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街的故事
民主街现在是老城新颜旧貌并存的一条普通小街道,以风味小吃集中闻名,历史也很悠久,不同时期还有其他的称谓,曾长期作为洛阳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号称老洛阳九条繁华车马大道之一,整体北高南低,形不规则,约呈“T”字状,其西连太平街,东临寿春街,北接人民街,南至东大街,全长411米,宽7米。
明神宗时,朱常洵竞争太子失败,于公元1601年受封福王,1614年3月24日才恋恋不舍离京就藩洛阳,在今青年宫广场一带大建王府,洛阳县衙遂东迁至今民主西街10号院。十年后,福王又在今爽明街洛阳市一中所在地“费以巨万”为其生母郑贵妃建迎恩寺,取心善可因,恩可迎意,俗称东大寺。是时,福王府经洛阳县衙前的东西路顺称“迎恩巷”。
李自成攻破洛阳后,福王被擒杀,洛阳县衙也被火烧毁。清顺治时,原址重修洛阳县衙,其前东西路改为县东街、县西街,县衙南去一路下坡,称县下坡街,后改县前街,老洛阳谓之“嗲坡儿”,坡上部分则称“顶坡儿”。清亡,洛阳县衙先后被洛阳县公署、县政府,河南省第十专员公署沿用,县前街又称专署前街,专署所在编为72号。
重修的清县衙坐北向南,占地54万平方米,东西宽600米,南北长900米,有仪门、两个角门、大门,含寅宾馆、马号、捕役班房,端庄大气。县衙大门迎面影背墙高9米,长12米,后有殿堂、庭院,另设内堂、二堂、厢房、上房、书房、茶房等,建筑群凡33间,布局大体按前朝后寝礼制,功能各异。
县衙大门左右两侧有两道呈八字形的墙体,一般用来张贴传达朝廷和上级官府谕示和本县长官发布的告示或禁令等,起广而告之作用,按现在说法叫政务公开。大堂是整个县衙最宏伟的建筑,是县太爷升堂听讼断案的场所,与二堂、内宅有宅门隔断。宅门前东西两厢相向建有“班房”,是临时监狱,关押人犯。看宅门的“门子”地位低权利大,人若约见知县必须要其通禀,是谓“走门子”。“门子”走不好就要吃闭门羹了。过去有俗话“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颇为形象。
说到“班房”,老洛阳街市骂人土话“钻监眼儿”、“叫炮贼”的来历也与此有关。“班房”和监狱是森严、晦气之地,一般人避之犹恐不及,万万不会主动去亲近招惹,但确有青皮后生不晓得个中厉害,终忍不住好奇,透过院墙空洞想要一探究竟,其行为往往会招来断喝,弄啥嘞,想钻监(狱)哩?久之就演变为骂人话“钻监眼儿”了。贼,过去不单指小偷,还包括盗匪之类,判死刑的由问斩到枪决还真说不上有多少进步,但已经很人道了。枪炮属于热兵器,当时一般人还分不清,皆以“炮”呼之,老洛阳把枪决行刑谓之“叫炮”,骂人“叫炮贼”也确实够刻薄尖酸。
当初刑场即设在今太平街、和平巷一带,后来转到东关大石桥下,当然今青年宫府衙门前也斩杀过抗清义士南大定。解放后死刑多在洛河老吴桥附近执行,人说被送洛河滩,也意味着大限到了。太平街也好,和平巷也罢,过去皆是了无人烟的偏僻之地,后起此名都有去晦气讨吉利意。
隋唐时,民主街一隅曾经是洛阳城繁华的居民区,时称里坊。"里"本指里弄、街巷,而城邑划分的若干片区,通称为"坊",顾名思义,"里坊"可以理解为"用街道来划分组成的各城区",是我国古代城乡规划常用的基本单位与居住管理制度。
