗谓“主山”,山势蜿蜒平矮,显得卑弱了,风水家便认为受了“客山”的欺压。
再者,长江水从西陵峡奔流而出,“至此而夷”,折向绕西城朝东,直泻荆门山(与虎牙山相对,古西塞),若非相当高的标志凌驾与跨越,就不能制约这种态势。为弥补山川形势之不足,因此,在城南青草铺(地名,相当于旧时的乡,今伍家岗区宝塔河街道办事处)建一座塔,岿然耸立在江北,与江南的葛道山对峙。其目的是“培地脉,壮文峰,制客山,镇水口”,大凡这里的风水和人文,都有赖于这座塔。
上图:现今的五龙地带
五龙山,又称五陇山,位于长江右岸(南岸)葛道山下方,隔江望去,五峰蜿蜒如游龙奔江,故有“五龙奔江”之说。相传原来的五陇山和将州城(今烟收坝都不在江边,因一个五行先生要报复州官,采用火攻水助之法使五条龙都惊恐腾跃而奔江,结果将州城(今烟收坝)推到江里,州官老爷也葬身鱼腹中。话说这个五行先生也够狠的,为一人而将全城推入江中。也许这个传说可以加一笔,说这个将州城(今烟收坝)是一座私城池,只有州官一人居住。
自从五龙奔江以后,江右五龙一带不但山河发生了更移,小气候有了变化,风水地脉也随之变了。不久,五龙山有很多人发了财,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小镇和一条较繁华的小街。相反,江左财主们的家业却不兴旺了。这时,有个江湖游客来到夷陵,寄居东山寺。一日,他与东山寺当家和尚坐在揽胜楼上观景闲谈,举目朝河西一看,发现了五龙奔江、岚雾扑地的好风水,赞叹不已。事后,东山寺的长老便把此事告知了江左的财主和绅士们,并说要夺回好风水,必须征服五龙。这样,财主和绅士们一商量,就想出一条计策来。既然江右能用火攻,驱使五龙奔江,我们何不借朝阳鞭打五龙,令其伏首?于是在五龙山对岸的小丘上,背东面地建起了一座七层宝塔,取名天然塔。自此以后,每当旭日初升,塔身映入江中,宛如七节长鞭,正好打在五龙山上。这样一来,据说左岸的风水又慢慢地好起来了。
无论是相关记载还是民间传说都可以看出,天然塔的营建的确是为了镇住对岸的“客山”(葛道山、五龙山),借以达到免除水患、改变风水、振兴文风、兴旺发达的目的。
《宜昌市志》载有“明废”一说。而究其实,天然塔历经东晋、南北朝、隋、唐、宋、元诸代,至明末还保持原貌。王春煦的《重修天然塔记》文中记载,南明宰相文安之嫌旧天然塔太小,倡议毁掉旧塔改建新塔,由于李自成的大顺军占领夷陵或打进京城的缘故,此事谋而未成。
文安之其人,他是夷陵(今夷陵区鸦鹊岭镇新场村文畈)土生土长的人,字铁庵,进士出身。文安之在乱世中以匡扶明室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故而名垂青史,这在宜昌历史上也是罕有的。 据了解,宜昌成立有宜昌市文安之研究会。从宜昌旧志中也可见文安之不少诗文。正因文安之是夷陵一方的名贤往哲,所以他倡议重建天然塔的事尽管未能实现,后人也津津乐道。《宜昌旅游史话》(宜昌市文史资料总第二十二期)中的《漫话天然塔今昔》(常宝琳)一文中也写道南明宰相文安之“未能实现重建巨塔的愿望”。
在文安之去世86年之际,已是清朝盛世时期的乾隆十年(1745),当年东湖县的士民曾商议且筹资在原塔基处重建天然塔,但因人力财力等局限,屡建屡圮(毁坏或倒塌),仅建塔基二级。
乾隆四十九年(1784)何学青(广东番禺人,举人出身),出任东湖县令。何学青对于夷陵这地方自(清)以来,科举及第者寥寥不过数人,深表惋惜。由于当地人都认为塔与文明相关,所以希望官方资助增修。 何学青是有意修缮天然塔的,但县府适逢修葺学宫,“力不暇及”。
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邑中卢宏儒、徐经业、覃永泰、张文学等倡议重修,士子王永言十数人捐助金资,卢宏儒董其役。”当地士绅卢宏儒带头倡修,并负责工程建设,也和王永言(夷陵岁贡生,曾任枝江县教谕)等10多人捐助。当塔初具规模时,卢宏儒去世,徐经业(曾为东湖县侯选同知)等3人继续主持工作。历时三年告竣,“且于塔旁创立庙宇,陪以园亭,不数月而顿标壮观”。对此,时任知府王春煦亲眼所见,著有《重修天然塔记》,篇末点明:“盖以为后之慕义者劝云尔。”
上图为:1909年英国传教士拍摄的天然塔。
