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的街巷中,墨池巷完全是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现在,巷内最窄的地方宽仅米许。但是它却小有名气,甚至比一些大街宽巷更出名。
墨池巷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巷内原来有个墨池。相传晋代郭璞避居夷陵,注《尔雅》时,曾洗墨于此。此说似不可信。郭璞的旧居尔雅台距洗墨池,相去不止一里。在彼著书,缘何要来此洗墨?确实令人费解。至于宋代苏轼、黄庭坚二位书法大家曾于此学书,经常在池中洗笔,致使池水墨黑,于史于传,于情于理,倒都是讲得通的。郭璞也好,苏、黄亦罢,传说中的事情,现在都已经无法再去考证。但是,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前辈名贤勤奋苦学、坚韧不拔的毅力,永远是后世的楷模。徜徉于墨池巷中,我们自然会想起一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夷陵州牧陈宣在洗墨池上建亭,题曰“墨池书屋”。清康熙年间,彝陵知州宗思圣创建“墨池书院”。乾隆年间又数度修葺,“浚引池沟”,在墨池“周遭砌石条如式”。而到了道光年间,墨池书院已具有相当的规模,“郡诸生会课于墨池”是当时东湖县著名的胜迹之一。
墨池书院(清)吴省钦
精舍依尘市,莘莘学子居。
竟传元右客,勤课右军书。
叶润蔬添圃,花繁菊照庐。
若为春候暖,涨墨染池鱼。
嘉定尔雅召下,二月间有墨鱼,
传是郭璞墨点所化。应在此,不在彼,予尝辨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