清代、民国时期,此街为政府机关所在,有许多官邸,是洛阳城的核心区,街北头时有集市,靠近衙门一带还多小商店、小饭馆、茶馆和大烟馆等行业,为官员、有闲人和探监者提供服务。当时在今民主街与文化街交叉口有梁家客栈,受一些外来古玩房客的影响,也参与陶器、唐三彩等古玩收购,间接导致街上古玩店也逐渐增多,形成了洛阳最早的古玩市场。
街中间和南头是住宅区,供当差衙役家眷栖息,当然也居住了许多富户名人大咖,最有名的属清末翰林林东郊。林东郊,(1868--1937年),字荠原,又字霁园,洛阳老城人,系清光绪戊戌科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吉士,散馆后授检讨,历充国史馆协修、纂修、编书处协修,详校,名贯河洛,时称“太史公”。坊间流传林东郊"生死同日"、“一科三东”,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翰林院古称玉堂之署,地位相当重要。林东郊以三甲进士入翰林院,可谓其中的佼佼者,惜生不逢时,虽在宣统三年被补授广西桂林府知府,却是虚受皇恩,并未赴任,实为"记名"也。民国初,林东郊先后膺选参议员、众议员,皆因政局动荡挂冠不仕,在家闭门修身,以诗书画自娱。
传说林东郊登科之年,喜报来时,正逢母亲寿诞,可谓双喜临门,一时贺客如云,座无虚士。时有洛阳名医者高思则献一贺轴,夸口说此物必将悬于林家正厅中堂,见人多有疑者,高只笑不语,及至林府门口,门客迎报:高先生贺表一轴。林东郊延阅后果然直让“挂中堂”。众人围看, 乃“国恩家庆”四字,一时啧啧连声,深以为服,是为佳话。
林东郊穷六艺,于诗词、经学无所不通,艺术及书画纂刻,无不精绝,书法更博采众家,风格独到,手迹"白马寺"、"菩提道场"和"定慧壮严",曾分别悬于释源山门及寺内东西月亮门,流韵四方。林东郊著《易易》,工笔楷书,为研究《易经》之大得,《爱日草庐诗集》记录了"大总统一职五易其人"以及在故里侍奉老母、访亲睦邻、作诗赠画、漫步洛河忧国忧民的喜怒哀乐。
林东郊乐善好施,口碑甚佳。民国十五年(1926年),因豫陕军阀夙怨,洛阳红枪会大杀"老陕"时,曾冒险保护两位陕商及反对红枪会的河洛道尹阎凤浩脱险。民国二十九年(1930)中原大战波及洛阳,身为红十字会名誉会长的林东郊,召集耆绅,领衔致信蒋军上官云相,极言战事对古城对人民的危害,并派何学纯、孙维康出面交涉。上官云相看林情面,网开一面,让冯部撤出后接防,洛阳始化险为夷,人称“片纸退兵”。至于林平时施舍衣食救济灾民,捐资办团练、修路类更不胜枚举,今东大街路上的青条石不少就出自林家。
林宅为四进院落,长约200米、宽约40米,南起东大街,北到中州东路,东临高平街,院落环环相扣鳞次栉比,多少间房已不可考,仅临街房即有8间,当时居住林家四代及一众杂役。林家后门所在高平街,原名高升街,寓意步步高升,而高平含义似更给力。
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国民政府迁洛,时政府主席林森与林东郊为同年翰林,情意甚笃,林东郊专门腾出了一所宅院,供林森夫妇居住。政府大员张继、吕超、叶楚伧、于右任等联翩赴林府探望,一时林家门庭若市,冠盖如云。
民国二十六年正月三十日夜,林公东郊竟溘然长逝,圆满地走完了他人生历程。洛阳老规矩过九不过十,上年龄者到了九即为大寿,当时其子孙正紧锣密鼓地隆重措办七十寿庆,于是寿堂改灵堂,贺客作吊客,倒也风光。人言"生死同日"非比寻常,风传一时。至于“一科三东”乃为梦境,说的是河南三个名含东字之人同科高中,大抵属于人云亦云之类,信不信由你。
