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首博开展

《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将于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此展览是为配合2017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首都博物馆主场活动而举办的大型文物展览。

展览通过近20年考古发掘的丰富成果,诠释物化在文物上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进而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文明基因,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展览明线为出土文物所揭示的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发展历程。展览暗线是中国古代长期形成的“和”哲学思想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影响,进而升华到文化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这一中华文明的发展规律。

展览信息:

主办:国家文物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协办:北京市文物局

承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 首都博物馆

展览时间:2017年5月18日-8月27日

地点:首都博物馆一层B展厅

本报讯(记者 刘冕)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精绝古国,有一双勾花皮鞋一直保存至今,这双汉晋时期的鞋,也许曾踏上过古丝绸之路;山西晋侯墓出土的铜鼎布满鳞纹,春秋时匠人的审美与路易威登的经典造型异曲同工……今天是国际博物馆日,《美·好·中华——近二十年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市民可免费观赏从全国各地赶来的360件文物,了解中国考古20年的历程。

20年来,中国考古新发现不胜枚举。此次展出的文物均是“美中选美”。首博新闻发言人杨丹丹说:“此次调研,我们分了22条线探访,每条线都牵涉到两三个省,对80多家相关单位、200多座考古遗址、800多件精美文物调研整理,从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精品作为展品,其中很多精美的文物此前都没有走出过本省、博物馆,甚至是库房。”

进入展厅仿佛走入时空隧道,第一件展品是一个彩陶盆,出土自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距今约1万年前,古人熟练地使用垂弧纹、弧边三角纹、窄带纹和圆点纹等几何图案在陶盆上作画,多变的线条中蕴含着规律,折射出朴质自然的世界观。

展示汉唐文物的区域,观众抬头就可以看到“丝路”剪影,远处挑檐的宫阙,驮满货物的驼队,甚至连石块都在匠人巧手下变成鸱吻,守护着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

展柜里,汉晋时期的勾花皮鞋出自1995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发掘的精绝贵族墓地,果绿色的细绢包裹着靴靿(yào),以彩色丝线交捻勾结的“山”字斜格花错落有致,整片皮革的鞋底翻上来包裹着靴帮,结实耐用,防寒防水,这双鞋子属于精绝古国的一位男性贵族。

一件件文物在展现美的同时,为观众讲述着文化的认同、国家的认同和民族的认同。一件佩戴着透明“保护索”的铜烛台,采用了莲花造型,很可能是辽圣宗贵妃家族的陪葬品。专家说:“这件文物体现了佛教艺术中原文化契丹民族艺术的强烈影响。”一件银执壶,壶腹做出杏叶形,这种造型是中亚文化“本土化”的产物,随着明代贸易往来,一度畅销世界。

展览主办方之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20年,中国考古事业进入黄金期,新的理念、大规模的基建带来了抢救性发掘的机会,一些历史之谜拨开迷雾重现天日。展览中,有一块不起眼的黑牌子,这是“魏武王”铭石牌,解开了曹操留下的“七十二疑冢”谜团。

从今日起至8月27日,这场中国文物美展将免费向观众开放。首博介绍,展览免费不免票,需预约参观,60岁以上老年人、残障人士,可凭本人有效证件享受免预约参观的优待政策。

来源:北京日报(2017年5月18日)、首都博物馆官网

Hash:5c17fc0afea9119425b18c2c752c5875d1717267

声明:此文由 上下探方五千年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