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徽州大畈村: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命名的千年古村落

大畈为古徽州婺源东乡之首,位于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处,历史上属安徽古徽州。东邻浙江开化县,北面是安徽休宁县,西接婺源溪头乡,南联江湾镇。距县城九十华里,距屯溪黄山市)110华里。大畈原名鳙溪,相传尧舜时期,洪水泛滥,有群鳙鱼溯洪而上,后来水退而鱼留在小溪之中,故而这条小河就得名为“鳙溪”。村因以“鳙溪”而名。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兵转战皖南,攻取婺源州朱元璋打江山时,曾到此登上西山勘察地形,当见到平川旷野,良田千顷时,赞之曰:“好大一个畈”。他当了明朝开国皇帝后,村人就将这原名鳙溪之村改名为大畈,朱元璋登过的西山得名为“洪武尖”。

大畈为汪姓聚居的村落。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6)歙州人汪道安(越国公汪华十三世孙)以衙前兵马指挥使领兵镇婺,驻来安镇(今清华),后移兵弦高(紫阳镇)。乾符元年,特升衙前都虞候护卫大将军。卒年三十七岁,墓在三都武口,为婺源汪姓始迁之祖。道安生三子,长子汪源居还珠里,三子汪淦早逝,次子汪濆于中和四年(884)补衙前都虞候充三浯镇将(三浯镇在江湾镇镇头附近)。光启三年(888)授婺源都镇政左横卫都尉。景福三年(894)授东州团练击讨使,殿中侍御史,都知兵马使。历阶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上柱国兼御史大夫。乾宁元年(894)追讨黄巢叛乱至铜埠,殁于阵。墓在大田寺。

汪濆长子汪中元,次子汪高(迁段莘)。中元痛父殁于王事,生逢唐乱,历梁唐晋四朝,抗志不仕。奉母避居于大畈,时约公元895年,为大畈汪氏始迁之祖。卒、墓在大畈后村土名“上十八汪”。汪中元迁大畈,初时居后村。汪姓始迁之前有马姓居湖坦、赵姓居赵家坦、金姓居畲田、黄姓居黄家坦、江姓居狮形前等十余姓居民。

公元1200年间,宋儒士汪倬(汪氏六十八代)迁往前村竹林头。公元1270年间,宋进士迪功郎广德司户参军、原白鹿书院山长汪庭桂,改大畈河流,由原来从西山脚下南流,辟向从东山脚南流,即现在的河流导向,使大畈后村前村陆地联成一体。

大畈山川灵秀,世业耕儒,民风淳朴,艰苦的环境锻炼和培养了居民积极向上求发展的性格,千百年来,文风鼎盛,科第蝉联。据不完全统计,由唐至清六百多年间,出过3位宰相,北宋中书侍郞(副相)汪 杰、南宋参知政事副相汪澈(迁居浮梁)、明光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同内阁辅臣汪 鋐;进士36人(已考证进士有33人);七品以上文武官员103人(已考证了91人)。还有各朝代的学士、文人名留史册。在全国所有古村落中,如此人杰群涌都是很罕见的,也算是婺源书乡中的“书乡”,故历史上有“千里来龙归大畈”之誉。

同内阁辅臣[宰相]汪 鋐像

大畈自古还是盛产名茶的地方,婺源四大贡茶中的大畈灵山茶和济溪上坦源茶就产在这里,早在公元856年唐代杨华所作《膳夫经手录》一书中所称“歙州、婺州、祁门、婺源方茶置制精好,不杂木叶,有梁、宋、幽并间,人皆尚之,赋税所入商賷,数千里不绝于道路,其所出之含膏,亦在顾诸之并列”。这是古藉中说明婺源茶叶生产的销售兴旺,质量优良。大畈绿茶列古代婺绿四大名家(大畈、济溪、溪头、砚山)之首。以“色泽翠润,叶肉柔软肥厚,香气高馥,滋味浓厚淳爽,汤清叶绿”而见称,宋代名之为绝品,明代列为贡品。明清鼎盛时村中开设茶行,茶号多所,特别是民初六年汪序昭的“陆香森”茶号,以《双狮国旗》商标注册,产品行销欧美及俄罗斯,外商多预付定银订货。

大畈是歙砚石材主要产地。歙砚全称歙州砚,又有人称为婺源砚,婺源砚指的是产自婺源龙尾山龙尾砚。龙尾砚、婺源砚、歙州砚是历史上人们对同一物的不同称谓。由于婺源历史上曾是歙州[后改徽州]所辖,以州名物是历史上沿用的习惯。从歙砚的制作来看,仍主要集中在婺源县的大畈村和歙县两地,但发展最快的是婺源的大畈村和砚山村,特别是大畈村,改革开放以来,歙砚工业发展很快,逐步形成了许多砚坯制作、砚台雕刻以及砚盒油漆包装等和砚相关的一条龙家庭式作坊一百多家,已成为全国有名的歙砚之村。大多集中在村西“婺休”公路两侧,人称“砚台一条街”。歙砚产品占领国内歙砚市场,也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素材综合参考:《大畈村志》等

Hash:86054a2896fbe34a98017201ca7e0ec0c7c40bd6

声明:此文由 行走观察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