1948年4月5日,洛阳二次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进驻专署办公。8月,洛阳县人民民主政府成立,也入驻市府院。1949年1月16日,洛阳市、县合并,市长兼县长,负责城市工作,副县长负责农村。1949年11月1日,市县分开,县政府搬离。1951年,取人民当家做主之意,市政府向南及东西路统称民主街,市府院编为民主西街10号。有说民主街改之冯玉祥,实为讹传。
1956年9月,洛阳市政府迁西工区,部分委局仍留民主街办公。次年初,洛阳市制药厂在市府院成立,生产西药。1962年,由20家医药老字号组成的洛阳民生制药厂迁来,与市药厂合并,仍称洛阳民生制药厂,中西药兼顾,知名品牌有“李占标膏药”、“冠心宁”和少林牌“祛风止疼散”、“清热解毒液”等。当时,建于清代的老县衙还保存完好,后陆续拆除改厂房。1996年,洛阳民生制药厂破产,厂区被拍卖进行房地产开发,所有古建遗迹消失殆尽。
洛阳解放后,一些藏污纳垢不良门店一律关停,那些作恶多端的官员、为富不仁的奸商大贾、欺压百姓的保甲长之流怕清算,纷纷逃之夭夭,所遗不动产除留够没走的家眷基本用度,余皆被人民政府征用,部分还分给贫下中农等劳苦大众居住使用,大家安居乐业。
今“百岁鸡”饭店处原是一李姓深宅大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雕梁画栋还依稀可辨,后拆除,建起了1号楼。李家老二过去当过保长,解放后被送西华县劳改,其夫人也算得是老城东大街的张姓大户,颇识礼数,独自领着全家延续下来,李家第三代现在西关精华街经营小吃店,日子到也滋腻。
林家也不例外,宅院留一间门面自用,其余分配作为“大商场”(老城商场)职工家属院,今大部已改造为老年公寓。翰林之子林祖式,时称神童,思想进步倾向革命,惜故去较早。林家去延安的人有,也有去台湾的,但翰林二女儿,人称“林二小姐”的,解放后却孤家寡人留下,独自住在林宅,人看起来姿色平平,背也微驼,不过当时已是徐娘半老,蛮称得上小老太太。“林二小姐”居留的林宅现已非常破败,唯一面墙体上书“东郊书屋”四字还十分醒目。
林家侧对面,是开磨房的乔家,也是大户,解放后自食其力,拉过“恶水”(老洛阳人称刷锅洗碗水为“eshui”,可沤粪、喂猪),现改称乔家院旅馆。乔家南,曾经的奶点,原还有一小白铁制品作坊,名字记不确了,机加工余下的废料能作玩物,很受小朋友的欢迎:一是做毽子的垫片,女孩子比较青睐;另一是形似脚印的小铁片,曰“老婆儿脚”,较讨男娃欢心。通常俩物件会被当作垃圾倒掉,过东关大石桥、东关大街南侧河堤常能拾的到。
计划经济时代,民主街除了民居,就是家属院,仅有民生药厂、粮店、菜店、地区化轻公司等屈指可数几个单位,人一溜坡走过去,高门台院落不在少数,终归还是沉寂着。那时街上吃的几乎没有,偶有卖大绿豆、花米团儿、菱角的小贩飘过,仅街南口对面羊肉馆所经营的羊肉汤和油旋馍独领风骚,赫赫有名。该羊汤原以著名的阎家汤打底,味道自然不俗,公私合营后,由民主街李姓人掌勺,街坊还没少闻膻。记得有一年卫生检查,羊肉馆还被挂了黒旗,但仍顾客盈门,没办法,味道好自然吃得开。
改开后,特别是1982年10月29日,中州东路全线正式贯通,民主街一下子热闹起来,吃食越来越多。现在的前门烤鸭店当时是朱家大院,院前卖凉菜熟食类的小商小贩比比皆是,用森哥的话说非常“居便”。司马家也在原粮店、现的“德庄火锅”位置搭棚开过一段时间“驴肉汤”,生意还不错,后来不知何故没有坚持,近来听说搬了新区。
