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记忆之114:跨越400多年的沧桑岁月,福山南街的印记犹在眼前...

01

福山旧时有城。据《重修常昭合志》(以下简称《合志》)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侍郎胡宗宪平倭患后,设副总兵驻福山港,常熟知县冯舜渔筑城。”

“福山城周四里,为三门。”这“三门”是南门、北门和东门。

▲福山总兵城示意图

南门在今“龙达飞”服装厂处;北门在老“南苑”茶馆前。一条长街将两座城门连接。纵贯福山城南北。这条长街因位于古镇福山南侧,故称其为“南街”。

南街全长约500余米,宽约3.5米,碎石铺路。街以“战河坝”为分界线,其南,路两侧有许多军事设施和建筑

街东有总兵公署(亦称镇台衙门),公署前有练兵场和兵营。总兵公署往北是“战河”。“战河”东西走向,是专供战马饮水的池塘,故也称“饮马河”,此河至今犹存,它与街西的里城河相连。

河上筑堤坝,称“战河坝”,南街从坝上过。此外,公署东有荷花池,东北角海防厅和火药库。南街西侧、亦即总兵公署的右翼,有洗马池和小校场,再西则是里城河了。

▲福山南街 摄/墨者攻再守

过“战河坝”往北约150米,南街右侧有一座古庙,名“双忠庙”,坐东朝西。此庙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张光斗重建,乾隆年间又增修,主供唐张亚夫、雷万春,另供张巡、许远神位。

过了双忠庙,就到了南街北端,这里称“城垛里”(意为城里),因位于北城门口,与城外的护桥街及北街东湾街、西湾街相通。小贩、市民、庄稼人都要从这里进进出出,所以较为热闹。

02

从城门口往南,东侧有多家店铺。

第一家是丁家的“盛裕”南北货商店,三开间店面,因地理位置优越,货源充足,所以生意兴隆。往南是“言老四酒店”,再南有几座深宅大院,其格局大多是前店后院。较有名的有赵宅、曹家楼等。

赵宅是一座民初建筑。据86 岁的赵士荣先生回忆,他的九世祖赵天银祖藉河南,是赵匡胤的后代,乾隆年间逃到安徽谋生,后辗转到福山,曾在福山营谋职。

▲ 赵宅

赵士荣的祖父赵银福,于清末民初在南街开店经商。1920年,在这里建五开间三进砖木结构的平房,坐东朝西,粉墙黛瓦,正屋两端都有高高的马头墙(也称“风火墙”)。

室内概以大青方砖铺地,廊下木格子门窗做工精致,格内镶嵌明瓦(用蛎壳磨成的扑克牌大的薄片,半透明)。整栋房子高大轩敞,人称“赵宅”。

赵宅的前一进西临南街,靠北三间相通,为“赵庄记粮油行”,专营大米、食油,兼营土布;南端两间为“盈丰”南货店。后一进中间是四柱大厅,厅后上方挂“积善堂”大匾,当时大厅主要用于存放粮食

第三进是起居之处。三进正屋间,两侧均有耳房,中间有天井。从前一进到后天井,都有精致的砖雕塞门,这些砖雕,都是苏州吴县的高手雕镂的作品。

当年,“赵庄记粮油行”因位于南街北门的闹市区,水陆交通方便,且买卖公平,所以生意兴隆。到1937年侵华日军侵占福山时烧杀抢掠,这家粮油行受重创,便倒闭了。

03

毗邻于赵宅东侧的是“曹家楼”,民国初曹品章建造,三进。前两进为平房,五开间。临街一幢是曹家米行,专营大米、豆饼。第三进是楼房。

1937年10月12日,泊于长江涛山下的侵华日舰炮击福山,曹家楼第二进被炸。解放后,曹家楼已拆除翻造。

▲老街街景

曹家楼对面是本邑篆刻家陶石林的故居。据《印台翘楚》(庞欢主编,归之春、马一超编著)载:

