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庆祝“三游洞”命名1200年,累计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

公元819年4月14日,唐代诗人白居易正式命名三游洞。2019年4月14日三游洞迎来了1200周岁生日。

4月14日,纪念“三游洞”命名1200年暨“三游洞文化年”在西陵峡风景名胜区正式启动。上午10时,三游洞主题歌曲《魂牵梦萦三游洞》缓缓响起在巍巍西陵峡畔。

“斯竟胜绝,天地间其有几乎”。国家一级演员鄢继烈声情并茂,现场朗诵《三游洞赋》。

三游洞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峡口,地势险峻,洞景奇绝,自唐宋始便成为了游览胜地和文化遗存。

史载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人同游此洞,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书于洞壁上,序中有“以吾三人始游,故为三游洞”等记述,三游洞即由此而得名,后人称之为“前三游”。

宋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曾来洞中一游,并各题诗一首于洞壁之上,此为“后三游”。

宋代欧阳修、黄庭坚、陆游以及明清王士祯、刘一儒等都曾游历三游洞,并多以诗歌、散文、壁画、题记等形式记事抒怀,镌刻于石壁之上,至今洞内外尚存有宋代欧阳修题记、明代重刻之《三游洞序》等各种壁刻和碑文数十件,这些诗文辞赋、壁刻碑文让三游洞成为了诗赋游记的文化集大成之所在。

这几位大诗人,在唐是诗国健将,在宋是文坛峰峦;“前三游”是峡间偶遇,“后三游”属刻意登临,却不经意间,在相隔240年的漫漫时光里,他们隔空联袂出手,成就一洞之奇和三游之美。

从此,洞因人显,诗因洞传;一洞悠悠观自在,千年摩崖刻诗意。2016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三游洞入选“宜昌十大文化符号”。从1981年开放至今,三游洞已接待中外游客逾千万人次。

Hash:b0579f98a93c82361c819c19a8098c0d9c4a1a67

声明:此文由 玩转宜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