司马家后,有刘姓两口也在此推车卖过一段儿“不翻儿汤”,称其系洛阳最早的刘家不翻汤传人,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主要步骤有二,其一肉骨吊汤,新鲜备用;其二制作“不翻儿”:少许绿豆面糊在加热的平底锅均匀薄摊妙烫,不翻个儿即熟,成品状若薄纸,谓之“不翻儿”。“不翻儿汤”者,乃是将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金针、食盐各种调料一股脑入碗,再添加两张对折叠好的“不翻儿”,上浇滚烫的所吊高汤。“不翻儿”软糯,汤酸辣利口,解酒解腻,物美价廉。如果还不过瘾,摊上另有剔骨肉卷饼,也很美味。现在“不翻儿汤”多集中在西大街,味道差强人意不说,价位还偏高,聊胜于无吧。
重庆火锅天下闻名,“德庄火锅”在民主街36号,是重庆火锅的洛阳连锁总店,毛肚、菌汤 、羊肉是招牌。“德庄”对面一号楼前,原有公共水管,曾供应了半条街吃水,现一号楼下门面有“胖嫂餐馆”,主打家常菜、手擀面、甜面片,都是几十年的老滋味了,很受大众欢迎;隔壁的广州云吞店也给力,云吞搭配混沌再加盖浇饭,生意格外地好;云吞店隔壁是刘记米皮店,米皮加肉夹馍、海碧汽水,也称洛阳一绝,吸引着不同消费群体。再北曾有“老家大锅台”,大铁锅荤素现炖,围锅而坐,热气腾腾,大快朵颐,尽显东北豪爽。现有庞家私厨,也有两把刷子。
“胖嫂餐馆”南隔糖烟酒店,是老成都菜馆,号称二十年老店,川菜很地道;老成都菜馆紧邻是“百岁鸡”火锅,“百岁鸡”早些,“百岁鱼”也是卖点,均风靡一时,上座率很高;“百岁鸡”旁有“老蔡药店”,治牙疼有绝招,花钱少见效快。“老蔡药店”马路对面是邮政所,过去寄信、发电报、打电话都需排队,现在成邮政储蓄银行,功能有所改变,受众却没有原来多了 。
前门烤鸭店称得上是民主街最上档次的饭店了,是城东一带人家过事宴饮待桌首选,主打北京烤鸭,兼营洛阳水席,烤鸭色泽红亮,皮脆肉嫩,性价较高,水席豫菜也很地道抓口,深得食客好评。当年,烤鸭店靠近今中州路往青年宫半坡处放一轿车壳,尽管锈迹斑斑,也颇引人眼球。
近年来, 随着旧城改造的提速,民主街大部分老门老户已很多搬离,老民居老院落也逐渐被高楼大厦替代,街南口还矗起了标志性门楼,白天巍峨壮观,夜晚灯火辉煌,南部街区门脸逐一整合规范亮化,店面旗幡招展,金字招牌熠熠生辉。走马街上,各种风味特色小吃琳琅满目,香飘四溢,俨然吃货天堂,引人驻足流连。
凉菜花生米咸鸭蛋熏鱼牛杂“墩子肉”,都是下酒菜,照例是不可或缺的;余记蒸菜食材多样,一蒸了之,吃的是健康;鸡是一道大菜,“榆树园”、“潘和尚”、道口董记三家烧鸡店毗邻,各显风骚。两个洛阳的老字号前以街为名,后以人为名,“潘和尚”出道要早些,“榆树园”别无分店,更有个性,二者实力原在伯仲,都有老主顾;道口鸡全国知名,董记也不含糊,自然不缺人脉;街上还有大盘鸡,亦菜亦饭十分实惠;南头另有新疆椒麻鸡,买鸡配鸡血豆腐皮送原汤,凉吃火锅咸宜,别具一格。
民主街文化街口北有水席扣碗半成品单卖,价格适中,忙人懒人捎带回家稍加工即可享用;南是刘记老街坊浆面条,专营浆面条甜面片,传承老法老味,标配油炸馍小菜,价格全市最低;其隔壁为鼎鼎大名的中华老字号泮甡园酱肉店。据称,该酱肉1923年初创始于北京,于抗战期间迁入洛阳,先在西华街开店,起名“泮甡园”,尝以肥而不腻,烘而不烂,松软糯口,唇齿留香著称。
