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 | 林向:田野考古三十年

林向

浙江宁波人,1932年9月生于上海四川大学考古学教授(离休)。历任四川大学考古专业教研室主任、四川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化论坛》杂志副主编等职,现为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作者始终铭记老师冯汉骥教授的教诲:“不要做沙发椅上的考古学家。”从二十七岁到五十七岁的三十年间,除“文革”动乱较少下田野外,毎年都有数次田野考古工作,并把田野考古与教学、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作者对这三十年的考古足迹作了逐年归纳,这也是一个考古工作者和学者的坚实的足迹。

我的老师冯汉骥教授十分重视田野考古工作,当年不止一次对我们这些学生说:“不要做沙发椅上的考古学家。”我一生常以此为座右铭,也以此来要求我的学生们:“没有田野就没有考古,这是基础,舍此一切免谈。”当然亦不尽于此。

我曾在悼念同门师弟童恩正教授时这样说过:“一个考古学家既要具有在田野摸爬滚打,处理冗务的机敏;又要有寒窗苦读,笔耕不已,忍耐寂寞的恒心。没有田野就没有考古;没有苦读又怎能在对考古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时,可以广泛地‘采用历史学、民族学,语言学、民俗学、地理学、生态学以及其他有关的科学知识’,做到‘信手拈来,皆成佳证’潇洒飘逸而严肃认真,持之有据,言之成理的学术风格呢?”以此来检查自己,是做得很差的。

但引以自慰的是,自认为在田野工作上还是尽了力的,在我二十七至三十七岁(1959-1988年)这三十年的青壮年时期,除了在那动乱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较少下田野外,“文革”以后几乎每年都有数次田野考古工作,我主要是进行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在学校缺乏田野教学基地的情况下,努力寻找一切考古田野调查与发掘的机会,把田野考古与教学、科研紧密地结合起来,直到1990年调离川大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另任川大历史系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为止。

我在1996年离休后,基本上转入室内研究,还曾为研究课题,率队进行过多学科合作的综合调查,如2002年6-7月“金沙江文化研究与开发”课题组组织历史、民族、考古、文化界学者多人对云南大理楚雄昆明昭通和四川宜宾进行综合考察和学术交流。又如2004年5月“长江上游古代文明中心”课题组组织有关学科学者多人对甘肃陇南天水兰州青海东部西宁进行综合考察和学术交流。2003年3-4月,还应美国《Hanging Coffins》制片组邀请赴云南盐津威信等地拍片,相继考察了盐津豆沙关、威信龙马和瓦石等崖洞式的崖葬,除豆沙关外均保存不好。所撰《云南盐津"僰人悬棺"考察记——兼辨川滇间“僰人悬棺”的族属》在2005年“豆沙关五尺道文化研讨会”上作主题发言,并收入拙著《清江深居集》交巴蜀书社出版。这些都已是后话了。

在此,谨记录下我前三十年的主要田野考古工作,作为一个考古教学工作者的经历的个案,也许对读者会有参考价值的。

1958年9-12月

我作为川大历史系学生参加由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川大历史系等组成的长江三峡水库文物调查队。在省博考古老队员陆德良的指导下,对奉节巫山地区进行考古调查,发现了巫山大溪遗址和大昌西坝遗址(即双堰塘遗址)等,并在省博考古老专家杨有润指导下参与资料整理,撰写《四川省长江三峡水库考古调查简报》部分的初稿,后刊于《考古》1959年第8期。后来我为记述其事撰《三峡考古琐记》,刊《四川文物》2003年第3期,并收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枓中心《历史学》2003年第9期。

1961年9-11月

我作为川大考古学研究生,参加陕西省考古所陕西邠县下孟村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陕西所指派业务秘书唐金裕任指导,一起发掘的记得有李诗桂、魏京武、禚振西、杜葆仁等。

1962年5月

我作为川大考古学研究生,在冯汉骥教授的指导下参加四川省博物馆整理大溪遗址田野发掘资料,在此基础上完成研究生毕业论文:《巫山大溪发掘报告》,并获通过,油印本存川大历史系。该报告第一次提出命名的“大溪文化”,已为国内外学界所采纳,惜该报告的出版稿件在“文革”中遗失。我据此撰写的《大溪文化与巫山大溪遗址》,刊《中国考古学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988年率队在凉山

