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艰苦奋斗精神推进菏泽治黄发展

众所周知,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其发源于青藏高原巴彦喀拉山北麓,从我省的垦利县注入渤海,流经9省区,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9.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有人口1.4亿,占全国人口的12%,耕地2.4亿亩。菏泽黄河是山东黄河的门户,位于山东黄河的最上游,流域内有东明牡丹鄄城郓城四县区,16个乡镇。全长185千米,其中有56千米河段为游荡型河段,河道宽浅、散、乱,多沙洲、歧流,河势变化不定,主流摆动频繁,是历史上著名的“豆腐腰”河段。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着灿烂的华夏文明,同时黄河又是灾害频繁的河流,流传有“三年两决口,灾害年年有”之谚语,具有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

亘古以来,黄河治理素有“黄河宁,天下平”之说,而因其独特的河势,菏泽在历史上又是受黄河洪水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其改道迁徙流路达12次之多。人民治黄初期,菏泽河段河道激刷游荡,主槽左凸右凹,控溜工程少,两岸村民过着“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生活。菏泽地区每年都会组织三、四万人进行复堤工程,那时机械化落后,为了保护家园,保卫黄河,人们不怕苦不怕累,充分发挥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啃硬骨头,打攻坚战,克服种种困难,在实践中找到最佳治河方案,并改进了传统治黄技术。随着人民治黄的深入,菏泽地区治黄理念、方法、经验逐渐丰富,通过“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改变了过去历史上单纯依靠堤防工程防洪的局面,为战胜洪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现如今,“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等现代化科技治黄改变了传统化治黄模式,菏泽地区的黄河也已经摆脱了决口以及改道的险恶局面,两岸居民也得到了合理的安置,修建的控导工程、险工工程等发挥了良好而导溜控势的效果。虽然治黄工作不如以前艰巨困难,但是治黄事业需要向现代化发展,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

战争年代,由于环境残酷,战斗频繁,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冲锋陷阵,勇敢杀敌。建国初期,由于百业待兴,整个国家处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阶段,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艰苦奋斗精神主要表现为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任劳任怨。在如今新时代,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艰苦奋斗不再是被动地在贫困中挣扎,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进取意识和开拓精神。

传承艰苦奋斗精神,要坚持知难而进,兢兢业业,刻苦攻关、锐意进取。“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真抓实干,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目前,我们正处与治黄事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时期,不论是从事什么方向的工作,无论多么硬的骨头,我们年轻一代治黄人都需要有不怕困难,不畏艰险,锲而不舍,决战决胜的精神,攻克工作中别人不能战胜的难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使治黄事业更加繁荣的发展,使黄河成为造福人类的“幸福河”。(马习贺)

Hash:a85f60c96df2e50db1825f1ec794832196620aed

声明:此文由 农民说事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