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乐山又有一个新的小镇即将完工亮相,旅游休闲好去处!

重!磅!消!息!

本月中旬

融合戏剧、文化、亲子

研学、旅游等多个产业于一体的

沙湾沫若戏剧小镇将揭开神秘面纱!

掐指一算

见面的日子越来越近

是不是超级期待呀

快~跟上小编的脚步先去探个班

↓↓↓

1

戏剧小镇,临水而建

8月21日,在施工现场看见,红色鹅卵石外形的沫若剧场静躺在大渡河边,施工人员在烈日下忙碌着:对商业设施、研学旅游中心外墙进行镀锌钢板、面层铝板等安装,并对混凝土防撞墙面层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施工现场

“作为大渡河风景道重要节点、2020年全省文旅发展大会的现场参观点之一,目前沫若戏剧小镇所有主体工程已完工,进入全面内装阶段。其余项目加紧推进中,计划9月20日试运营。”据沫若戏剧小镇运营负责人、德胜文旅公司副总经理曹圣涛介绍,小镇以活化“沫若戏剧文化”为核心,以“戏剧文化+亲子研学”为主题,全力打造弘扬沫若文化新阵地、儿童戏剧研学目的地、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地、川滇国家风景道起始段新亮点。

施工现场

“沫若戏剧小镇东临大渡河安谷电站库区,与沙湾城区相接,占地面积约9平方公里,计划投资50亿元。现阶段呈现的是小镇第一期工程,占地约200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沫若剧院、沫若文化广场、戏剧主题街区、铜河家风家训楼,是集戏剧交流、亲子研学、主题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

2

打造研学新地标

助推沫若文化品牌“活名片

传统戏剧,如何融入旅游+文化的发展脉络?

“这里有经典的延续,沫若精神的传承,还有沉浸式互动体验。”曹圣涛告诉记者,“沫若剧院”建筑总面积约9800平方米,可容纳400余人。剧院以大渡河边红色“星辰石”为设计灵感,红色既代表郭沫若先生的红色精神,又象征着沫若先生创作戏剧时的无限激情。

因此,剧院也被称作“思想之石”。剧场将通过声光电技术呈现出《少年郭沫若》音乐剧等优秀戏剧作品,打造沫若文化品牌“活名片”。

《 少年郭沫若》音乐舞台剧 效果图

剧场一旁,规划建设的11000平方米、涵盖研学旅中心的商业设施,打造少儿戏剧研学旅基地,则是戏剧小镇的另一核心所在。体现川剧艺术沉雄博大的川剧馆,通过数字化运用、场景再现沉浸式体验方式、全面展现郭沫若戏剧文化精髓的郭沫若戏剧馆,展现世界戏剧魅力窗口的国际馆,通过创作体验打开少年儿童的戏剧之窗的“GOGOPANDA·水墨沙湾”……各类戏剧元素在小镇“安家落户”。

同时,小镇建设打造一馆一科普、一馆一演出、一馆一文创、一馆一体验,策划开展一月一主题,一周一活动,让游客沉浸式享受戏剧魅力,深度认知中国戏剧历史之变迁,感知中国戏剧艺术之博美。

广场的尽头,紧邻“铜河家风家训楼”展示的铜河“十大丽景”和“十大家风”,与沫若戏剧小镇相得益彰。“下一步,小镇将分步推进郭沫若系列戏剧作品汇演,常态化举办沫若戏剧节、沫若诗歌节、沫若书法节等系列活动,创新推动中小学生课本戏剧化研学,不断丰富戏剧小镇内容,提升小镇运营能力和管理水平。”

3

可观、可触、可品

创造小镇新业态

“郭沫若是乐山文化旅游打造名山、名佛、名城、名人的重要支撑与组成部分。沫若戏剧小镇的建成,是乐山文旅融合,深度挖掘名人文化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重要点位之一。”沙湾区文旅局副局长彭裕钦表示,小镇坚持“政府搭台、企业运营、大师引领、校地合作、戏剧联盟”发展思路,通过打造沫若剧院、戏剧主题广场、戏剧主题街区、研学旅中心、沫若书院等业态,让沫若戏剧文化成为可观、可触、可品的优势旅游产品,探索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作为一个从无到有发展而来的特色小镇,小镇内各项目内容都不是凭空而立,而是融入了沙湾的人文、风景、自然等多重元素。在曹圣涛看来,沫若戏剧小镇区位优势明显,是川滇国家旅游风景道四川首段的第一个景区,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一体,是郭沫若故居纪念馆的一个延伸,也是传承和弘扬沫若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依托小镇和郭沫若故居纪念馆,将沙湾区旅游资源串珠成线,开发了12条研学旅游路线,包含了工旅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真正做活沫若文化品牌,争创乐山旅游第三极

据了解,近年来,沙湾区因势利导,着力打造“乐山旅游新地标”。按照“工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定位,围绕“一核”(沫若文化)“双廊”(山水双廊,川滇国家旅游风景道和峨沙康养休闲走廊)“三特色”(立足于大文豪、大峨眉、大渡河三大特色资源),推动文旅兴区,争创天府旅游名县。目前,水廊在建或已建成重点项目有6个,山廊在建或已建成重点项目有7个。

▶此信息来源于乐山文旅,编辑/桃子

Hash:1457a84edbb97f3772729d8a0cad2a9487998ff6

声明:此文由 乐山生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