“陶石林(1908-1975年),字后子,号飞声,室名研缪斋,常熟福山镇人,赵石弟子,书法篆刻皆承古泥。民国22年(1933)癸酉十二月,萧退庵、陈迦庵、王震、于右任联名为‘虞山赵石三弟子苏乐石、黄麟书、陶飞声治印’订润例;次年甲戌(1934年)秋,吴子厚拟、贺天健书《研缪斋治印直例》,评价甚高。爱国将领张治中驻军常熟时,陶飞声为之刻‘张治中印’。著有《研缪斋室印存》(钤印本)若干卷存世。”

陶家往南约10余米是朱家老屋,光绪年间朱恩相造,坐西朝东,三开间两进,连耳房共8间。朱家屋砖木结构,小巧精致,从中堂到天井亦有“塞门”,门楣上并排镶嵌4块水磨方砖,边长约30公分,其上各浮雕一字,分别为“厚”“德”“载”“福”。砖边上都刻有花纹。

第二进正厅两侧有4庭柱,柱间有墙,耳房及厅前走廊都是卷棚形建筑。在室内可看到屋顶的拱形木椽,造型别致美观。

04

从“城垛里”出北门,门外有护城河桥。此桥是一座独拱石桥,人们称它是“护桥”。

当年冯知县造福山城时,南门外建的是吊桥,而这里缘何造石拱桥,已无从查考。

笔者猜测,福山城护城河东与福山塘相连,往北与盐铁塘、烧香浜相通,乘船可到千年古刹大慈教寺。水路四通八达。

随着南街商业的繁荣,护城河里进出的船只渐渐增多,涨潮时,大一点的木船不能从桥下过,为便于船只过往,也为方便百姓进出南街,在后来浚河修城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吊桥改造成了这座石拱桥。

▲老街街景

北门护桥曾横跨于护城河上数百载,遥想小桥当年,城下是静静的护城河,河上架着高高的石拱桥。桥上街上,行人熙攘,人声喧杂;护城河里,粜米船、载货船、小渔船、烧香船东来西往、橹声欸乃……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水乡小城特有的画卷。

遗憾的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福山城墙连同那座漂亮的石拱桥相继塌圮,河道淤塞,总兵衙门也成了一堆废墟。

05

1930年以后,当地富绅周正扬出资将北城门进行了改造。

周正扬,原福山周院(现属张家港市塘桥镇欧桥村)人,他积极参与清末维新,热心乡里的公益事业。

福山北城门倾塌后,他出资在南街西侧城基上建了三开间两进相连的平房,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因屋基特高,从街道进屋须登8级石阶。

屋内只有木柱而无隔墙。后来此屋出租给街坊赵小五开茶馆,因位于南街,取名“南苑”,并请当地书法家张禹声书写大招牌,悬于门首。

▲南苑茶馆旧址

南苑既是茶馆又是书场,书厅能容300余人,这里地处闹市,所以茶客众多,生意兴隆。

北城外原有一条小街,它是南街的延伸段,也称“南街”,但因它位于总兵城护桥北端,人们就依桥而名,称其为“护桥街”了。

北城门和护桥拆除后,护桥街与南街连接了起来,成了一条长街。

周正扬认为,护桥街地处东湾街、西湾街和北街的交会处,是古镇的中心,大有发展前途,便在街两侧的废墟和空地上建造了多幢漂亮的木楼店铺,之后廉价出售或出租给当地商家或居民开店营业。于是护桥街渐渐地成了繁华的商业街。

06

桥东侧的城墙坍塌后,护城河也因淤塞而被填平,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新街,往东通到大庙场。

周正扬又在这条街的西口上方筑了一座空中楼阁,横跨于新街之上,南接丁家楼,北接汪根松肉庄,这栋建筑在当初颇为奇特壮观,人称“过街楼”。楼上设值班室,募青壮男子义务值勤,夜间上下半夜轮替巡防,每班2人,以察报匪盗和火警。