西昌东坪遗址发掘布方

1964年3-5月

我受川大考古教研组主任冯汉骥教授的指派,与童恩正合作,赴川西北理县汶川进行考古调查,试掘了理县建山寨、汶川姜维城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并调查发掘了理县子达寨、龙袍寨、汶川萝卜寨的石棺葬。所撰《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查简报》(与童恩正合署执笔),刊《考古》1965年第12期。后于1985年12月与省史学会合作在攀枝花市召开“中国石棺葬学术讨论会”,有十七个省市的百余名学者参会,会前指导学生戈良胜编辑印发《中国西南石棺葬、大石墓论著目录索引》,会后我所撰的《中国石棺葬的讨论与研究》,刊《民族研究动态》1987年第1期。

1964年4月

我作为川大考古专业60级实习队指导教师,参加成都附近四县的考古调查。指导教师杨建芳负责双流的调查,宋治民负责温江的调查,马继贤负责彭县的调查,我负责郫县的调查。这次调查共发现了双流牧马山窑址及郫县横山子窑群,郫县古城及温江鱼凫城六处古城址,古墓群十九处等。由我所撰的《成都附近古窑址调查纪略》,刊《文物》1966年第2期;《1964年成都附近四县考古调查追记》,刊《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975年3-5月

我作为川大考古专业73级实习队的领队,和指导教师童恩正,宋治民一起参加四川省博物馆、川大历史系、西昌地区博物馆、渡口市文管会及各县文保所等单位组成的“四川省金沙江渡口西昌段,安宁河流域联合考古调查队”,并负责西昌组的调查。此次调查为当地首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共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十四处、标本采集点十八处、汉代遗址二处、古城址五处、古墓葬十九处、汉阙一处、窑址二处、碑碣八通。并对所发现的大石构筑的墓葬,第一次命名为“大石墓”为学界采纳。我所撰的《四川省金沙江安宁河流域考古调查简报》油印本存凉山州博物馆,其纪略将收入《童心求真集》。

1976年上半年

我作为川大考古专业74级实习队领队和指导教师童恩正一起,与云南省博物馆合作,指导师生整理云南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资料,由单位联名的《云南省楚雄万家坝古墓群发掘简报》发表在《文物》1978年第10期。同时由我主持实习队发掘了昆明近郊呈贡县的古墓群。

1977年6-10月

我受川大历史系指派,主持川大地震考古小组,进行成都地区的地震考古调查,所撰《成都地区历史地震的考古调查报告》作为1977年四川省地震局《关于成都地区地震基木烈度鉴定工作的报告》的附件刊印。获1978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奖,并获1983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后刊于《成都文物》2008年第3期。我扩展利用了地震考古调查资料撰写的《四川唐宋塔初探》,刊《四川大学学报丛刊五辑·地方史专刊》1980年。

1977-1983年

我应邀参加《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工作,承担成都、西昌、甘孜地区地震考古调查,获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荣誉证书。同时参加《四川省历史地震资料汇编》工作,获1984年四川省社科二等奖。

运用调查资料所撰的有:

(1)《昔日的地震,人民的灾难—记1850年西昌大地震》刊《四川地震战线》1977年第4期(此文与前撰的《邛海地陷辨》,刊《四川大学学报》1977年第4期,两文被国家文物局与国家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开展地震考古工作的意见》列为参考资料目录);

(2)《一次被遗漏的大地震——炉霍1816年地震调查记》,刊《四川地震战线》1979年第2期;

(3)《1850年宁南西昌地震考》(与甘遐荣合署),刊《四川大学学报(社)》1980年第1期;

(4)《四川西昌附近地震危险性初探》(与甘遐荣、何国涛合署),刊《地震研究》第5卷第2期,1982年;

(5)《四川凉山地区的地震考古研究》,刊《四川文物》1986年1期;

(6)《地震考古的硕果》,刊《西昌地震碑林》,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1980年5月