据《漫话天然塔今昔》云:由于徐经业对于明清建筑的营造知识颇有研究,且能躬任其劳,奔走各地聘请修塔设计、施工技术人员,并亲临现场,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以及广大士民的积极支持,天然塔从乾隆五十五年至五十七年(1790~1792)共投入土木砖石油漆各种建筑师和工匠100余名,经过3年寒暑建成。
当时徐经业等人虽然尊孔孟,重儒术,但并非佛教信徒,所建天然塔也不是佛塔。但在建塔期间,东湖县的佛教居士和僧侣向徐经业等提出在塔附近增建寺庙的请求,得到徐、王等士绅的允准,继又捐资在塔后购地兴建了寺院。院内建有庙宇3栋,还建有花园,辟有场坪,占地面积达30余亩,其中仅塔与殿堂及附属房屋基地即达10亩,命名为“天然塔庙”。时任东湖县令明珮(满洲正红旗,1791年由郧县知县调任)有记云:“越癸丑(1793)而塔以成……又构刹其旁,一切禅堂佛座之庄严,亭榭花木之壮丽,凡来登眺者,咸称为胜地。”从此,天然塔成了宜昌的重要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重建的天然塔为砖石结构,呈八棱锥柱形,底直径14米,七层,高45米,有石阶140级,每层四面有门洞,可沿石阶盘旋而上,远眺江上风光。塔顶装饰着铜宝瓶,四面挂铃,塔檐下有斗拱装饰,塔底有雕刻的八大金刚托塔,造型生动。塔门面对长江,横额右匾上刻着“天然塔”和“大清乾隆五十七年”字样,镌有二龙戏珠彩云图,两边对联:“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注:旧有荆门山十二碚和蜀道三千里之说)。
据常宝琳著的《漫话天然塔今昔》一文有载:“1940年宜昌城沦陷,天然塔庙及其园林遭到日军破坏,但到1945年宜昌光复时,仍残存有庙宇两栋,建筑面积约500余平方米和田园20余亩,由宜昌佛教会僧人耕作管理。1947年国民党派学兵进占部分庙宇,并将场坪作为练兵场,随意推毁林木花卉;且因住持僧吸鸦片,懒于劳作与管理,使天然塔的游客锐减,而走向衰落。直至解放前夕,僧去庙毁,成为废墟;但天然塔仍屹立江滨,安然无恙。”
宜昌解放后,天然塔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当地政府的保护。1962年9月16日将天然塔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63年4月,划定了距塔基四方各50米(按国家文物局规定的标准)为保护范围。同年5月,市人委下文,由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文教局立保护标志牌,并成立汉宜大队天然塔文物保护小组。
198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伍家岗区,天然塔所在地划为万寿桥街道办事处宝塔河居民委员会;
1991年又升为宝塔河街道办事处。
1992年12月,天然塔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宜昌投资1500余万元对天然塔周边环境进行绿化整治,并投入96万元对天然塔主体“修旧如旧”。修葺后的天然塔,古朴再现,周边的田野也成了设计精巧、用材考究的公园。
我国古塔研究专家认为,宜昌天然塔所处地理位置、造型、结构、用材、工艺都符合明清砖塔的法式,可与沙市的万寿塔、荆门的东山塔媲美,其功能已不再是“风水塔”了,已是绝妙的人文景观古塔了。宜昌是一座拥有2700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古城,留下的古城记忆几乎已经没有了,天然塔算是残缺的,也是仅存的记忆之一,尤显得珍贵。
素材引用:《东湖县志》、《宜昌县志》、《漫话天然塔今昔》、《三峡晚报》2007年旧闻版等。
作者:陈虎(桃子守望者)
Hash:b2593f8888e587d1c3e7062323d96ae71f4379ef
声明:此文由 桃子守望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