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记忆 传播经典 记长阳土家山寨里的四代歌师

视频:讲述居住在土家山寨里的四代歌师的故事

那生养我们的山寨,我其实离开很久了。11岁就背着背篓带着口粮开始寄读生活,高小、初中、高中、就业奔波...,从每小周一次回家背米到一个大周(两星期)回家一次带粮食,再到后来半年、一年一次的回家,山寨里的生活慢慢的成了我的记忆中的一部分。

我家居住的山寨叫“布湾”,有人杜撰说寨里的正寅佬儿到外地运“布”回这里贩卖得名。其实在正寅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那辈里,这里就叫“布湾”了,要说这名字的历史,已经远得没法用实物佐证来考究了。我们居住的寨子里自古就住着土家族的先民,应该说是带有土家语的含义或本就是土家语的一个词。

整个村寨的地势地形很是特殊,特殊到任何一个陌生人到了这里都不由自主的说:这是一个好地方!这小小的村子里曾有千人以上居住,一个村有两所小学,至今还保留着“田正寅老屋”、“曹家大屋”等民清时期的古建筑群落。

山寨里的生活原生态记录,隔着屏幕可以听到一阵阵优雅的歌声...

民间传唱记录的“工尺谱”

今天,要讲述的主题是居住在这村寨里的、已经从这村寨走出大山的、祖居在这在山外诞生的四代人的故事。生活在大山里的土家人自古乐观豁达,这四位也不例外。从小喜欢唱歌,老少传承已成千古以来的传统,寨子里人人都喜欢唱歌,基本可以说张口就来,“歌师”是我杜撰给他们的称谓,但故事却很真实。

这世世代代传唱山歌的村寨,在鄂西大山里并不少见,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这村寨里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是生产歌的土壤,山里的每一眼清泉都在吟唱着山歌的旋律。

长阳山歌:叫我唱歌不着难 演唱:刘作秀

我就是在这一的一个村寨里长大的,巧合的是今天要介绍的四位“歌师”都是“兔子”,都属兔。第一代“歌师”名叫刘作秀,丁卯年生(1927年),娘家住在马铃岩,小时候家里姊妹多,能下地了就帮助父母劳动,17岁嫁到我们这个寨子里田姓人家。

寨子里居住的老屋

据老人介绍,“做姑娘时不会唱歌,家里劳动任务重,父母也没有时间叫我们唱”。“到布湾来哒,经常帮别人招呼客,自己不会几句那就把客得罪哒。”招呼客就是我们村里说的当支客师,谁家里有喜事,都要请她去当支客师,过喜事又少不了唱歌。自然当支客师的就不能不会唱了,于是越学越多,慢慢成了远近有名的“歌师”。

山寨生活留影

如果用声音来诠释历史,这扇门打开时的“吱呀”声,一定是儿时最深处的记忆。因为门的开、关,就像上课的铃声一样,传递给我们的是“大婆婆”在不在家的信号。

如今已90高龄的老人已被儿女接到城里居住,老人仍旧喜欢哼唱山歌。一个人独处时,“唱个歌儿打伴儿。”

第二代“歌师”名叫袁作英,辛卯年生(1951年),娘家住在柏杨坪,但其母亲的娘家住在这个寨子里,在其13岁时,因其嘎嘎家的唯一的儿子(舅舅)因病去世,为了照顾年迈的老人,父母安排她来陪嘎嘎、嘎爷居住就来到了这里,和第一代歌师刘作秀是邻居。16岁时,嘎嘎嘎爷相继离世,留下她一个人守着家,一直居住到23岁成家。其间,邻居“刘家舅妈”的照顾是她很重要的精神支柱,二人的交往很多的生活内容也是教唱山歌。

第三代“歌师”名叫田龙山,乙卯年生(1975年),生于斯长于斯,这个村寨是他的衣钵屋场所在地,也是他成长中的精神乐园。受长辈的影响,自小就喜欢唱歌。

这是我找得到的最早记录了

长阳的老“导游”

认不认得出来?

瑞士“富利”先生用山歌交流文化

回到老家,小时几个人玩耍“打扑克”的“石板”仅坐得下一个人了,真的长大了。

第一代歌师他称呼“大婆婆”,“小时候,大婆婆家的葵花是给我们这些娃娃种的。每到放学或下雨,我们这群孩子总喜欢往大婆婆家跑。”“每次去,大婆婆都不嫌麻烦,还炒葵花籽招待我们,一群孩子围坐在她家"灶门口"听她唱歌,还要求我们跟着唱,我因为年龄最大,学歌也最积极,也最得大婆婆赏识”。

晚辈们的每一次探望,也少不了交流山歌。

唱歌已经成了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时候,谁家过喜事,他总要带着弟弟妹妹们去“讨饼子”,有时候自己唱歌的任务完成了,还要帮年幼的弟弟妹妹们唱。长大了,参加工作做旅游、当导游,这年幼练就的唱歌本事还真派上了大用场。

从小感受音乐的氛围

第四代“歌师”名叫田杨子芮,辛卯年生(2011年),还是个小娃娃儿,在县城幼儿园上学。说是“歌师”,更多的是长辈们希望她能继承衣钵,从小练就唱歌的本领,把这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下去。幸好,孩子也许血脉里流淌了唱歌的基因,爱唱爱学,让大人们很欣慰。

这四代“歌师”,只是鄂西大山土家人的缩影。还有很多很多世代传唱山歌的家庭我们没有来得及挖掘、收集、整理他们的故事,我们也希望人人都参与到传承这些优秀民间文化的队伍中来。

如果您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或你本人就是这样一位。不妨把他们(你们)的故事告诉我、我们、大家... ...

赞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投稿请发邮箱2718414893@qq.com

资讯.文化.品牌.策划.活动.推广.旅游.电商.

合作:15337430448 微信:changyang234

Hash:7175f6e8187723c92bb04aaace90dae5ad39cbe3

声明:此文由 长阳在线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