1956年10月公私合营时,“泮甡园”并入“真不同”饭店,工艺都在水席的大菜中体现,人们碍于经济条件,偶尔“坐桌”也不一定能吃到,特点几乎被忘记。1989年4月7日,有酱肉摊在原洛北饭店门口重现,夹”火烧”、配绿豆芽、黄瓜丝卷饼馍最佳。当时,请客吃一卷酱肉就很有面子。吃货“小芮”是第一批“吃螃蟹”者,曾说酱肉比烧鸡都好吃。1990年代初,“泮甡园酱肉”招牌又挂于右安街口门店,黑底金字十分醒目,很快享誉洛阳。中州东路老城段改扩建时,泮甡园酱肉搬至旧府门儿,但也在民主街口设摊销售,生意异常火爆。每每下午四五点,吃嘴精们三五成群纷纷约起,民主街来一卷酱肉,就地吃来,直呼过瘾。
泮甡园的酱肉多用蹄髈,五花猪头也可,但各有定量,食材要足够新鲜,配料拿捏精准到位,从选料清洗浸泡炖煮到卤酱,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其中大火去脂,文火煨炖,挂酱汁收味是关键,成品色香味形俱佳,火候经验绝非一日之功。目前,泮甡园酱肉老城仍有右安街、民主街两家店,而后者还上了香香美食,知名度居高不下。
洛阳人对汤汤水水情有独钟,按食材按荤素按工艺种类繁多,不胜枚举,连大宴水席也概莫能外,工薪阶层简单一碗汤一份饼就是一顿美食,曰“吃泡馍”。人估计,洛阳汤馆足有上千家,大都是门庭若市,知名店更是食客如云。民主街虽无名店,但能在老城立足,牛肉、丸子、豆腐等几种汤品也大差不差,应足够拿人。
喜汤之人一顿是不过瘾的,“早上豆腐汤晚上丸子汤”就是真实写照,不爱这一口的,还有稀饭包子米线等可供选择,武汉的黄鹤楼包子当真不错。殷实细发人家还有午晚餐间“贴饷”习惯,一个肉夹馍一枚茶鸡蛋一碗油茶可也,皆是老洛阳“贴饷”的高级吃食。肉夹馍,泮甡园的就不说了,街上还有顾县肉合,属于偃师名特产,但也是馍夹肉;茶鸡蛋做法稍简单些,向以王牌最好;油茶,过去常见游商推车驼个大茶壶只于“半响”走街串巷,招揽主顾,一壶售罄作罢,晚来的只好望壶兴叹了。记忆中那茶汤浓郁糊嘴,洛阳换作“壳啪儿”的果子酥脆,二者相得益彰,口感丰富,余味悠长。民主街现有高记杨记两家油茶,都是全天候经营,高记的名气要大些,饭点人总是特别特别的多。一次乘公交车,一涧西食客众目睽睽竟与人谈起民主街的油茶,眉飞色舞之状,让人浮想联翩。
民主街的美食远不止这些,加上方圆左近的刘记丸子汤李记烫面角馄饨小军刀削面张记滋补烩面等知名品牌,林林总总的洛阳味道足够你连着几天品尝了。酒足饭饱也有去处,顺街南走,过东大街,明新街走到头,刚好是洛邑古城北门,刷身份证就可以直接进入景区了。如果方便,附近景点还有山陕会馆、民俗博物馆、洛八办,明清古建,值得一探。
“而已”贤弟说,民主街实际就是古老城的最后一条街,顺东大街往东就出城到东关了,天然兴商之地,本人也深以为然。过去青年宫到民主街的坡很大,拉架子车上坡往往需要推车挂坡,冰天雪地还是天然的滑冰场,后生们掉鞋摔跤也是常有的事,骑自行车下坡要格外小心了。人认为青年宫坡与民主街坡交汇,聚宝聚财,做生意一定能兴旺发达,是以历来商贾云集。今民主街继往开来随势而为,应前景可期。
看老街风情,品地道小吃,游洛邑古城不失为有闲阶层的时尚新宠,正越来越受到大量粉丝的追捧。民主街,约否?
Hash:bb2ddb9388be40754595f4834bb23355e93966bb
声明:此文由 永怀河洛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