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湘西有一座南长城,明清两朝修建,见证苗疆儿女顽强不屈历史
开篇:
总说长城在北方,岂知南国有巨防;凤凰城外营磐岭,碉卡巍巍壮西湘。(罗哲文教授)那是2004年4月22日,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长罗哲文教授在凤凰县永兴坪哨卡遗址经过仔细观察后发出了惊叹声:“这就是我寻找了近半个世纪的南方长城啊!“
从此之后,南长城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开始为世人所知。虽然南长城远远没有北长城雄伟,但是它是我国南方唯一的一座长城,更是见证了苗疆儿女顽强不屈的历史。
南长城,是苗疆边墙防御体系。
苗族一直是一个彪悍的民族,南长城是明清两朝为了防止生苗(未服从朝廷的苗族)造事,巩固自己在边远地区的统治而修建的一座军事防御体系。朝廷在南长城上派了重兵把守,沿用了很多年,直到1936年,爆发了苗民革屯运动后才被废弃。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这座苗疆南长城吧,
先去看看它的一些关键数据。
●苗疆南长城的修建时间:
明清两朝修建,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
●苗疆南长城的修建原因:
防止生苗造事,镇抚当地苗族
●苗疆南长城的废弃:
1936年,爆发苗民革屯运动后被废弃
●苗疆南长城的影响:
有军事防御和划分疆界的作用,朝廷巩固了在边远地区的统治,但是也阻断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明清两朝为何会修建南长城?
苗民,即九黎之后。《五帝本纪》苗族是一个顽强的民族,是九黎部落酋长蚩尤的后人。大约在4600年前,黄帝和炎帝组建的部落联盟和蚩尤率领的81个氏族部落为了争夺肥沃的中原地带爆发了涿鹿之战。蚩尤战败被杀,战败的蚩尤部落一部分融入华夏民族,一部分不愿意屈服的就开启了苦难的迁徙史。
苗族儿女为了更好生存下去,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大规模的五次迁徙,湘西和黔东境内的苗族就是三苗部落联盟被分化瓦解后,被流放到崇山的那支苗族先人迁徙去的。
乾嘉苗民起义领袖吴八月
苗族儿女在远离中原朝廷的边陲地带湘西生息繁衍,但是苗族是战神蚩尤的后人,是一个彪悍的民族。面对中原朝廷越来越重的苛捐杂税,他们一次次揭竿而起,苗疆南长城就是在这个背景下修建的。
”农之有畔熟,险阻于目中,规利害于掌上,然后守可得而固,战可得而克也”。《抚治苗疆议》朝廷为了稳固统治修建了南长城,苗疆南长城修建后,就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起来了,就是把服从朝廷的熟苗和汉人与不服从朝廷的生苗隔离开了,避免了生苗造事。
明嘉靖三十三年(公元1554年)开始修建南长城,到明朝末年的时候,当地的苗族已经把南长城摧毁了,但是清朝因为需要巩固在当地的统治又修建起来了。
1795年(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爆发了持续两年多的乾嘉苗民起义,起义被大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镇压后,清政府对这一带苗疆实行的是"均田屯丁","以苗制苗"。
自设屯将田土清丈,苗疆田土存留民间者除隆杨二家外已属于无几。这里的大量良田都被没收了,成了屯田官田,这里本来就是高寒山区,农作物的产量很低,可是却要上缴很大比例的额租,很多人辛辛苦苦一年就是给别人种田等于白干了,他们当然要奋起反抗,这个时候南长城的作用就更重要了。清朝廷又重新修建了这座边墙体系,一边用于军事防御,一边用于划分边界,其实南长城就是镇抚这里苗族的产物,为的是孤立和征服当地的苗族,避免他们造事。
南长城的规模。
南长城当然没有北长城的规模大,但是也是古代工程浩大的建筑。南长城主要在凤凰境内,呈南北走向向两边延伸,南到贵州铜仁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全长190公里。
南长城的现存边墙有13185米。
南长城既然是军事防御体系,当然有指挥中心(总兵衙门)了,这座军事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就是凤凰古城,乾州古城和吉卫古城是这座军事防御体系的分指挥中心。有了指挥中心方便调兵遣将,为了便于驻守和作战,南长城上也修建了很多哨卡,城堡,这里现存有古城堡10座,屯堡130座、碉卡47座,哨所311座、关门座、营盘寨4座,土石边墙残段85处。
如今的黄丝桥古城吸引了无数游客,其实它就是这座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一座古城堡,也是如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城堡,它是负责联系各屯堡的。如今走进这座雄伟的石头城堡,还能感受到曾经狼烟滚滚的战场。
南长城高约有八尺,底宽约有五尺,墙顶端宽约有三尺,全部修在险峻的山脊上,而修南长城所用的石料,都是从山下一块块运上来的,当年并没有先进的机器去搬运,这样的工程也是巨大的,花费了朝廷不少的银子,但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还是耗时耗力耗财去修建了南长城。
南长城为何被废弃?