我只身再次赴汶川进行民族考古调查,采集到姜维城出土的彩陶片、布瓦寨出土的石器、陶片等标本,记录了羌族的口头传说《羌戈大战》与《木姐珠与冉必娃》。分别写出《“羌戈大战”的历史分析——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族属》,刊《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20辑,1984年;《羌族的"创世纪”神话一木姐珠与冉必娃》,刊《人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980年7-8月

我代表川大历史系为与四川省历史学会、四川省民族研究会、四川省博物馆等合作筹办1981年召开的“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做会前准备。率领川大考古专业78级学生梁太鹤、张建世、王和平等三人编辑印发《我国悬棺葬(崖葬)历史资料辑要》与《悬棺葬(崖葬〉论文目录索引》,并赴三峡地区(奉节、巫山、巫溪)进行崖葬调查,共发现岸葬地点二十四个,尚存四十八棺,已知被损的在八十七棺以上,并在巫溪荆竹坝清理一个崖棺。所撰《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刊《民族学研究》第4辑,民族出版社1982年。指导学生撰写的《四川巫溪荆竹坝崖葬调查清理简报》,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6期。会后所撰的《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纪要》,刊《文物》1981年第8期,并收入《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及《历史学年鉴1982年》《百科年鉴1982年》;另撰《崖葬的发现与研究》,刊《淮阴师专学报·活页文史丛刊》1985年。

1981年9-11月

我作为川大考古专业78级实习队领队和指导教师王子岗一起,与宜宾地区及各县文物部门合作,赴川南宜宾、高县珙县长宁筠连等地考古调查,发现新的崖葬点一百二十处、崖棺二十七具、岩画七处,如长宁七个洞和宜宾黄伞崖墓群、宜宾横江宋代崖墓、宜宾岷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并在筠连清理悬棺一个。指导学生所撰的:

(1)《四川筠连县夹人湾一号悬棺清理简报》、刊《考古与文物》1983年笫6期;

(2)《宜宾双龙、横江两区岩穴墓调查记》,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2期;

(3)《四川宜宾黄伞崖墓群调查及清理简报》,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6期;

(4)《四川叙南崖葬调查纪略》,刊《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1期;

(5)《四川长宁“七个洞”东汉画像崖墓》,刊《考古与文物》1985年第5期。

1982年10月

我为川大考古82级讲授《考古学概沦》,作为课程实习率队赴彭山江口考察汉代崖墓群。《考古学概论》这是我设计新开的为考古专业讲授考古学的通论性的课程,得到同行们的肯定。

1984年11月

我为川大考古专业84级讲授《考古学概论》课程,作为课程实习率队考察邛崃邛窑窑址群。

1986年3-6月

我作为川大考古专业84级实习队领队和指导教师霍巍、李永宪,与四川省考古所、广汉文保所合作,在广汉三星堆遗址进行田野发掘,共发掘一千三百二十五平方米,获取从新石器时代、夏商周、至汉唐宋明间的地层表尺,以及二十余处房址、一百零四个灰坑,以及大量三星堆文化的典型标本,并为两个祭祀坑的发现作好准备,被评“四川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所撰《三星伴月话蜀都—三星堆考古发掘琐记》,刊《文物天地》1987年第5期。为此,同年10月由川大历史系与四川历史学会、四川省民族研究学会、四川省社科院、四川省文管会、西南师大、重庆市博物馆等十一个单位合作,在广汉召开了“巴蜀历史及文化学术讨论会”,会前指导学生杨德谦、蒋成、弋良胜编辑印发了《巴蜀的历史与文化论著目录提要索引》,我在会上作了《近五十年来巴蜀文化与历史的发现与研究》的主题发言,会后编辑出版论文集《巴蜀历史民族考片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版。

1988年9-12月

作为川大考古专业86级实习队领导和指导教师高大伦、李映福,与西昌市文管所合作,发掘西东坪汉代冶铸遗址,发掘面积七百七十八平方米,发掘汉代冶铸用土石炉十一座,作坊基址三处,汉代砖室墓两座,并调查了附近的白云岩古铜矿矿洞。所撰《四川西昌东坪汉代冶铸遗址的发掘》(与张正宁合署执笔),刊《文物》1994年第9期。

本文转载自《青史留真·第一辑》,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Dorothy

Hash:e2f0cdc948a877b2930b494e731afa6588b89602

声明:此文由 天健文史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