过街楼南檐悬一口大铜钟,口若脸盆,哪处发生火灾,值巡人员立即敲响警钟,钟声洪亮,远播数里。义务消防人员闻声迅即集合,扛着“水龙”飞一般地奔向现场灭火。

过街楼北端,下面的汪根松肉庄是护桥街南端第一家店铺,坐东朝西,两开间门面,右间卖海货,由汪夫人经营;左间卖猪肉,由汪根松之婿王冠三执刀。

▲老街手艺人

王冠三是个胖子,貌如其名,长得熊腰虎背,真有点“勇冠三军”之相。汪伪时期王冠三曾任福山镇长,但据说当初任镇长并无俸禄。由于他身强力壮,便以宰猪卖肉为业,生意倒也兴隆。

汪根松则在过街楼下为人称量西瓜、菜蔬之类的农副产品,收取一点手续费。汪根松肉庄隔壁是张氏纸马店,平房,两开间。

过了纸马店往北是赵海涛酒店,平房一大间。赵海涛是赵银福之子。经营酒店数年,后转让给了夏培根。

再往北分别是周家茶馆和陆家小面店。过了面店就是东湾街了。

07

护桥街西侧,由南而北,各类店铺鳞次栉比。

街口第一家是马鹤林开的马家饲料店,仅半个店面,专售谷糠麦麸。马家有些田产,故这些饲料都是自产自销。马鹤林每天只在早市营业,其余时间都关门 。

第二家是华友松布店,有3间店面。华友松本是江阴华墅人,民国时开了这爿颇具规模的布店。

布店隔壁是曹连芳的银匠店,专门加工和出售各类金银首饰

过了银匠店是范兴兴面店。该店的煲骨汤面和蟹肉馅馄饨、馒头非常有名,为福山一绝。

据说范兴兴每早都要买回许多猪腿骨,砸裂后放大锅内旺火猛煮3―4小时,然后文火焖焐到黄昏,加鸡汤和调料,做成的面汤浇头又鲜又香。

范兴兴另有一手剥蟹绝技,以蟹肉及其膏、黄为原料,调入自制的皮冻,加入秘制的佐料,制成的蟹肉馅馄饨和馒头,皮薄馅鲜汁多,别具风味。

每年金秋,丹桂飘香,水乡河蟹黄满膏肥,许多到福山游七峰或看斗蟋蟀的客人都慕名到范兴兴面店去品尝蟹肉心馒头和馄饨,有的还要打包带回去作礼品送人。

面店左邻是“延天龄堂”中药店,民国31年盛日新初创。盛日新本是陈家桥人氏,家道殷实,便选择在福山闹市开了这一爿药店,虽然仅一个店面,但因药材道地货源广,更兼服务热忱周到,生意自然兴隆,几年间挣了不少钱。也许是钱多惹人眼红,后来被土匪绑架杀害了。

药店北侧是“庆福南号”,始创者姓陈,浙江绍兴人。绍兴人称呼人名大多在末字前加个“阿”字,例“王金发”昵称为“阿发”。

这位浙江老板名字后有个“头”字,且是绍兴人,人们都称呼他“绍阿头”。

绍阿头有两个儿子,他在北街开了“庆福北号”,由长子陈智祥经营;在护桥街开了“庆福南号”,由次子陈锡祥打理。南北两号主要经营香烛纸马,兼营南货,大多为浙江特产。

过了庆福南号便到了“张阿德糖果店”。张阿德也是江阴华墅人,与华友松同期到福山。他心灵手巧,吃苦耐劳。店内糖果都是自己制作,如粽子糖、棒糖、什锦糖、酥糖等。

他还会腌制各类脆梅、炒制花生和各种瓜子,香脆而不焦。由于他进的货新鲜质量好,个大肉绽,甜香适口,深受顾客喜爱。

最末一家是褚家开的“东园茶馆”,过了茶馆便是西湾街了。

护桥街长约40米,宽约4米,南高而北低,略显倾斜。为防行人滑倒,街两侧铺条石,中间侧排青砖,砌成正反“人”字形图案,美观而实用。

可以说,福山南街曾是一条集军事、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古街,这条古街历经了400多年的沧桑岁月,至今仍然留存。但因福山商业中心的东移,这条古街已渐显冷落了。

(常熟史志)

Hash:45fdfebb9183a7e0bcf05ea48d4f272717ba04e3

声明:此文由 i常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