傅鼐均田屯勇,百余年来法欠弊生,鼎革以还,变乱相寻。
乾嘉苗民起义被镇压后,湘西实行的是"苗防屯政"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下,大部分良田都是屯田官田,大家要缴纳很高的额租,当地百姓辛辛苦苦干了一年的劳动成果大部分都被剥削走了。1912年2月12日,溥仪下诏退位,清朝灭亡了,可是这里还是没有得到改变,当地的国民政府还是继续了之前的"苗防屯政"体制,依旧压榨当地的百姓。
自民国成立,军阀专横,屯政之害。十倍于前。积久弊生毋庸讳饰。逮入民国,时变纷纭,未遑整理。面对有增无减的剥削,当地的苗民再次站了出来,强烈要求废除屯租,收回土地。
民国十五年(1926年),湘西土皇帝陈渠珍的屯物处把总徐章浦负责在麻阳江口收"屯租",和当地的佃户爆发了矛盾,当地的佃户团结起来抓住了他挂牌游行,还烧掉了当初在当地推行屯田的傅鼐画像。
自此之后,反抗不断。1935年,永绥县遭遇灾害收成很少,但是土皇帝陈渠珍却还是不愿意减少额租,还派人去暴力催收,当地的苗民举起举起反屯抗租的旗帜,爆发了麻栗场之役,还取得了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抗租革屯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
自秦朝始皇帝以降,历经二千有余年,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平苗不断,我苗族者何错之过,屯租世代系于苗身纵观全国唯湘西有屯七县仅有。是以子雍不忍袍泽倾苦,与恒良兄,明元弟。挥戈一指,起兵革屯,力求为苗博新天。(隆子雍)1936年,湘西爆发革屯运动。
革屯运动的主体民众就是永绥(现在的花垣县)、凤凰、乾城的苗民,波及到湘鄂川黔四省边区,主要的领导人有革屯三杰隆子雍、吴恒良和梁明元等人。湘鄂川黔四省边区的几十万苗民纷纷响应起义,他们提出的要求就是废屯升科,停止压榨当地的苗民。
革屯军杀屯官,抢屯粮分发给当地的老百姓,还贴出以后不用给官府交租交捐的告示,这在当地是很得人心的。一处的革屯军即使被镇压,但是很快又组建革屯军卷土重来了,面对强大的革屯军武装起义,国民党政府不得不屈服。他们同意了"废屯升科“,湘西"苗防屯政"体制维持了一百四十年后被废除,军事防御体系南长城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也被弃用了。
需要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革屯军为当地的苗民争得权力之后,又响应抗日的号召参加了抗日战争,他们参加了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豫湘桂会战,湘西雪峰山会战等战役,他们是骁勇善战的。他们为自己的生存而战,更为救国而战。
如何评价南长城?
明清两朝修建的南长城有何意义,如何评价南长城?这要从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对于朝廷而言,巩固了在边远地区的统治。南长城位于苗疆境内,当地有很多的苗民,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也是一个彪悍的民族,面对朝廷的剥削,他们多次奋起反抗。明清两朝耗费大量财力修建南长城,将不服从朝廷的生苗和服从朝廷管理的熟苗、汉民隔离开,避免了他们造事,巩固了朝廷在这里的统治,让当地避免了战乱,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第二,对于当地苗民而言,阻止了经济文化的交流。虽然南长城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这也是一座隔离苗民的城墙,它划分疆界,阻断了两地苗民往来,阻止了当地经济文化交流,落后地区更落后信息更闭塞,这是南长城存在的弊端。
第三,如今的南长城成了知名景点。明清灭亡,硝烟早已散去,如今的苗族儿女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南长城不用再承载军事防御的作用了。如今的南长城成了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被当地政府修复了一些城墙,它成了当地的知名景点,吸引了无数人的到来,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结束语:
史书上一直有南方有长城的记载,很多专家也在寻找,罗哲文教授也在寻找,直到他凤凰行时才发现自己自己找了近半个世纪的南长城就在脚下了,就是这座苗疆的军事防御体系。它从此有了名字--南长城,养在深闺的它也向世人掀开了自己神秘的面纱。
1957年9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现辖7县1市,凤凰古城就属于自治州。凤凰古城出了沈从文、熊希龄、黄永玉等名人,而南长城如今则成了当地的旅游新招牌,吸引了更多人的到来。
苗族是一个苦难而坚强的民族,曾经多次迁徙,南长城附近就是苗疆,他们在这偏远地区繁衍生息,面对朝廷的剥削,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他们多次起来反抗,而南长城就见证了他们的历史。
要是来到湘西,一定要走上南长城,感受下当地苗疆儿女当初的苦难和如今的幸福。
本文参考文献如下:
《凤凰县志》
《苗防纪事》
《明史湖广土司传》
《湖南民族关系史》
Hash:36df87d6e2000f59f913b55b8aa5ee4e4bb5ae4c
声明:此文由 湘西小木鱼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