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戏必发朋友圈,其实了解剧院进化史让你更有料

“本文为马良行mlhang(ID:cn-mlhang)的原创文章,非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咨询。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世间万象

生离死别

都凝聚在这方微小却又广博的空间

就像一提到澳大利亚就会脱口而出悉尼歌剧院,如今大型剧院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城市名片,不管从体量还是造型上,都堪称城市中亮丽的一景。但是遥想剧院是怎么从当初清纯的模样,开始走起风骚和张扬路线的,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很好奇。

这一期,就让马小良带大家了解国内剧院建筑的进化史。

第一阶段

初现雏形

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的结束,闭关锁国的大清帝国,在不情愿又无可奈何中,迎来了欧美各国的外国公使以及逐利而来的形形色色洋人,欧式教堂、住宅以及剧院,在他们的强烈需求下,开始出现在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地。

当然,这一批剧院的始祖,跟西方的一流剧院相比,水平还是相形见绌的。

澳门岗顶剧院是最早的国内西式剧院。当时的澳门正处于被葡萄牙殖民式统治时期,这些葡萄牙人不仅留下了葡式蛋挞,也留下了中国的第一个剧院,也就是现在的“澳门岗顶剧院”。

作为澳门唯一的欧式剧院,也是南中国地区最古老的剧院,澳门甚至在2008年发行的新钞上印制了岗顶剧院的立面。

岗顶剧院从1860年兴建,用来纪念葡萄牙国王伯多禄五世,但当时只有剧院的主体。

1873年,柱廊、拱廊和带有新古典主义色彩的三角楣入口立面得以加建,才促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西式剧院。

因白蚁蛀蚀的灾害,受伤的教堂关闭了近20年,直到1993年内部维修后才得以重开。2001年的时候又经历了一次重修,现在整幢剧院的主体基本都保存完整。

整个岗顶剧院主体为绿色,以墨绿色的门窗为衬托,还被戏称过“绿色建筑”。

剧院是整个建筑的核心部分。观众厅部分有池座和楼座,平面形状约呈圆形,楼座呈现月牙形。

舞台的主台接近于正方形,主舞台台下几乎没有任何舞台机械,但是岗顶剧院运用了许多欧洲古典剧院舞台台面倾斜设计的做法,这一点跟巴黎歌剧院的舞台是一样的。

现在,岗顶剧院的周围分别是圣奥斯定教堂、圣若瑟修道院、河东图书馆,这些宗教、文化类的公共建筑,在澳门形成了一个十分有代表性的区域。

第二阶段

国外设计“入侵”

这时期的代表要数上海大剧院。 它位于市中心人民广场,占地11528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7000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40米。

上海大剧院从1994年9月开始建造,至1998年8月竣工,是由法国夏邦杰建筑设计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当时,国外设计师对国内的实际境况不甚了解,所以境外设计的数个剧院都要经过国内专家的修改才能投入使用。

这个时期,追求形式而忽略实际功能需求的不良风气已经刮起,为了打造“城市名片”,大规模的剧院建设已经逐渐失去完全服务于戏剧演出需要的本质,更像是一种城市风景工程。

上海大剧院整体的设计构思为“天地之间”,被定位为“开放的宫殿”,沿用了中国九宫格式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以玻璃和大理石组成,从上至下晶莹透亮。六根透明的柱子撑起弯向天际的顶盖,给人以漂浮的动感。

观众厅内部上海大剧院的国外设计因素给它带来了不少知名度,日益成为上海重要的对外交流窗口,发挥着“城市名片”应有的作用。

第三阶段

摸索中的成长

2000年起往后的10年里,国内剧院建筑在声学技术上达到了新的高峰,形成了新一代的剧院。

然而这段时间里,国内并没能掌握剧院建设的核心技术,再加上前一阶段里盲目追求“城市名片工程”的心态在作祟,导致这一时期的剧院质量参差不齐。代表作有东莞玉兰大剧院青岛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

国家大剧院

青岛大剧院

玉兰大剧院

第四阶段

璀璨绽放

从2010年至今,剧院建设有了新的进步。代表作有广州大剧院甘肃大剧院。

广州大剧院

甘肃大剧院2015年哈尔滨大剧院的落成,为国内剧院建设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新的里程碑。

在建造过程中,马岩松也看到了国内设计“崇洋媚外”的心态,直指这种现况的不合理。

他擅长运用曲线,所以常常有人将他与ZAHA进行类比。

如果说到追求“形式的创新”,马岩松无疑是最敢于尝试的中国建筑师。但他并不是在追求地标形象,而是真正地将自己对这片场地的思考,融入了大剧院的设计中。

坐落于哈尔滨这座冰城的松花江畔,哈尔滨大剧院就像一座融入自然的雪山,城市新地标的地位不可撼动。

在马岩松自己看来,“地标”是一个贬义词。

地标并不是超级建筑,马岩松要做的剧院也不是壁纸一样的“名片”,他更希望这个剧院是具有互动性的,人们能够接近、进入甚至攀爬的建筑。

而马岩松的曲线体量也并不是没有根据的。他的灵感来自于松花江,不断变化的水位线会在河床上刻出一道道优雅的曲线,而哈尔滨大剧院有“义务”去回应这种自然现象——“像连续的丝带一样,从地面慢慢升起后变成一座起伏的雪山”。

这座“山”,就是人行步道,人们并不一定非要走进这座建筑去看歌剧,只要能跟建筑有所互动,就满足了设计师的设想。

哈尔滨大剧院光滑的白色外壳里,包着一个形状有机的水曲柳实体,这个水曲柳材质的实体温柔地包住了主舞台和观众座位,用舒服的空间曲线表达了对观者的欢迎,塑造了空间的流动性。

它不仅在设计上实现了国内剧院建设的一大进步,同时也是哈尔滨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功能最完善的文化设施,其中部分设计元素甚至为世界首创,填补了国内剧院建设的诸多空白。

中国设计力量并不缺乏思考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作为建筑师,我们期待未来将有更多像哈尔滨大剧院一样令人惊艳的作品出现!

*温馨提示:看戏过程中不允许拍照哟,可于演员谢幕时拍照~

福利时间

欧洲杯“全民竞猜欢乐月”正在火热进行中,还没有参加活动的朋友们,赶快在“马良行mlhang”公众号后台留言,竞猜下一场欧洲杯比赛结果吧~

2016.7.08 1/4决赛:

03:00 德国 VS 法国

名牌球服、特制啤酒、千元足球大礼包……只要你来猜,我们全都免!费!送!

Hash:34c2d0961807f8ddcc72811670a7ef8de2f45f8a

声明:此文由 马良行mahooo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